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述而不作,却为何半部论语治天下?

朱八戒CC


第一,“述而不作”,白话说就是只整理编辑,并非创造。并非原创,没有版权的意思。首先,这词的愿意属于贬斥而非褒奖。

第二,孔子“述而不作”指的是《春秋》而不是《论语》,况且,《论语》是子贡等孔子弟子,在孔子死后的“造神运动”搞出来的,跟孔子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第三,《春秋》是孔子以多本史书为原著,收集、整理、编撰出的一本书。在此过程中,孔子按自己的喜好,进行了修改和删减。更可怕的是,相关原著从此消失了。留给后世的,是一部被修改删减的明目全非的史书《春秋》。留给后世的,还有肆意篡改和删减的恶习,后世称之为“春秋笔法”。

《论语》是“创造“,一群编辑的徒弟搞创造,相当于一群修皮鞋的设计生产皮鞋,更加搞笑是自然的结果。通篇《论语》,读来就像一群人摆龙门阵,无聊者当记录员,记下的“聊天记录”。

第四,治天下?扯淡

1、“茫茫如丧家之犬”的孔子,没有一次成功当官的经历,四五次“则仕“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结。最“著名“的鲁国司寇更是被驱逐出境,70岁、临死前才得到鲁国的赦免。这样的经历,有可能写下“治国理论”嘛?

英雄创造历史。没听说屡战屡败者,有著名兵书问世的。

2、从儒家诞生,到清朝覆灭结束封建帝制,有哪一个朝代是儒家建立的?有哪一个朝代是以儒家思想开创的?

恰恰相反的是,新中国是从“砸烂孔家店”开始建立,并逐步走到今天的强大。

综上,半部《论语》治天下,只是违背历史,毫无可能的意淫而已。


沧桑短笛


我是小侠,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文字全部手打,欢迎点赞、评论、关注~)

在我看来,孔子述而不作并不影响《论语》的价值。

一、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述而不作。

一方面,孔子是崇尚经典、敬畏古人的。因此,他画了很大精力来整理诗、书、礼、易、春秋,以此作为传授思想的媒介,而没有自己写一部著作出来。

另一方面,孔子也很怀疑书写出来的语言能不能准确表达他的意思。我们知道孔子向来是因材施教的,对于不同人提出的相同的问题,他时常给予不一样的答复。这在口头交流上可以更准确的传达,如果写在纸上,容易造成语言和真正意图的分离。

孔子述而不作,说明他对著书立说这件事是十分谨慎的,但并不意味着孔子思想不深刻。

相比于后世动辄著作等身的文人,谁的东西更有价值可以一目了然了。

二、《论语》的产生和影响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或是再传弟子记录下来的,他们中大部分人接受过孔子的言传身教,因此能比较真实的反映孔子的思想。

《论语》虽只有20篇,但其中包含的内容却非常广泛。

想知道怎么与人相处可以去看《论语》;

想知道怎么治国平天下也可以看《论语》;

想知道怎么教书育人还可以看《论语》;

……

因此后人对此书十分推崇,认为能“半部论语治天下”。


小侠记


作为独立学派的儒家形成于春秋末年,孔子是其创立者。在周室衰微、礼崩乐坏的春秋大局中,孔子适应形势,创立了以“仁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它的根本出发点是“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理论取向是现世的人文关怀;它主张仁政,强调“德治”;重视人生的价值,强调人格的独立;追求“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和社会思想。这些理论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框架。

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弟子后学又各自弘扬、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作为原始儒学的定型则主要经历了孟、荀、易三个环节。孟子从内心心性方面发挥了孔子的学说。孟子道性普,认为君子所以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民贵君轻”、“政经界”、“制民恒产”为基本内容的“仁政”学说。这套理论体系,因其对心性学说的发挥,而被视为道之正统,其“内圣”说根伟后世所推崇。韩愈称其为“醇乎醇者”。所谓“道统说”难免不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张,孟子不过是对孔子学说的一个方面的发挥,与“内圣”相对的“外王”学说,则由荀子加以充实扩荀子言性恶,倡言化性起伪,主张治理天下应以礼为本,礼法结合,他讲“群”论“分”说“礼”谈“法”,形成“隆礼尚法”的政治学说和“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论也。行之得节,立之序也”的“仁亲、义行、礼节”说,葡子派内立宗,自标新意,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外王学说。

