含低氯肥料对果树有什么危害吗?要注意什么?

景全维


施肥量过大或过于集中,常使树体某些部位发生的灼伤或者伤害,造成肥害。 1 有机肥肥害:有机肥未腐熟施用或者施入比较集中,未与土掺匀,易发生肥害。有人在葡萄定植沟内施入未充分腐熟圈粪约25kg,且肥料成团成块,结果出现肥害症状,葡萄幼苗一开始长得很好,但当苗高20cm左右时,除蔓尖上的几个嫩叶外,其余叶片均出现焦边现象,受害严重的树,叶片脱落,扒开土层后发现肥块周围大部分须根死亡。 2 含氯肥料危害果树:果树中的桃、樱桃、李、苹果、柿等树种对氯离子敏感。氯化铵、氯化钾以及以它们为基础配成的…… 

果树;腐熟;肥害







乡村錒亮


果树多数都会对含氯的肥料敏感,

当果树施用氯肥料过多或过于集中,吸收和积累氯离子超过一定浓度会使果树受到伤害,在的土壤中氯离子含量若达到0.05%以上,植物会因根系中毒造成植株的枯死,以氯化铵、氯化钾等氯化物为代表的单质肥料和以此肥料配成的复合或复混肥料在果树生产中用量稍大就可能产生肥害。当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对植物根系产生毒害。根部受到伤害,使整株树不能正常生长,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而发生病害,轻者抑制生长,重者可造成烂根、死根、落叶、枯芽,甚至死树。所以在施用含氯肥料时应注意:施肥方法建议撒施,不开沟集中施肥;施肥后及时浇水,以便将氯离子淋洗至土壤下层,减少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我的名字字不多


警惕施肥不当造成的果树危害近年来果园果树烂根、锰中毒等病害造成的死枝死树现象加重发生,其原因与施肥不科学和肥料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果农对此应予以重视。一、烂根1.土壤酸化板结。由于长期单一施用无机化肥、高氮复合肥或高氮冲施肥,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减少,加重了土壤酸化板结程度,导致根系缺氧死亡。2.生根剂中毒。为了降低肥料成本又能让农民用后快速看到施肥效果,不少肥料生产厂采用加激素增效的方法,如“少量氮、磷、钾+生根剂”或冲施肥“硫酸镁+激素”。施用这类肥料后虽然短时间看到果树枝叶旺盛、生根多,但枝条不充实,树势很快衰弱,常发生很多找不到原因的病害。这也是现在很多果园最大的潜在危害根源。3.氯离子中毒。一些复合肥生产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肥料中大量使用含氯的原料,如氯化铵、氯化钾等。这些肥料施入果园,果树吸氯达到一定数量后根系及对应的枝条死亡。4.缩二脲中毒。缩二脲是尿素生产中的一种副产物,若含量超标会对农作物产生危害。国家要求,尿素中的缩二脲含量超过1%就不能用于种肥、苗肥和叶面肥。近年不少烂根死树就是由化肥中的缩二脲含量高造成的。主要表现在:某些高塔造粒或氨化造粒生产的复合肥,因工艺不合理,产品缩二脲严重超标;味精厂下脚料(强酸性),缩二脲严重超标;劣质尿素缩二脲严重超标。部分小厂生产的小颗粒尿素普遍存在缩二脲超标问题,而生产大颗粒尿素的大厂家,缩二脲一般不超标。5.动物粪便不合理使用。不少果农应用鸡粪、猪粪,造成死树死枝。动物粪便导致果树发病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动物粪便使用前没有发酵,施入后在地下发酵产生高温而烧根;二是从养殖场购买的粪便含有大量火碱(养殖场用火碱消毒),即便发酵也消除不了,火碱造成烧根。防治措施:通过科学施肥加大有机肥投入。最好选用有机质含量高,经过发酵的含有益生物菌的优质商品有机肥。如果使用动物粪便等土肥,也一定要经过充分发酵后使用。土肥发酵时最好掺入有益生物菌,如EM液等。不要使用含有激素的化肥和未发酵的动物粪肥,不要使用含氯高和缩二脲超标的肥料。在不清楚肥料质量的情况下,可选经销商有稳定场所、肥料生产商厂址清楚、信任度高的产品。不要贪图便宜,盲目购肥。二、锰中毒土壤中的锰本是惰性金属,由于农民错误的施肥习惯,忽视有机肥的应用,有机质严重缺乏,导致土壤酸化.


豫南小村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目前正值各种水果树开花,现蕾,挂果期,也是果树不正常落花,落叶,落果的高发期,其中氯肥使用不当是对果树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严格地说,大部分果树是不宜使用含氯化肥的。但我们农民朋友错误地认为小麦,水稻能用,果树就能用,其实不然,确实要用也要看果树的品种,科学掌握用法用量。

象李子,五月桃子,葡萄等果树,切忌使用含氯肥料。弥猴桃,油桃,苹果,梨等也只能施含氯低的肥料。

施用含氯肥料过多或过于集中,积累的氯离子超过一定浓度,会造成果树出现乱根,坏死等严重影响,象氯化铵,氯化钾等氯化物肥料,以及以此肥料配成的复合肥,复混肥在果树生产中要谨慎使用。

