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我们的985名校与美国常青藤名校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首先说明背景,笔者本人曾就读于国内top2名校北京大学,及美国常青藤学校康奈尔大学

,所读专业均为法学。对于这个问题,也算是比较有资格来进行回答,下面我将从学习、人脉、校园生活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一、学习


课程设置上:


国内院校受限于招生人数和师生比等原因,能够开设的课程相对单一。比如,目前北京有些多校共同体开设有插花课等素质课程,但需跨校上课,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时间成本。而专业课程方面,国内外是一致的,排名高且地理位置好的学校更容易招收到优秀的教授和学生。


但是在国外学校,因为学校历史往往比较悠久,一般也都是私立名校,所以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会相对丰富些。比如,体育课从高尔夫、潜水到爬树课,全校公选课,从品酒到插花,课外活动,从酒庄参观到跨国(到访国官方组织)游学。

亲身经历,我们的985名校与美国常青藤名校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专业课程方面,除本校大牛老师外,时不时会有其他藤校和牛津、剑桥的老师以visiting professor的身份来校授课。


亲身经历,我们的985名校与美国常青藤名校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亲身经历,我们的985名校与美国常青藤名校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学习工具上:


国内学校普遍开通了一些知名的国内资源库,但是相对偏贵的全球资源库,购买的学校和在校园内开放的程度都比较有限。


但是国外名校,一般全球知名的数据库都有链接可进,且会在开学初由这些公司的专员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用好这些工具来辅助学习。


讲座举办上:

国外院校平均下来,一周就有2-3次讲座,每次都会按照讲座时间和注册人数及忌口情况,准备相应的午晚餐或零食。


可以说,海外名校提供的学习资源,国内顶尖名校也有,但是在广度和深度上,可能仍有些许差距,但国内院校起步晚,成长速度很迅速。


亲身经历,我们的985名校与美国常青藤名校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二、人脉:

人际沟通方面:

以国内学习时经验来看,学生会或学院会不定期邀请知名校友和专家来开办讲座或讨论会。相比较而言,分享经验式的已毕业学长学姐,能够跟在校同学有更多私人沟通和交流,而大型讲座会议进行中,以及讲座会议之后,学生能够和厉害的前辈直接交流的几率比较小。

国外一般学校所有老师都有office hour(教授与学生面谈时间),有些学院甚至每周会固定有一次weekly perk,提供早餐、水果和咖啡,以便本院教职工和学生能在早餐期间相互交流,这些方式能够充分保障教授和学生的课后沟通。

亲身经历,我们的985名校与美国常青藤名校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创业方面:


国内有些学校设立了创业学院、创业基地和孵化器,其中一些创业学院也许还会提供一些培训项目。并且很多学校、学院还会举办创业比赛,有针对在校生的,也有针对校友的;然后,请一些嘉宾回来讲故事,但多半是成功的故事。总的来说,对校友资源和成功企业资源的衔接和利用还不够,大学生还普遍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国外院校的创业实验室官网上,你可以看到自愿和学生沟通的投资人,每周会有至少一位投资人或成功创业者到学校里来,学生可以选择背景和自己领域相仿的预约见面。此外,还另安排有线上沟通,学生可选择的名单范围和时间范围更广,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大牛们对待这些沟通也非常热情而诚挚,很有参与价值。

亲身经历,我们的985名校与美国常青藤名校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三、校园生活


活动举办上:

国内大学经常会举办晚会、校园马拉松等放松类课外活动,活动一般主要由学生社团来负责。可能是由于建校时间、发展进度等问题,学校往往不会有太多固定的传统活动。


而国外大学的学生活动种类相对更清奇丰富些。比如说Fall Ball(秋季舞会)、Bowling Night(保龄之夜)以及各类的不时的周五party(会将爆米花机直接租来学院)等。这些一般随着不同的学院各自的传统会有活动上的差异性。

亲身经历,我们的985名校与美国常青藤名校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基础设施上:

国内学校的基础设施等在最近几年发展的比较迅速,会经常看到校园里某一处在施工建设,或者直接建设新校区,提供更先进便利的基础设施。


国外院校的基础设施相对来说发展的已经很成熟了,并且名校大都有百年的历史,继续施工建设的情况比较少。

亲身经历,我们的985名校与美国常青藤名校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学习压力上:


国外学院提供的学习环境也相对更有趣些。比如每周二下午学院固定的“Let’stalk”项目,就在本院教室展开。每一位感觉压力过大或者其他任何问题的可以走进教室,直接开始一对一的聊天,并且聊天内容将会全程保密。而国内学校这方面就有所欠缺。


亲身经历,我们的985名校与美国常青藤名校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人文关怀上:


国内的有些学校会发压力过大可以考虑暂时退一门课的建议邮件,还有些学校会设置心理辅导办公室。


国外学院会在开学时发邮件询问是否是first-generation(直系家属中第一个接受四年制高等教育的人),并且会有另外的欢迎会和讲座。甚至于女生那几天,学院测试都会备有各种大小、类型的备用,以供不时之需。

为了营造更好的院内交流氛围,学院也会赞助Weekly Perk,每周固定提供早餐和咖啡。在寒冷的雪天,院长也会专门发邮件感谢扫雪的学员职工。从这一层面来说,国外学校的人文关怀体现得更为明显些。


亲身经历,我们的985名校与美国常青藤名校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结语:

总体而言,在个人规划、经济实力等完全支持的情况下,抛开国内外的头衔,只单纯去比较想去的项目在各个学校的开设情况,以及学院的氛围是否适合本人。如果感觉更适合自己的院校是海外院校,那也不妨试试交流、交换或者进行奖学金申请(海外学校的、留基委及其他基金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