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這個景點,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氣極大,去的人卻不多

提起鄭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加諸在它身上的光環有很多——中國古代著名高等學府、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遺產點。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嵩陽書院的前身,最早是一處佛教活動場所。


河南這個景點,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氣極大,去的人卻不多


1、

眾所周知,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為東漢時期。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的白馬寺(河南洛陽境內),便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

不過,彼時佛教傳播的範圍並不廣,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才開始在華夏土地上進入興盛,一時間京城內外寺院林立。從杜牧所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足見佛教的興盛。

而與南朝對應的北朝,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河南這個景點,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氣極大,去的人卻不多


據《洛陽伽藍記》記載,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公元477年),北魏佛寺有6400餘座,僧尼77000多人。到北魏末年(公元534年),北魏寺院更是達到了30000餘座,僧尼200萬餘人,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而嵩陽書院的前身,便是創建於北魏太和八年的佛教寺院——嵩陽寺。不過,嵩陽書院作為佛教場所的時間只有一百餘年。

隋朝大業年間(公元605年-618年),嵩陽書院開始被道教佔據,更嵩陽寺為嵩陽觀,成為道教活動場所。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遊嵩山時,閉為行宮,稱"奉天宮"。

直到五代時期,後周皇帝柴榮,將此地改為太乙書院,才逐漸成為一個儒家思想傳播場所。

河南這個景點,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氣極大,去的人卻不多

河南這個景點,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氣極大,去的人卻不多

2、

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宋仁宗親賜匾額,太乙書院再次改名"嵩陽書院",成為歷代名人講授經典的教育場所。

據瞭解,僅宋代在嵩陽書院講學的,就有北宋傑出文學家范仲淹、司馬光、楊時、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南宋理學家朱熹等。

另據記載,司馬光在嵩陽書院講學時,其所著的鉅作《資治通鑑》的編纂工作,也從洛陽轉到了嵩陽十元和其所住的嵩山別館中。

在這段悠遊歲月中,其曾以儒學的歷史觀,融合理學的思想,編撰了《資治通鑑》的第九至二十一卷。

此後,嵩陽書院名噪一時,成為重要的儒學傳播聖地。

而如今我們所看到的嵩陽書院,又經過歷代多次增建修補,書院內建築佈局保持著清代前的風格,現存殿堂廊房五百餘間,由五進院落組成。另存唐至清代碑碣70餘品,是河南地區保存較為完好的一處古建築群落。

1961年,被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作為"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河南這個景點,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氣極大,去的人卻不多

河南這個景點,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氣極大,去的人卻不多

3、

在嵩陽書院,除了感受儒學經典、研究古代建築之外,還有一大亮點,也為嵩陽書院增色不少,即"兩大將軍"。

據記載,嵩陽書院內原有古柏三株,西漢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遊嵩嶽時,見柏樹高大茂盛,遂封為"大將軍","二將軍"和"三將軍"。

如今,"大將軍"、"二將軍"仍存,"三將軍"已毀於明末戰火之中。

其中大將軍柏樹幹胸圍為5.4米,樹高12 米,冠幅16米;二將軍柏樹幹胸圍為13餘米,樹高20米,冠幅19米。經林學專家鑑定,這兩株將軍柏為原始柏,樹齡有4500年,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柏樹,在國內外都享有盛譽。

河南這個景點,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氣極大,去的人卻不多


如今的嵩陽書院,雖然也時常有遊客前往,但對比同屬登封境內,相隔不過10公里的少林寺,就顯得人氣不足,很多人去登封都錯過了。不知道你去過嵩陽書院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