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我們還會期待嗎?

2019年即將走完,2020年新的開始,也代表新年即將來臨,年味,俗稱團圓年,就是一家老少,無論在何時何地,我們都會嚮往的一個地方,那就是家,父母在家做好飯菜,期待兒女回來,一家老小,坐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在那一刻,最幸福的時光莫過於如此……

曾幾何時,我們期待的過年,慢慢的就不是那麼在乎了,也許真的變成了大家所說的,年味一年比一年淡,也許物是人非,隨著時間流逝,我們已慢慢長大,懂得了為人處世的道理,也就沒有了小時候的那種純真……

在兒時的記憶裡,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因為過年給予的東西是在平常的生活裡很少見到的東西,在80後、90後的印象裡,那個年代相對於物質匱乏,吃的、玩的東西很少見,之所以盼望著過年,就是因為家裡的爸爸媽媽去農村的集市裡可以購買年貨,在集市上,可以看到平常看不見的好吃的,好玩的,比如桃酥、栗子、花生,摔炮(擦炮)、小燈籠………看的人眼花繚亂,會央求著父母買這買那,而父母則是一咬牙一跺腳買下來,兒時的我們不會去理會那些,看到到手的東西會有滿滿的幸福感……

年味,我們還會期待嗎?


在那個年代,豬肉還沒漲價,農村每家每戶都會養一頭或者兩頭豬,從開春到過年,從瘦小的小豬養成肥碩的大豬,到臘月過年,家家戶戶都會請當地的屠夫來宰豬,有膽大的小孩子則會去幫忙,膽小的孩子等到豬殺完後去吃豬肉,那個年代的豬肉吃到嘴裡是真的很香很香……而現在的豬肉雖然每天都有,可是再也吃不到兒時的那種味道……

年味,我們還會期待嗎?


貼對聯,放鞭炮,更是迎接過年的氣氛,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小年,家家戶戶從早上起來就開始放鞭炮,小孩子也睡不著,出來和大人一塊放炮仗,清楚的記得小時候,和周圍的小孩子一起從家裡拿的擦炮(炮仗),一起約好到家門口的那條小河溝,而那時的小河溝已經結成厚厚的冰面,會在厚厚的冰面上砸出一個小洞,然後把擦炮放到洞裡,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而現在卻再也找不到當初的那種感覺了,門前的那條小河,再也結不出厚厚的冰層了,昔日的小夥伴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年味,我們還會期待嗎?


大年三十晚上守歲,和家裡的老老少少聚在一起吃年夜飯,那個時候,家裡人都在,從未缺席,一家人坐在一起包餃子,電視播放著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等到十一點半的時候,就開始準備煮餃子,放鞭炮,餃子裡放好硬幣,誰吃到預示來年一定會發財,那個時候,全家老少一起吃餃子,等著本山大叔的小品的出場,真的是好溫馨的場面,而現在,昔日的全家福,缺少了一部分,卻沒有了當初的那種溫馨畫面,莫名的有一種淡淡的憂傷……

年味,我們還會期待嗎?


回憶兒時的過年,多的數不勝數,每每想起都是一種回憶,現在聽到大多數身邊的朋友說,年味越來越淡,一點意思都沒有,還不如在家老老實實的待著……也是,現在的拜年方式都是機器式的拜年,每個人手裡都有一部手機,普遍粘貼拜年方式,然後群發,而我們也會選擇機器式的回應,沒有了感情,小時候的拜年,不管科技有沒有發達,大年初一,都會早早的吃完飯,去親戚家磕頭拜年,和親戚簡單聊聊天,不管壓歲錢多少,心裡都會美滋滋的……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每家每戶都過上好日子,有大彩電,冰箱,智能手機,而周圍的親戚也會因為現實慢慢疏遠親情,不管老少,坐在飯桌吃飯都會拿起手機,一邊吃飯,一邊看著手機,彷彿吃的不是飯,而是手機,就連小孩子也亦如此,這樣的年味能有意思嗎?

年味,我們還會期待嗎?


耳邊又想起了那句童謠: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訪親友,大年初二祭先祖,初三初四逛廟會,十五晚上街上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