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炭”与“吉时雨”,一个普通人的公益故事

大概从10年前开始接触公益,最早期的形式其实很简单:听说哪里成立了新的志愿者团队,有时间就参与,没时间就捐款;听说社区里面谁家特别困难,就上门送一些米面油;听说哪里成立了动物保护组织,也会第一时间送上宠物粮食、药物等物资......

自己做公益,时间一长,总会产生一些困惑:那些曾经接受过援助的困难户,往往要一直靠援助活下去;我们曾捐款、捐物的动物保护组织,很少有能坚持一年以上不倒下的。简单归纳:擅做"救火队长",缺少"长远计划"。

公益之行 先从"雪中送炭"开始

为了搞明白这个事情,后面开始参与一些更大规模、更有组织的公益活动。我很清楚,这样的问题绝对不是我一个人有遇到过,所以会有意识的从其他人身上找答案。

“雪中炭”与“吉时雨”,一个普通人的公益故事

“雪中炭”与“吉时雨”,一个普通人的公益故事

“雪中炭”与“吉时雨”,一个普通人的公益故事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跟着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援陕、援藏。这是个很有趣大家庭,你能看到很多明星参与进来,但并没有所谓的"明星架子"。跟着韩红一起吸氧,一起哭;跟着张一山一起登记帮扶名录;也会跟着陈晓一起搬箱子。

“雪中炭”与“吉时雨”,一个普通人的公益故事

当然也是因为这样一个机会开始接触到"企业公益"。那时候并不懂太多,以为这些明星太有影响力了,往往一个电话就能调来十几台SUV,一封邮件就能换来无数救援物资。回头来看,当时的想法太傻。企业做公益,终究是对事不对人。只可惜,后来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想明白这个道理。

“雪中炭”与“吉时雨”,一个普通人的公益故事

那个时候还没有"扶贫"这个概念,当你走进陕西大山的贫困家庭,走进西藏腹地看着缺少药物救助藏民,前面提到的救援物资,或许便是支持这些人继续活下去希望。在那种情况下"雪中送炭"或是"授人以鱼"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从"雪中炭"到"吉时雨",精准帮扶更"授人以渔"

近些年来,"精准帮扶"成了主旋律。而我则继续跟随大部队,寻找我心中的答案。

“雪中炭”与“吉时雨”,一个普通人的公益故事

不再标榜自己救助了多少人,不再将公益作为一种"人生成绩",想通了这一点,开始越来越接近心中的答案。

有了之前跟韩红援藏、援陕的经历,这些年来参与了很多由吉利主导的公益活动。很多人只看到吉利在商业层面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绩,比如收购沃尔沃,控股奔驰,成立新品牌,成为中国汽车品牌第一。但鲜有人知道,吉利在公益事业方面做出的努力。今天我会花一些时间来说这个事情,讲一讲吉利这场"吉时雨"。

“雪中炭”与“吉时雨”,一个普通人的公益故事

我经常会跟人讲"小曲"(化名)的例子,原本是河北张家口的贫困户,老人受伤在家养病,全家人没有任何收入。在"吉时雨"的帮助下,小曲有机会去到怀安县职教中心上学,在从"吉利成才班毕业后"最终进入吉利集团工作。现在的小曲已经是吉利的一名优秀员工,不止在岗位上创造价值,自己也在跟随吉利做起了扶贫工作。

你看吧,何为"吉时雨"?它既解决得了燃眉之急,也能同时种下公益的种子,让公益之光轮回传承。

“雪中炭”与“吉时雨”,一个普通人的公益故事

有看过央视《筑梦中国》的人一定记得这个小姑娘,因身患残疾而被多家用人单位拒绝。"吉时雨"的出现,不仅让她加工的福字节受到市场的认可,现在的她甚至已经可以带领全村村民一起致富了。

“雪中炭”与“吉时雨”,一个普通人的公益故事

在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雷山县,由于运输障碍和经济闭塞,当地的优质茶叶一直鲜为人知。而吉利"吉时雨"的到来,不仅帮助当地以茶为生的村民把茶叶销售出去,还投入了2000万元支持当地茶产业项目,与此同时,还协助茶产业项目与故宫联名推出宫禧福茶,提高当地茶农收入,彻底改变以采茶为生经营模式,让当地17个村庄1700多户贫困户真正脱贫致富。

“雪中炭”与“吉时雨”,一个普通人的公益故事

“雪中炭”与“吉时雨”,一个普通人的公益故事

OK,今天说了这么多,一来记录自己对于公益活动的思考,二来也想呼吁一下大家转变传统的公益理念——"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似乎是一个正确的努力方向, "雪中炭"救人于当下,"吉时雨"扶人于长远。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彻底消除贫困呢?希望今后在做公益的路上,也能寻找到新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