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你不知道的“石油和化工”一一中國 “三桶油”逆行跨界全力轉產建成口罩生產線馳援戰"疫"前線
作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重要的防護用品——口罩的生產和供應牽動眾人心。由於需求量暴增、口罩主要生產原料熔噴無紡布緊缺等原因,國內一度呈現“一罩難求!”的局面。
“為了口罩,中國石化也是拼了!”中國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表示。
3月6日23點59分,由中國石化和國機恆天集團合作建設、年設計生產能力14400噸的北京燕山石化熔噴無紡布生產線一次開車成功,達產後每天可生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這些原料可生產120萬片N95口罩或6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
這只是中國石化轉產口罩、打通全產業鏈所取得的一部分成果。
據介紹,到2月7日中午,中國石化已與合作伙伴對接完成11條口罩生產線,並陸續進入設備安裝程序。到2月10日,中國石化將助力新增口罩產能13萬片/日。2月29日,實現新增產能至60萬片/日。3月10日,實現新增產能至100萬片/日以上。
作為國內最大的醫衛原料供應商,中國石化在口罩產業鏈中原本是最上游聚丙烯原料的生產者,為了保障中游熔噴布價格穩定和下游口罩產品質量和供應,他們決定打通產業鏈,全面介入熔噴料、熔噴布和口罩生產。
據瞭解,2月6日,中國石化官方微博曾發出這樣一個英雄帖:“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一時間引發廣泛關注。
作為國內最大醫衛原料供應商,中國石化主要生產熔噴布的上游原料聚丙烯,2019年醫用聚丙烯原料產量超過100萬噸。
“我們始終信守承諾。”呂大鵬告訴記者,一方面堅決保障原材料聚丙烯和熔噴料的供應,2月份共生產聚丙烯原料9.8萬噸,比1月份增產3.3萬噸,環比增長50.8%,完全能夠滿足市場需求;二是不僅沒有漲價,且2月醫用聚丙烯價格比1月份降低約10%。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作為以履行社會責任為己任的中央企業,中國石化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走上了一條“跨界”支援之路。
呂大鵬介紹說,中國石化黨組在內部多次明確:口罩能多快生產就多快生產,能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哪個環節薄弱我們就加強哪個環節,哪種資源不足我們就生產哪種資源。
2月24日,中國石化黨組做出一個決定,投資2億元,快馬加鞭建設10條熔噴布生產線。其中燕山石化啟動建設2條,設計熔噴布產能6噸/天;儀徵化纖公司啟動建設8條,設計熔噴布產能12噸/天。10條生產線全部投產後,可日產18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或日產360萬片N95口罩。
據報道,3月2日,中國石化儀徵化纖4000噸丙綸熔噴非織造布項目可行性報告正式完成,項目預計將於4月中旬陸續建成,投產後每天可生產8噸N95熔噴布或醫用平面口罩原料12噸。這些原料可生產240萬片N95口罩或醫用平面口罩1200萬片。
目前,中國石化按照產業鏈協作的方式和口罩機採購兩條線,已達到日產107萬片。中國石化目前對接的11臺口罩機預計在3月10日前,將全面達成北京地區增加口罩百萬產能的目標。
據媒體報道,2月28日8時,中國石油所屬的大慶石化公司一拖一平面口罩第一條生產線投入運行,併產出第一批一次性防護口罩。這是國資委和中石油確定的“三地四企”口罩生產基地中的第一個實現口罩自動化生產的企業。3月2日12時,大慶石化第二條口罩生產線也投入運行,產出合格產品。
與此同時,2月29日,中國石油所屬4家企業的6條醫用口罩生產線全部建成,開始滿負荷生產,日產量可達60萬隻。進入3月,隨著引進的21條口罩生產線陸續開工,中國石油日產口罩高達150萬隻。
據瞭解,為確保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中國石油第一時間調整生產計劃,獨山子石化、大連石化、蘭州石化、寧夏石化、呼和浩特石化、大連西太6家企業立即轉產,滿負荷生產聚丙烯醫用料。截至目前,已累計生產聚丙烯醫用料近12萬噸。
2月28日,中國石油聚丙烯熔噴專用料生產線在石油化工研究院蘭州化工研究中心一次開車成功,產出合格產品。截至3月4日,該生產線共生產聚丙烯熔噴專用料近10噸。
3月5日凌晨,中國海油所屬中海油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第二條全自動口罩生產線正式建成投產。這是繼3月4日凌晨首條口罩生產線調試成功投產後的又一突破。預計兩條生產線將形成日產口罩20萬隻的生產能力。
據瞭解,中國海油將最大限度地提升產能,預計在3月10號、3月20號左右,該公司還將陸續投產6條口罩生產線,屆時8條生產線日產口罩可達60萬隻,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持續貢獻力量。
閱讀更多 行拍中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