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教師應該這樣做才是最好的方法

蘇格拉底曾說過,"一個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兩個條件。"是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這樣兩樣,一個人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坦順。相應的,有了此"二力",他抵抗風雨的能力也會更強。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教師應該這樣做才是最好的方法

自尊是什麼?自尊是指"對一個更高級或理想的自我表現的尊重;真正的'我',因為只有本身知曉和佔有,因而建立在真實的個體的基礎上。她是人們渴望的更好的我,而不是現在狀態下的我,是從生活中創造出來的最好的我。"正如大家所說,"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

1.孩子關一扇秘密之窗

在教學工作中,時常會碰到教師在辦公室把學生的錯誤指名道姓大肆宣揚,以為讓學生深刻地認識自己的錯誤,徹底不再犯錯誤。這樣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將事情渲染過大,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不知不覺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我們在處理有不良行為比較大的事件時,要注意做好保密工作。在確認事情的來龍去脈後,與家長取得聯繫,到人少的地方或心理輔導室,與家長共同教育孩子,讓學生重新認識自己,讓學生知道老師和家長還是保護、關心、給予他力量的,讓他重獲自信。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教師應該這樣做才是最好的方法

2.孩子開一扇尊重之窗

每個學生都有強烈的自尊心,希望別人能尊重自己,尤其是教師的尊重。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要有一顆寬容的心。當學生犯錯時,要講究科學性、藝術性,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和孩子交流時,語氣是"和風細雨"式,絕非是那種"命令"式。在平等、寬容和充滿愛的空間裡,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注,被關愛,被尊重,這對培養他們的自信是一種重要途徑。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教師應該這樣做才是最好的方法

3.為孩子撐一扇光明之窗

教師尊重學生的同時,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問題學生、學習基礎差的學生,更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身邊同學認可、接納他們。平時,教師就要多個心眼,從小事中尋找閃光點,並及時給予表揚。或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走向七彩的社會大課堂,讓學生不但增長了見識,而且用自己的行動去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從而認識到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沒有自卑,只有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