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中國擁有外蒙古,將會帶來多少價值?不僅是156萬平方公里土地

外蒙古,在清朝稱為“喀爾喀蒙古”,在古代叫做“漠北”。這裡曾經是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鶻等民族統治過的地圖。在清朝時期,納入到了版圖。民國時期,外蒙古脫離了控制,並走向了獨立。外蒙古的失去,讓中國失去了17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唐努烏梁海)。有人認為,外蒙古經濟落後,黃沙茫茫,沒必要收復。然而,外蒙古的價值,遠遠不僅是土地。

若中國擁有外蒙古,將會帶來多少價值?不僅是156萬平方公里土地

杭愛山燕然山銘文

首先從戰略價值說起。蒙古國和中國的邊界線為4600多公里,和俄羅斯的邊界線為3400多公里。換而言之,如果擁有外蒙古,我們在少守1200公里的邊疆線的情況下,還能夠多守15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就是所謂的戰略縱深。有了蒙古,那麼從俄羅斯西伯利亞到北京之間就會有很長的過渡地帶,這無疑是有利於加強防禦的。同時,外蒙古一帶對西伯利亞鐵路有一定的威脅,這也是斯大林說要蒙古獨立的原因。

若中國擁有外蒙古,將會帶來多少價值?不僅是156萬平方公里土地


第二,就是考慮蒙古的資源。有人說蒙古有300萬人口,如果迴歸需要用錢來養。這是在太荒唐了,300萬人口分佈著15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那絕對是地廣人稀。外蒙古如此廣闊的地域,其礦產資源也是十分豐富。這裡有銅礦儲量20多億噸(亞洲第一),黃金儲量達3400噸,煤礦儲量達3000億噸,石油儲量達80億桶,鐵礦儲量為20億噸,螢石礦床儲量2800萬噸,磷礦儲量2億噸,鉬礦儲量24萬噸,鋅礦儲量6萬噸,銀礦儲量7000噸等。這是什麼概念呢?蒙古國的礦產資源重量在全世界排名第7,而他的面積卻只能排在19位。

若中國擁有外蒙古,將會帶來多少價值?不僅是156萬平方公里土地

再來看看農業方面。外蒙古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不適合農耕經濟的發展,但是卻十分適合大牧場放牧業的發展。而且蒙古的森林覆蓋率還能夠達到8%,木材總蓄積量約為13億立方米。也就說,蒙古的森林面積有福建省那麼大。蒙古的草原面積佔全國的一半,如此多的草原,在中國西北是罕見的。也因為此,蒙古的畜牧業比較發達,牲畜總頭數在8000萬頭左右,有“畜牧王國”的美譽。而人們想象中的沙漠戈壁,只佔據外蒙古四分之一的土地。而新疆有26%的土地是沙漠,內蒙古有19%的面積是沙漠,可見外蒙古的沙漠比例和新疆、內蒙古相近。

若中國擁有外蒙古,將會帶來多少價值?不僅是156萬平方公里土地

因此,網上流傳的“外蒙古沒有價值”的說法可以休矣。有人說外蒙古人生活水平低,需要大量的資金來補助,想想就可笑。外蒙古光是牛羊就有8000萬頭,人口只要300萬,意味著平均每個人就有26頭牛羊,說被人生活水平低,先看看自己拿了幾千的工資。當然,每個地區都有富裕的貧困,但是外蒙古的人口只相當於一個地級市的人口,就算是資金支持,也花不了多少。因此,外蒙古如能迴歸中國,那對中國就會是一件絕妙好事了。

若中國擁有外蒙古,將會帶來多少價值?不僅是156萬平方公里土地

烏蘭巴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