尽管汉语称荀子为“大醇而小疵”,意指荀子思想有逸出儒家框架的痕迹,其实这还是站在心性学说一路所做的职责。就孔子思想的内酒而言,葡子这学仍是孔子思想的阿护逻辑的发展,并成为其后儒重礼制、讲事功一路的发展源头以孔子莫定的儒学理论的基本架构,经由孟、荀的内外扩充,及《易传》形而上基础的立,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开放的、兼容性极强的思想体系,成为后世儒学发展的总的源头。

之所以能治天下:(1)重视教育,并创造“因材施教”等教育方法,在教育上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可以说教学经验很丰富(2)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偶像和神。(3)思想上善于辩证思维,重视自然的农业,重视经验,认为自然秩序是人类理性的根源,而人类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权利的依据。提倡“以农为本”,是符合中国古代的实际资源情况的重农思想(4)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如果说西方文化是“智”型文化,那么我们中国文化就是“德”型文化,这一徳型表现在政治上,也有积极的一面:终于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刺杀暴君,直谏犯上。很了不起的民族精神(5)儒家思想早熟,统治有力,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给社会历史起来安定平衡和参考约束。


老声吹谈


北宋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以讹传讹的,没有可信的史实和史料去证明!

除了没有史实证明外,这句话看上去有理有据,事实上也经不起推敲。

因为赵普说他用了半部论语帮助赵匡胤平定天下,显然这是对《论语》的一种亵渎。

因为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走上皇帝位,是从他的结拜兄弟柴荣之后的孤儿寡母手上夺得的。

在道义上本来就不被肯定,如果说这也是靠《论语》的话,显然是不会有人信的。

与其说论语是一门管理学,不如说论语是一门百科全书式的学问。

杨绛先生说过:“四书”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一个样儿,各不相同。

纵览全书,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整天在一起嬉笑怒骂,为了学生稀奇古怪的问题做答疑,脑瓜子滴溜溜地转。他们在一起讲学问、发牢骚、闹矛盾、聊吃穿、碰钉子,在背后夸这个那个,也背后说别人坏话。

各色人物各有特点,形象生动、丰富、饱满,跃然纸上。如子路的勇猛率直,颜回的好学寡言,子贡的聪明灵活,曾参的谨慎迟缓,宰我的尖锐古怪,都能给人留下很深印象,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论语》一书在构建、塑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起到了首要的作用,经过两千多年的沉淀和固化,每个中国人的基因编码里必然有着《论语》的精髓和灵魂。

但凡中国人,每个人身上都有《论语》的影子。我们出行要“游必要方”,长大会说“而立之年”,交友时要“言而有信”,学习要经常“温故而知新”。

《论语》就是中国人的意识形态,他让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段在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京博国学


孔子的教育理念有二个特点,一是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篇,子曰:“有教无类。”孔子认为,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人与人之间虽然存在着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等方面的差距,但不能因为存有差别而不给到他们以教育,同时,通过教育,也可以消除这些差别的。二是“因材施教。”《论语》先进篇讲到,子路和冉有向孔子问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是否在听到应该做的事情,是否立即就去做,而孔子针对这二个人不同的性格,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父兄还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对冉说:“闻斯行之。”听到了应该去做的事就立即去做。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

一是孔子的学生众多,又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所以不可能采用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模板,只能面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口述教育。

孔子的弟子们在接受孔子的教育之后,收获很多,无论是世界观还是方法论方面,这些弟子,还有再传弟子不想让这些成果遗失,在孔子去世后,通过回忆和整理,将孔子的语言和在孔子身上发生的一些事情,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就通过不断的整理,充实,形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是说在宋朝,有一宰相叫赵普,他辅佐二朝皇帝,此人读书甚少,他随身携带着的就是一部《论语》,宋太宗闻到此事,就去问赵普,赵普毫不隐瞒,说到:“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天下。”这一典故首先是被一个叫林驹的人写入《古今源流至论》。后又被一个叫罗大经写进《鹤林玉露》。“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就这样流传下来了。其实这句话反应了《论语》的博大精深,是指导每一个人的为人处世的灵丹妙药,帮助我们修身养性,解决我们生活中所遇到所有问题。这句话,也说明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





