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文《阴符经》原文及译文,立义于社会,导向于人生。

《阴符经》(黄帝阴符经)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瑰宝,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被历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智谋之士所重视。这篇仅有500余字的奇文相传由轩辕黄帝所做,与老子著的《道德经》,并称为道家两大经典之作,道家学者普遍认为这部《阴符经》地位高于《道德经》。据说无数纵横家通过研习此书而成为集兵家,道学,纵横学之大成者。

千古奇文《阴符经》原文及译文,立义于社会,导向于人生。

《阴符经》(黄帝阴符经)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内容是阐述天道与人事的关系。中篇主要内容是论述富国安民的道理。下篇主要内容是论兵法战术的。是一部思想著作,集道家的治国方略,养生之道,兵法战术等。《阴符经》(黄帝阴符经)立义于社会,导向于人生。历史上有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淳风、李筌、李治、李鉴、李锐、杨晟等都作过注解,《四库全书》中有所收集。

千古奇文《阴符经》原文及译文,立义于社会,导向于人生。

上篇原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乎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千古奇文《阴符经》原文及译文,立义于社会,导向于人生。

上篇译文

观察宇宙自然界的法则,掌握这个自然界法则来行动,也就足够了。自然界运动规律有命、物、时、功、神五方面的德的体现规律,如果你洞察和领悟宇宙这五个方面的体现规律,人事就能够昌盛了。五方面的德的体现规律关键在于“心”的思维将作用于天道自然规律。认识宇宙中的奥妙,本来应该以心的思维灵性同万事万物的实证逻辑相结合才有自身的洞察力和开拓性。天道自然规律之性,其实是人的自然(天道)本性;随着天地动静变化规律中无形的变化着,这就叫机心。要用自然法(天道)来端正天道的自然人性的方向才是理性。宇宙失去自然法(天道)的理性,就会日月星辰失位相互碰撞陨落;地球失去自然法的理性就会洪水地震使地动山摇如龙蛇起舞;人类社会失去自然法的理性,就会天下大乱改朝换代。唯有天道与人性合一,世界万事万才物才有物运行才会有了秩序的稳定基础。人的天性有灵巧和笨拙之分,但是要不断挖掘潜力。

人有九个窍位,这九个窍位常常受到诱惑和干扰,九窍中惟耳、目、口三者为招致精、神、气散失之要窍,如果能够得到动静相宜的修炼,就能抗拒外来邪魔的入侵。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火是生于木者,木干枯祸发,生大火,必然会攻克任何东西。奸邪的人生于国家内部,当他们时机成熟有动乱时,整个国家都会崩溃。懂得这五行相生相克的自然变化规律和自身正邪变化规律,不断加强自己的品德修炼,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圣人了。

千古奇文《阴符经》原文及译文,立义于社会,导向于人生。

中篇原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千古奇文《阴符经》原文及译文,立义于社会,导向于人生。

中篇译文

天生万物,又使万物走向死亡,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之道理。天地精华可以被万物所摄取;万物可以被人类加以利用,如果人类过度利用万物,反而会被万物所残害,这三种盗用关系应该把握得适宜,才能够使三者和谐相安。所以说:饮食应该按一定时间进行,才能调理身体的每个机能的健康;行动要合其自然规律,就能保证万物化育安顺和谐。一般人看见神奇的事物认为才是神奇,而不知道平常事物表面看并不神奇,而其实里面却藏着高深莫测的奥秘,这才是真正的神奇。人们对每一年的日数,月数按照自然规律来确定数字,大月、小月有明确规定;人们按照这样的原理来生存、劳作,探求天地奥秘的圣人产生了,神秘的智慧也由此而出现。天盗、物盗、人盗,三种的规律玄机,深藏于事物之中,不为天下人们的感官所见。君子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就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亲身实践,而小人发现了其中奥秘就会拼命去追求私利而玩命。

千古奇文《阴符经》原文及译文,立义于社会,导向于人生。

下篇原文

瞽(音同鼓)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于象矣。

千古奇文《阴符经》原文及译文,立义于社会,导向于人生。

下篇译文

瞎子以耳代目,所以他的听觉特别灵敏,聋子以目代耳,所以他眼光特别锐利。这是因为他们少受外界干扰,身心专注一事的结果。如果一个军队的统帅也能够做到身心不乱,主事专注,白天黑夜都会认真思考,反复掂量,那样十倍的兵力可以达到万倍的战斗力。人内心的欲望,是由于物欲的刺激而产生的,人一旦沉溺于物欲,就会被物欲所葬送。人引起对事物的欲望的奥秘关键在于眼睛。人的心生心死也在于对事物的追求和舍弃而引起,一个人的事业成败的奥秘也在于你一双慧眼。天没有主观之心施恩于万物,万物却感受到了这种莫大的恩惠。春天,有了一阵迅雷烈风,万物才开始蠢然萌动,然后生机盎然。一个享受淫乐的人,其性情肯定是放荡有余。一个放松守静的人,其性情一定是清廉正直的。天道逻辑可以说绝对自私的,但它用于人类的作用应该没有偏私,甚至是大公无私的,因为它抓住了人的能量场发挥的关键部位。生命与死亡是相互作用的,生是死的根本,有生必有死,死是生的根本,有死必有生,这是宇宙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同样恩报与侵害是相互作用的,恩报是由于侵害的存在而产生,侵害也由于恩报存在而产生。愚蠢无知的人把天文地理的自然现象的变化弄到社会现象中来,搞个什么天人感应,认为自己知道这些吉凶祸福的征兆就自封为“圣人”,我以为能够依据这些天文地理的自然现象变异,用逻辑关系来分析社会现象中的事物变化,国家盛衰兴亡,检验生死得失的人,才是智慧卓越的哲人;有些人以愚蠢和猜测来看待所谓圣人,我就不以愚蠢和猜测来看待圣人;有些人以神奇、神异创造奇迹是圣人,我就不认为圣人是有神奇、神异的。所以说:那些对圣人愚蠢猜测或认为神奇、神异的人,他们如沉入水底,自投火中,走向自取灭亡。所以,理性的圣人深知自然之道不可违抗,所以顺其自然,从而以此制定法律制度。于是, 达到精神放开的守静的自然之道,与法律和历法能做到契合。于是,古人创造了奇门遁甲,推算出万物生长与万象纷呈的局面。在八卦甲子中又神秘地摆出神机妙算和伏藏的机道。并且用奇门遁甲中阴阳相胜之术不仅用于治国治军,还被用于卦象。

千古奇文《阴符经》原文及译文,立义于社会,导向于人生。

欢迎关注 ,让思想充实生活。阅读可以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

千古奇文《阴符经》原文及译文,立义于社会,导向于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