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小區裡的業主出外一週,為何撒謊一直在家沒出過門?

今天聽朋友說,昨天晚飯後,她的兒子下樓去扔垃圾,回家的時候兒子告訴她,說搭電梯上樓在準備出電梯門口時有一個沒有戴口罩的人還沒等他出得電梯就擠進去了,

兩人在電梯門口摩擦著身體而過,自己還差點給擠回電梯裡。

疫情之下,小區裡的業主出外一週,為何撒謊一直在家沒出過門?

朋友聽了立馬緊張起來,她住的這層樓,一梯兩戶,自從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啟動一級響應後,對面那戶五口之家至今一個多月沒見出門的痕跡,聯想到管家群裡前兩天公佈有十幾戶從疫區回來小區在實施居家隔離,這一戶到底是否在這十幾戶裡邊呢?

朋友趕緊囑咐兒子用肥皂洗乾淨手,再把戴著的一次性口罩摘下,用小膠袋裝著扔垃圾桶,把身上衣褲全部換下,放洗衣機調高溫90度除菌洗,然後再去洗澡

隨後,朋友立馬聯繫了物業管家,諮詢對面住戶的信息和移動軌跡。

疫情之下,小區裡的業主出外一週,為何撒謊一直在家沒出過門?

管家隨後回覆朋友,說已電話諮詢對面業主,對方答覆說全家一直在小區沒有離開過,只不過是一次也沒有踏出過家門。

朋友將信將疑,對管家說:“大家都是求個安心,如果他們是從外面回來的,正在居家隔離,可以坦白說出來,我兒子跟他有密切接觸,而且對方沒有戴口罩,雖然接觸時間短,但是否有需要居家隔離也是值得考慮的問題,以免出外成為“傳播者”,但如果對面的業主是一直在小區的話,那是相對安全的,只要他們實話實說大家也安心,但他們家五口人一個多月真的一次也沒有出過門口嗎,吃的、扔的如何解決,雖然疫情期間我們減少了出門,但跟對面業主一次面也沒碰到,對面一點聲音也沒聽到,平常對面稍大的電視聲音和關門聲我們在家都會聽到的。”

管家聽完朋友的話,說再打電話核實一次。”

疫情之下,小區裡的業主出外一週,為何撒謊一直在家沒出過門?

隨後管家又聯繫朋友:“你家對面的業主說前段時間曾外出過一週,沒有到過疫區,這次說的是真的,請放心。”

這明顯是前後不一樣的答案啊,但管家也查不出個來龍去脈,只能聽對方說什麼就是什麼

朋友只能作罷,希望對方沒有說謊,也希望物業能真正把工作做到位。

所慶幸的是,朋友的兒子上下樓也做足安全措施,有發現異常及時告訴媽媽,所以,無論何時何地做好自我防護才是首要的。

朋友對我說,她也不想這樣大驚小怪去驚動對面住戶,但這也是為了安全起見,萬一哪天恢復上學了,兒子和同學們一接觸,那就不是小事了。

疫情之下,小區裡的業主出外一週,為何撒謊一直在家沒出過門?

她還特別自責昨晚讓兒子下樓去扔垃圾,萬一碰上隱性感染者就真的後悔也來不及了。

我特別理解朋友的心情,為人父母,沒有不愛子女的。

朋友的這件事當中,對面的住戶對物業管家說了兩個答案,很難想像,如果管家再多問幾次會否又有第三個答案,這不禁讓我想到了電影《羅生們》,生活一如這部電影,鋪滿了細節

這部電影,重要的不在於它講了什麼故事,其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直麵人性中的黑暗、齷齪與骯髒,更重要的是它展現了人性之謎。

人性之謎是一個深不可測的深淵,包含了邪惡、兇殘、自私、偽善,和很多人類行為當中難於索解,難以簡單地闡釋的因素。

正如電影裡的臺詞:

說謊是人的天性,在大多數時間裡都不能對自己誠實,因為人性太脆弱了,所以才撒謊,甚至對自己撒謊,謊言掩飾了真相,掩飾了人性深處不可告人的慾望。

時至今天,“羅生門”依然輪番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