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不知道,OK这个手势其实在古代中国代表是这个意思

手势。手势顾名思义就是手的姿势,历史上看,这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至今仍被广泛运用的一种交际工具。

你绝不知道,OK这个手势其实在古代中国代表是这个意思

喜欢历史的朋友,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习以为常的手势,历史上到底他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吗?答案是当然有!其实大多数的手势标志含义比我们过去认知的要深的多,比方说最简单的刚才讲到的ok,ok本是西方人的口头禅,如今也变成了咱们中国人的日常用语。一般认为拇指和食指组成的圈和剩余的三个手指伸直的手势,跟英文的ok,这两个英文字母非常像,所以这个手势就被发明出来、沿用了。也就是说这个手势似乎是源自于西方,大部分的时候人们都会经常的用ok的手势来表示好、对、行、不错、可以、同意、批准的意思。

其实并不然,OK这个手势其实据考证,在洋文还没有传入我国之前,已经被咱们的先辈们使用的比较早了,也就是说ok手势并不是西方首创和独有的,我国也有使用了很长的历史记载,但肯定不是o了的意思。

各位可能不知道,其实这个手势在我们古代算是一个非常机密的暗号,主要是用于当时江湖帮派,比方说洪门的弟子之间的互通信号。因为洪门我们都知道,反清复明,在关二爷面前立誓做兄弟。 ok的手势就代表着义气。

为啥会带着义气呢?我想我们现在人可能理解不了,听我慢慢讲,跟西方人把手指头然后联合做一个动作,代表一种意义不同,咱们的老祖先给这个动作中的每一个指头都安上了一个说法。

那么在ok手势当中,小指代表仁义;无名指代表着刘、关、张的忠义;中指代表的是梁山结义的108将,替天行道的浩然正气;而食指和大拇指然后圈成一个圆表示半个义。讲究来源于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比较早了,话说在隋末英雄辈出的时代,大英雄秦琼和单雄信皆为唐初猛将,这两个人相互欣赏就结为了好兄弟,秦琼前半段混的是比较背,贫困潦倒。吃不上饭了,有一回就准备解下祖传双锏,连同宝马一同给当了。

你绝不知道,OK这个手势其实在古代中国代表是这个意思

幸亏单雄信出手相助,才度过了人生最黑暗的日子。单雄信对兄弟非常的照顾,真是当自个的亲兄弟秦琼,一个老母亲年事已高,他就把秦琼的妈妈当成自个的亲生母亲,端屎端尿,伺候眼前养老送终,这让秦琼无比感动。

后来形势变了,天下反王四起,在隋末的其大潮中,兄弟俩一身武艺是各为其主。秦琼投靠了李世民,单雄信因为和李家有仇,好几次差一点的弄死了李世民,没办法就投靠了王世充。后来战败被李世民给俘获了,他忠心不二,是誓死不降。

李世民担心放虎归山,便不得已下令处死,那眼看着好兄弟就要上路了。秦琼是苦劝李世民无果,等单雄信死后,整日以泪洗面。江湖人认为,虽然秦琼没有和好兄弟同年同月同日死,但他对待兄弟还是真诚的,所以能得到半个义字。所以 ok,整个手势就被红门间的兄弟们作为一波云天的秘密暗号。只不过后来都失传了啊。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说法了,但是在古代不得不承认,普通老百姓对于历史认知的来源主要是来自于评书、小说。


你绝不知道,OK这个手势其实在古代中国代表是这个意思


这个故事刚才讲到的这个故事,其实是源自于隋唐演义,历史上确实是有秦琼和单雄信两人,但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应该是徐世绩,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徐茂公。徐茂公就是当年和魏国公、李靖并称的唐朝名将,而且故事也没有那么精彩。就是说历史上的单雄信确实有万夫莫挡之勇,但是他站错了队,竟然跟军阀王世充一起,结果熊市了,武德4年621年,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举军投降,李世民下令将单雄信等一干将领全部处死。

当时徐世绩就像李世民求情,希望可以免单雄信一死,但是遭到拒绝。单雄信安慰徐世纪说,没关系,老伙计,我知道自己肯定要死。徐世绩说兄弟,中意难两全,并表示会在单雄信死后照顾单雄信的家人。而且当时徐世绩竟然搁下自己的一块肉喂给了单雄信吃下,说自己没有忘记当初好兄弟的誓言。单雄信吃下了徐茂公的肉之后慷慨赴死,所以真要有半个义的说法,应该给人家徐茂公才对,而不是秦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