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中華傳統節日作文,原創範文,寫作方法與思路解析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過一些節日。許多節日還會放假,特意讓我們休息下來好好過,說明過節也有它的重要意義。

節日分為好多種,有的節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意思就是很早就有了的,一直流傳至今;而有些節日是後來才有的,同學們也瞭解一下,比如說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八一建軍節等,這些節日是專為某一類人設置的。

三年級中華傳統節日作文,原創範文,寫作方法與思路解析


我們今天要寫的傳統節日是全體老百姓都會過的節日,因為歷史悠久,又紮根在民間,所以也更有民俗的味道,更有許多儀式感,更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方式,而且也更有樂趣。所以我們三單元習作就是要寫寫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全世界華人都要過,還要吃餃子,回家團圓,互相拜年,還給同學們壓歲錢,多有趣呀!

既然這麼有意思,那就把同學們各自過節的情況講講吧,這也就是今天作文的主要內容。

一、選什麼節日

傳統節日也有不少,我們到底寫哪個好呢?那當然是寫我們覺得最有意思的了。

三年級中華傳統節日作文,原創範文,寫作方法與思路解析


先讓我們數一數,究竟有些什麼節日吧。揀同學們熟悉的說說。除了剛才的春節,還有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這幾個節日除元宵節外,都會放假,說明這些節日都重要。但也還有幾個,比如七夕節、重陽節、冬至節,許多人並不太在意,所以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假期。

就前面的幾個節日中,和我們關係最緊密的,感觸最深的,應該是春節和中秋節,所以老師覺得同學們就選其中之一來寫比較好。

二、寫什麼

我們先看一下課本的提示,“可以寫自己家過節的過程,也可以寫節目中發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三年級中華傳統節日作文,原創範文,寫作方法與思路解析


可以看出,這篇習作並不是讓我們介紹這個節日,比如節日的由來,有什麼故事,要搞哪些活動等等,如果寫這樣可能我們還要查找資料深入瞭解一下,但是課本的要求只是要說說自己是怎麼過節的,有什麼故事,這當然要好寫的多,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寫就可行了。

三、怎麼寫

今天老師就選過春節來寫吧。題目就寫“中華傳統節日——春節”。

春節每家都會過,有的人家簡單,有的人家複雜,無論怎樣,同學們一定也參與其中,所以想一想,過春節都做過什麼。只要把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了的寫一寫,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三年級中華傳統節日作文,原創範文,寫作方法與思路解析


  • 1. 開頭

對於開頭,老師還是提倡寫得簡單一些,一筆帶過,說明主題就好。咱們前面的課文中剛學過王安石的《元日》,說的就是春節,所以引一句古詩來開頭,更是常用的一種寫作手法。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一說起這句詩,我就想到春節,一想到春節,我又由不得想起了這句詩。在中華傳統節日裡,春節是最首當其衝的,第一來得早,第一熱鬧,第一對我們最有好處……

(解析一下這段的寫作思路吧。開頭寫了一句詩,可能有的同學就又不知該說什麼了,實際上也不要特別去想什麼高大上的話,我們年齡還小,那有多少學問和見識,所以就很順其自然,把自己心裡面微小而具體的想法,簡單地表達出來就好。像老師寫的,似乎什麼也沒說,但也是實情,這就行了。然後又把中華傳統節日這個主題有意地帶出來,和春節聯繫到了一起,寫出了三個第一的特點,語言很直白,卻留下了懸念,這樣也能自然地引出下面的內容。)

三年級中華傳統節日作文,原創範文,寫作方法與思路解析


  • 2. 主要內容

寫什麼呢?就把上面說的看、聽、想、做,寫一寫就有了。重點是寫的時候,要一層意思一層意思去寫。從各方面多進行一些聯繫。語言方面,也不必苛求什麼好詞語,能樸樸實實把內容說清楚就挺好,實際上,直白的語言也挺好美感,下面就看看老師寫得吧。

春節這天一大早,我早早就醒了,因為不醒不行,外面隆隆的鞭炮聲響徹天空,各種的聲響此起彼伏(這是寫我的表現,和聽到的)。有的是二踢腳,“咚咣”兩聲,震天響;有的是“叭叭叭叭”連續的小鞭炮聲,像機關槍;有的是“嗵嗵嗵”地不間斷的十幾發,像大炮齊鳴,連窗玻璃都要顫幾顫。(這是寫具體的聲音,還用上了一些修辭。)

媽媽早就備好的新衣服,就放在枕頭邊,要穿戴好。這一天,大人、小孩都要穿新衣,新的一年,就要有個新氣象。新氣象從哪來?最直接的就是先穿上新衣服,顯得人精神好,當然就是新氣象了。(寫了做什麼,還有由此想到的。)

三年級中華傳統節日作文,原創範文,寫作方法與思路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