确需使用,要控制用量用法,根据果树品种用肥需求,使用氯肥不要开沟施肥,可以将氯肥兑水淋泼。切忌直接泼撒花上,树叶表层。

综上所述,果树不宜使用含氯肥料,确实要用,注意果树品种和用法用量。





楚之声


[互粉][互粉][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含氯化肥是目前生产量和施用量较大的1类肥料,使用好这类肥料,对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各种作物对氯的敏感程度不同。

有些植物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当吸收量到达1定程度,会明显地影响产量和品质,通常称这些植物为忌氯植物。

常用的含氮肥料有氯化铵(含氯离子66.3%),氯化钾(含氯离子47.5%),氯离子在土壤中的转化主要有:在酸性土壤中,氯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盐酸,能增强土壤的酸度,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里,残留的氯离子与钙离子结合生成溶解度较大的氯化钙。所以,长期单独施用氯化铵、氯化钾等生理酸性肥料,一方面会引起土壤变酸,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受影响;另一方面,肥料中副成分能与土壤钙结合,生成氯化钙。氯化钙溶解度大,能随水流失,而钙是形成土壤结构不可缺少的元素,钙盐流失过多,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板结。

1、因作物施用含氯化肥

根据全国对主要作物的耐氯临界值试验,综合产量和产品品质因素,将作物耐氯程度分为强耐氯作物、中等耐氯作物和弱耐氯作物3类。

(1)强耐氯作物 土壤氧浓度达到600-800mg/kg,相当于每公顷每季施氯量1350-1800kg时,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作物有水稻、麦类、玉米、高梁、谷子、棉花、红麻、萝卜、西红柿、甜菜、茄子和果树中的猕猴桃、香蕉、桃树等。

(2)中等耐氯作物 土壤氯浓度300-600mg/kg,相当于每公顷每季施氯量675-1350kg时,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作物有亚麻、大豆、菜花、菠菜、蚕豆、豌豆、草莓、花生、苹果、山楂、甘蔗等。

(3)弱耐氯作物 土壤中氯浓度<300mg/kg,相当于每公顷每季施氯量675kg时,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作物有辣椒、大白菜、马铃薯、莴苣、油菜、烟草、甘薯等。

强耐氯作物施用含氯化肥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根据质量检测结果,氯对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籽粒中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对油菜、大豆的粗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对甘蔗、甜菜的含糖量以及蔬菜中维生素C和糖分含量均无不良影响。同时蔬菜中施用含氯化肥还可降低蔬菜中硝态氮含量。

2因地区施用含氯化肥

含氯化肥应重点用在降雨量较多的地区或季节以及灌溉条件的地方。在多雨地区或季节,施用含氯化肥后氯离子可随水淋失,因而随肥料带到土壤中的氯离子不会因积累而引起“氯害”。在盐渍化土壤中,因氯离子含量较高应少用或不用含氯化肥。

3含氯化肥应早施深施

氯离子能抑制种子萌芽,降低发芽率和出苗率。所以含氯化肥应早施、深施,以便土壤吸附,氯离子被淋失,降低作物根层受氯害。作物根系大多集中分布在10-25cm土层内,因此,含氯化肥作基肥层施、条施、穴施应在8-12cm以下。

4含氯化肥制成复混肥施用

用含氯化肥与尿素、磷铵、重钙或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硫酸钾、硝酸钾等肥料加工制成复混肥,不仅可减少氯离子的危害,而且氮、磷、钾配合施用,可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氯离子的积累与年降雨量、土壤质地和种植制度关系密切,在干旱少雨地区施用含氯化肥,氯离子在土壤中积累较多,残留量高达30%-80%;在南方多雨地区,每公顷每季施氯量300-1450kg,5年中土壤中的氯离子也无明显增加。据研究,在降雨量为1500mm条件下,被认为是“忌氯作物”的甘蔗、甘薯、马铃薯,每公顷施氯量332-135kg,对产量和质量并无不良影响。





摆摊哥陈瑞


含低氯肥料的氯离子在土壤中的转化主要有:在酸性土壤中,氯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盐酸,能增强土壤的酸度,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里,残留的氯离子与钙离子结合生成溶解度较大的氯化钙。长期单独施用氯化铵、氯化钾等生理酸性肥料,一会引起土壤变酸,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受影响;二肥料中副成分能与土壤钙结合,生成氯化钙。氯化钙溶解度大,能随水流失,而钙是形成土壤结构不可缺少的元素,钙盐流失过多,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板结。

李子、桃、葡萄等多种果树,属于忌氯作物,而猕猴桃、油桃喜低氯忌高氯。当施用含氯肥料过多或过于集中,吸收和积累氯离子超过一定浓度会使果树受到伤害,在干旱的土壤中氯离子含量若达到0.05%以上,植物会因根系中毒造成植株的枯死,以氯化铵、氯化钾等氯化物为代表的单质肥料和以此肥料配成的复合或复混肥料在果树生产中用量稍大就可能产生肥害。当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对植物根系产生毒害。根部受到伤害,使整株树不能正常生长,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而发生病害,轻者抑制生长,重者可造成烂根、死根、落叶、枯芽,甚至死树。所以在施用含氯肥料时应注意:施肥方法建议撒施,不开沟集中施肥;施肥后及时浇水,以便将氯离子淋洗至土壤下层,减少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帅家庙


首先你要了解你的果树是否是喜氯作物,一般来说大田作物普遍喜氯,像小麦,玉米这些就是。而经济作物就要分清楚了。如果不是喜氯的作物的话,最好别用含氯的肥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