许跃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的读书笔记,“术而不作”是因为圣人都知道语言文字本身就有缺陷,普通人会按照各自的认识境界去理解,误解圣人的真实意,所以单凭读书很多人成了书呆子,“半部论语治天下”并不是每个人读了《论语》都可以治天下,只有部分修行者,达到一定的境界,读懂了圣贤书才能理会到


空不空小


首先要知道孔子为何“述而不作”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篇》,选自《论语》第七章。全句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我只转述古先圣人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李耳和彭祖。

这里捎带解释一下谁是李耳,谁是老彭;

李耳就是大名鼎鼎的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据说是孔子的老师,孔子曾问道于老子,当然大家知道,老子的《道德经》几乎妇孺皆知。这个我们不多谈。

彭,就是彭祖,据历史考证是彭国第一任国君,彭姓始祖。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德行极高,可以成为孔子的偶像之一。更详细的资料大家可以自行查找。

现在我们说回问题:为啥孔子他老人家,只转述前人的东西,而自己不搞一套所谓的“思想体系”出来呢?

这个问题就得从孔子一生追求的“理想”说起:春秋时代,虽然比不上战国时代那么乱,但当时在孔子看来,已经乱的不成话了,诸侯之间你争我夺,周天子权力沦丧,“周礼”已经形同虚设。用现代的话说,那是一个“堕落”的时代。

孔子可以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所以才有了论语当中那句“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所以,孔子一生的追求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就是修身,复礼就是恢复周朝的“礼制”。

为何孔子有这个志向,有人可能说,孔子就是要求上进嘛,其实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孔子是贵族出身,虽然是一个落魄的贵族子弟,而且当时还没有什么人认同他的身份,但孔子本人对这一点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他处处以贵族的标准要求自己,同时也自然会认为,他这个贵族有“恢复礼制”的阶级责任。

那为什么要恢复周礼呢?

因为在孔子看来,天下“堕落”了,“礼崩乐坏”了,当然这不仅仅从“八佾舞于庭”这一件事就得出的结论。我们知道孔子曾编辑了《春秋》也就是鲁国的史书,可以说对当时的历史是非常熟悉的,《春秋》一书当中,充斥这国君蔑视周天子,诸侯之间相互吞并、讨伐,诸侯国内部,君主的争夺、臣弑君、儿弑父的诸多记载。这与当时春秋之前,周朝、商超、甚至是夏朝,几百年“太平传世”,国家安定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所以在孔子看来,要想恢复到“盛世”就必须恢复当时的礼制,因为周礼比较近,当时的人都知道一些,比较好恢复,所以他选择恢复“周礼”。

而当时正是因为诸侯国当中有很多人,萌发了太多的不符合“周礼”的行为和思想,才导致了这种局面。孔子人为,前人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没必要再搞一些“新”东西出来,我们只要学习前人的东西就好了。

所以孔子才有了“述而不作”的思想,甚至到死也没有留下任何的著作,《春秋》也只是编辑了一下,并不算自己的著作。而《论语》也是在孔子之后,弟子们根据在老师身边多年,对孔子言行的一个记录。

至于“半部论语治天下”则根孔子本人关系不大了,这句话多少有些夸张的成分,这句话的典故源于,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谢世之后,首先是一个叫林駧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所记:“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在这段话下面,有个小注,写着这样的话:“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但这故事据历史学家考证,很有可能是“假的”,总的意思就是说,《论语》这部经典太好了,人家学了一半就可以治理天下了,所以我们得赶紧学。虽然这个说法看起来很夸张,但就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整个文化阶层来讲,这样的故事自然是越多越好,这种传奇式的经典故事,广告效应及传播效率绝对没得说。

