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惡的東德金牌戰略,舉國之力研發興奮劑,用成績獲取認同感

興奮劑是國際體壇的夢魘,多年來不知道有多少名將在這上面栽了跟頭,從1988年的漢城百米飛人約翰遜,到退役後承認服用禁藥的劉易斯,還有自行車之王阿姆斯特朗,澳大利亞泳壇名將索普,都是深陷禁藥醜聞,但為了成績而服用禁藥的始祖確是源自德國,


罪惡的東德金牌戰略,舉國之力研發興奮劑,用成績獲取認同感

當年的東德在國際體壇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為了證明自己的制度優越性,他們用舉國之力培養運動員,以期望用體育成績來烘托政治氣氛,每次在世界大賽上獲得金牌,升起國旗,都會讓國民對東德更有認同感,從而彰顯偉大而英明的領導,


罪惡的東德金牌戰略,舉國之力研發興奮劑,用成績獲取認同感

當政治摻合進體育之後,一切都變了味道,為了金牌不擇手段,只有奪得金牌才能受到重視,但要想獲得好成績的捷徑就是服用禁藥,隨著東德的解體,一些秘密檔案的曝光,讓人看到了令人髮指的一面,從七十年代開始東德體育機構就有計劃有組織的幫助運動員服用注射禁藥,這也是為何東德體育在七十年代實現飛躍的關鍵,運動員通過服用禁藥獲得好成績,從而獲得很多民眾沒有的特權,房子,金錢,權力,地位,和特供商品,


罪惡的東德金牌戰略,舉國之力研發興奮劑,用成績獲取認同感

但更多的運動員被培養成機器人式的運動工具,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服用了興奮劑,每年東德政府都要投入巨資研發興奮劑,在各類運動員身上試用,取得了好成績後領導作為升遷的資本,所有的運動員都成了牽線木偶,大量服用興奮劑導致很多運動員猝死,而女運動員則開始顯現男性化的性徵,失去生育能力,退役後他們也飽受癌症,心臟病和各類後遺症的困擾,成為廢人,


罪惡的東德金牌戰略,舉國之力研發興奮劑,用成績獲取認同感

最著名的案例就是鉛球女運動員科裡吉,她在1997年被迫做了變性手術,她從青年時期就被教練勸著每天服用藍色的維生素藥丸,直到退役,兩德統一後才曝出了真相,他服用的是睪丸酮,制度鑄就的悲劇已經無法改變,罪惡的體制下必定會產生魔鬼。

柏林牆倒塌後,前東德體院官員和國家安全局600多位官員教練涉嫌強制運動員服用禁藥被批捕,用成績換政績,犧牲運動員的身體去換取一塊小小的金牌,這樣的事情是當年納粹都不曾做過的事情,


罪惡的東德金牌戰略,舉國之力研發興奮劑,用成績獲取認同感

從1968年到1988年,東德參加的五屆奧運會,獲得獎牌519塊,金牌192塊,成績僅次於前蘇聯和美國,但依然沒法阻擋柏林牆的倒掉,舉國體制,成績主導一切,巨大的利益面前,鋌而走險的人前赴後繼,東德帶來的金牌奇蹟給我們帶來太多的反思與教訓,統一後的德國開始放棄了金牌戰略,他們在奧運會上的成績和八九十年代已經無法相提並論了,以人為本,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才是正常的體育競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