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也有“潛規則”,這3類孩子更受老師“待見”,家長要了解

幼兒園也有“潛規則”,這3類孩子更受老師“待見”,家長要了解

孩子上幼兒園是大事兒,錦春還記得當時送大寶去幼兒園那種焦慮心態!孩子天天哭,我也跟著默默哭,但總算那段時間忍受過來了!上了這麼久幼兒園,錦春發現幼兒園也有“潛規則”,有些孩子就是受老師喜歡!但大家這裡可別誤會,不是說讓你給老師送禮,這裡指的是有這麼“3類”孩子,更受老師“待見”!無論你家孩子有沒有入園,早點了解,沒壞處!

幼兒園也有“潛規則”,這3類孩子更受老師“待見”,家長要了解

一、自理能力強的孩子

現代家庭,大多數都是5、6個成年人圍著一個孩子轉,而到了幼兒園就是10幾個孩子圍著2個老師轉!此時對於孩子來說最大的考驗就是自理能力,而老師也更喜歡那些自理能力強的孩子!如果一個班級這孩子要老師幫忙穿衣服、那個讓老師幫餵飯、還有的孩子要讓老師幫忙擦屁股!這樣的孩子,老師自然無法“待見”起來!

幼兒園也有“潛規則”,這3類孩子更受老師“待見”,家長要了解

如何增強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長一定要狠下心,在孩子1歲多以後,可以讓孩子自己拿勺子吃飯,或者用手抓,這是最初鍛鍊孩子自理能力的方式。當孩子2歲自我意識萌芽階段什麼事都喜歡親力親為,父母要抓住機會,凡是孩子能做的都讓孩子自己做,比如穿衣服、收玩具、比如洗臉、刷牙!一定要從兩歲開始培養起來,這樣入園的時候能省不少心!

幼兒園也有“潛規則”,這3類孩子更受老師“待見”,家長要了解

二、喜歡“管事兒”的孩子

幼兒園是什麼地方,是每天上演“哭戲”最多的地方!孩子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突然嚎啕大哭,老師自然是不能兼顧每個孩子,這個時候就需要“小幫手”,每個班級裡總有那麼幾個“愛管事”的小孩,會幫助老師安慰其他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不吃飯的時候,會動腦筋去規勸小朋友,這樣的小幫手,老師怎麼能不喜歡!

幼兒園也有“潛規則”,這3類孩子更受老師“待見”,家長要了解

如何培養孩子的“管事兒”能力?這能力可不簡單,要有“高情商”,需要孩子能控制自己情緒,感知他人情緒,並且會安慰他人情緒,還需要邏輯思維能力來支撐。而高情商的小孩身後,一定站著高情商的家長。家長一定在孩子情商啟蒙上下了功夫!

幼兒園也有“潛規則”,這3類孩子更受老師“待見”,家長要了解

第一步讓孩子瞭解情緒,通過情緒的繪本或者卡片,讓孩子對喜悅、憤怒、悲傷有概念!第二步引導孩子說出來,表達情緒也很重要這樣能讓孩子釋放出來!第三步安慰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能學會如何關心別人,安慰別人,也是共情的重要因素!第四步戰勝不良情緒轉移注意力是一個好方法,讓孩子從低落的情緒中興奮起來!在這一些列的過程中,孩子也會學習這種能力,運用到幼兒園生活中!

幼兒園也有“潛規則”,這3類孩子更受老師“待見”,家長要了解

三、不嬌氣的孩子

孩子都是每個家庭的大寶貝,自然都很嬌氣!但老師待見的卻是不嬌氣的孩子,要知道嬌氣的孩子很容易情緒失控,不高興就撒潑打滾,老師自然不好管理。重點是一個嬌氣的孩子,背後的家庭自然是用“慣”的方式在養孩子,一旦孩子回家告狀,就會對老師興師問罪!所以老師在幼兒園裡,還得要求別的小朋友讓著他!這樣的孩子讓老師都怕了,自然待見不起來!而不嬌氣的孩子,說明很有家教,孩子不會給老師惹麻煩,家長自然也不會!

幼兒園也有“潛規則”,這3類孩子更受老師“待見”,家長要了解


想要養出不嬌氣的孩子根本就是,家長不要用溺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在上幼兒園自然會遇到不少問題,但若能得到老師的待見,自然幼兒園生活會過得更順利!所以在入園前,家長就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後錦春為寶爸寶媽們帶來一套法國兒童書籍《寶寶入園繪本:我愛幼兒園》,這套書是孩子的入園預體驗,幫孩子提前適應幼兒園生活,非常實用!而《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這是一套情緒早教書籍,不僅能引導孩子擁有良好的行為,還能塑造孩子的好品格,分享給大家!

幼兒園也有“潛規則”,這3類孩子更受老師“待見”,家長要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