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三个月收复西藏,让西藏没有成为第二个蒙古,却被世人遗忘

他三个月收复西藏,让西藏没有成为第二个蒙古,却被世人遗忘!

说起民国军阀,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袁世凯、张作霖、段祺瑞、吴佩俘、阎锡山等叱咤风云的人物,很少有人会想到四川军阀的开山鼻祖尹昌衡。尹昌衡是民国时期的四川都督,虽然从政时光短暂,但做出的贡献却是巨大的。如平定“12 . 8成都兵变“、促进川渝统一、领导西征等。由于尹昌衡西征时间短,随后又被袁世凯囚禁,这一本该彪炳史册的历史大事件,逐渐被世人遗忘,被历史忽略。

他三个月收复西藏,让西藏没有成为第二个蒙古,却被世人遗忘

1912年2月,西藏十三世达赖在英帝国主义的煽动下发动叛乱。他们驱逐汉族人民,谋杀政府驻藏官员,还调动军队向川边地区发起进攻。先后“攻占了乡城、定乡、阻隔了川藏交通;又攻陷了江卡、乍丫、稻城、三坝、南敦等处,理塘、河口、盐井也相继失守,巴塘、昌都被围数重”,川边全境未被攻克者,仅“八县而已”。

身为四川大都督的尹昌衡,对川边危机忧心忡忡。他认为,事变起因是英国在背后操纵,若不遏制,国家分裂。尹于5月12日电告民国政府:西藏叛乱岌岌可危,非迅速出师不可,西藏不但是中国的西藏,还是四川的门户,不失于腐败之清,而是于新建之民国,诚莫大之耻。最终南京政府批复了关于尹昌衡西征的请愿,任命其为西征军总司令。

1912年7月10日,西征军从成都出发,分南北两路向川边挺进。尹昌衡率领南路大军直指被叛军围困的巴塘,北路军则赶赴昌都,平定乍丫、江卡等地。尹昌衡留下的诗句中,足可看出当年西征平判的艰险与豪迈:跋涉平山间,饥寒一载余。西疆三千里,驱尽豺与狐。

他三个月收复西藏,让西藏没有成为第二个蒙古,却被世人遗忘

西征一路所向披靡,昌都保全,巴塘困解,理塘克服,贡觉收复。短短三个月,川葳叛乱基本平定。9月10日,尹昌衡电陈袁世凯:昌衡出关,纯用仁抚,不戮一夷,所至风向传檄,边藏畏服。

按常理,平叛应以武力为重,但尹昌衡进入西藏,始终无寺不入,无僧不见。他对民族宗教向来有深入研究,在平叛过程中,他多次演讲,向藏族僧众表达了尊重与严明的立场,他说:“昌衡平生好佛,尤敬爱宗教,此番提兵入藏,非为扰民。第一,本都督不贪,凡一草一木,颗米文钱,皆不收受;第二,本都督不嗔,兵虽强,炮虽多,然对恭顺藏民,绝不杀一人,发一弹;第三,本都督不痴,藏民僧众之真诚良善,一见了然,狡诈欺饰,难逃监察。“

战场上的主动,为民国政府和英国以及十三世的谈判,增加了非常重要的筹码。英国人也不敢像过去那么强硬了,只要求尹昌衡只要不打到拉萨,其它事情都好谈。

他三个月收复西藏,让西藏没有成为第二个蒙古,却被世人遗忘

1912年10月,十三世向民国政府媾(gòu)和。英国也不得不发表声明,撤出全部驻藏部队。尹昌衡的西征,遏制了英国鼓动西藏分裂集团的“大藏区”阴谋,为后来的“西康建省”打下基础。一代爱国将领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人其事值得后人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