当然,话说回来,《论语》绝对是一本好书,堪称经典有过之无不及,中国人如果连这本经典都没有仔细的读读(最好背下来),那就太不应该了。


子平易的逻辑命理


1、述而不作

孔子没后,弟子们聚集在一起将先师一生讲学的精要语句辑录成册,是为《论语》,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每句话老师生前确实说过且确实是这样说的,弟子们还要经过反复讨论,这就是《论语》“论”字的由来。

所以《论语》这部书编撰过程的确非常严谨,基本上就是如实保存了孔夫子思想之原貌与原则。

成书的过程孔夫人本人并未直接参与,是弟子们主动要记录的,所以孔夫子是“述”,讲述、述说,但并没有实际去创作哪本书。

细心参读过《论语》,每个人都能从中收取莫大的人生教义,又因为儒家本就是内圣外王之学,内求修身、外寻治国安邦平治天下之道,所以对于政治家、上位者而言,如果用心参究《论语》之思想内核的话,是可以学到很多理政治民的核心“心法”的。

所谓“心法”,可以应对万千纷纭变化的那个不变之“宗”,就像是千头万绪中找到了一根主线、一个纲领,有了这个主线、纲领、核心,就可以堪破乱象,从容应对各类纷繁事务了。

2、半部论语治天下

北宋时候,宋太祖赵匡胤有一个重要谋臣也是开国后委任的一位宰相叫赵普,斯人能力很强,协助赵匡胤登上皇位,又在开国后协助皇帝削夺藩镇、改革官制,办的都是求实务的大事,据说他后来回望成败得失时有一句总结的话说:

“《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意思就是《论语》这本书很厉害,我只用了其中一半篇幅的思想智慧,就帮助皇帝安定了天下。

但其实这事在正史里并没有记载,有的只是另外一个关于他和《论语》的故事:

赵普当上宰相后,因为从小读书不多,宋太祖常常劝他多读书,后来他细细参悟一本书,每次回家都把那本书小心取出来,读完之后再放回去,说也奇怪,以后每逢上朝议政的时候,他往往都能处决如流了,大家对此都感到很神奇。等到赵普过世后,家人们把那个存书的小匣子打开,发现里面就是《论语》。

或许“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是子虚乌有的,但赵普细参《论语》,处理政事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却是记载于正史、不争的事实,其实这已经足以说明《论语》在实际运用中所能发挥的巨大价值了。


3、述而不作和半部论语治天下之间并没有什么逻辑关系。


挽狂澜


《论语》主要讲述的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集,当老师的肯定是不会主动把自己的话记录下来,留下流传千古喽,都是身边的学生拿着本本,不对,是竹简,随时待命“哎,夫子,夫子,您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耶,我给您记录下来,”孔子略微摆摆手,微微颔首示意,“不用,不用”,学生坚持,那就勉为其难记录下来了,于是都被其弟子与再传弟子记录了下来。当然这是说笑了。

所谓这“半部论语治天下”,最早的出处可不是夸人的话,这是一句嘲讽儒学士的话。对儒学最早可供查询的资料为北宋皇帝赵匡胤的那个军师赵普所说,就是为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那位人才,绝对不是孔子以《论语》半部治天下。无名者林駧著《古今源流至论》卷八《儒史》记载: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这句话下面有一行小注: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其实在北宋当时,《论语》都是以儿童读物为存在形势,君不见孩童私塾念书,伴随着摇头晃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真正可考究为元代著名戏曲家高文秀在其所著《好酒遇上皇》中有记载: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不过这是元朝当时对儒学和儒生的极大轻蔑。也就是嘲讽的风凉话。但因儒生太多,后来流传下来就变成了佳话。

至于后来儒家思想北推崇为各个封建王朝的文化根基,皆因为其中心思想理论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化需求。更没有“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一说了。


兰陵不算黑


纯属哄抬。当年孔子游说列国,无人正视。时有“仁义大旗倒在车辙之下,成为一笑话。”这里我不想贬低孔子,孔子的几本读书笔记确实有很多很好的见解值得学习或借鉴。但是照搬用之以治理天下,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要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用句现代话讲就是真正的与时俱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