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女首領唐賽兒起義失敗後下場有多慘?

別酒流年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數量最多的王朝。此處所說農民起義,指的是純粹基於官府和農民之間的經濟剝削關係而引發的起義,而不包括因為民族(如元清時期漢人抵抗蒙古和滿洲的戰爭)等其他原因所導致的戰爭。明朝自朱元璋開始,便屢次出現由農民不堪軍事地主——為朱元璋個打天下的功臣壓迫以及因為朱元璋嚴格戶籍制度壓迫所導致的起義。朱棣時期,這種起義數量更多。

靖難之役中,北京到南京一線乃是主戰場,受到戰爭影響最大,經濟凋敝,人口大量死亡,人民生活受到巨大的損害。而山東地區又是這條戰線上受害最嚴重的地區,由於正好處於北京南京的中間,因此此地於整體戰局而言極為重要,因此雙方在此鏖戰最久,自然破壞也越大。

然而,朱棣在繼位之後,並沒有停止對山東地區的剝削。朱棣北征蒙古之時,從山東地區調集數萬民夫負責後勤保障,造成勞動力減少,農業生產水平降低,本身便已經遭到破壞的山東經濟,更是雪上加霜。除此之外,朱棣遷都北京,需要修繕運河,而山東恰好又是運河主幹所在的重要區域,身為“世界性大帝”的明成祖朱棣,絲毫不顧山東人民已經不堪重負的現狀,繼續徵調大量民夫。此時的山東,不僅沒有從戰爭的破壞中恢復,而且還剛剛經歷了大旱災害,社會狀況日趨惡劣,朱棣此舉,無疑是使得矛盾激化到了頂點。

在這種背景之下,山東地區的一位青年女性唐賽兒,以白蓮教的名義,揭竿而起,反對朱棣的暴虐統治。此次起義發生於永樂十八年二月。其導火索很簡單,因為民眾的基本生計難以維持,連果腹尚且不能,憤怒的唐賽兒和自己的丈夫林三便前往官府,要求官府發糧食給百姓,結果遭到官府拒絕,林三被官府下獄殺死。屋漏偏逢連夜雨,唐賽兒還沉浸在喪夫之痛時,她的母親也因為疾病和飢餓離開人世,於是唐賽兒便發動同鄉的百姓,進行起義。

唐賽兒起義初期,明軍毫無準備,因此起義軍得以攻佔一些縣城。但此時明軍的戰鬥力畢竟還沒有大幅度的衰退,當明朝反應過來後,立即組織重兵圍剿,唐賽兒起義堅持了不到一個月,便以失敗告終。

至於唐賽兒的結局,眾說紛紜。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唐賽兒本人並沒有被明軍抓住。有傳言 唐賽兒化裝為女道士或尼姑,結果朱棣下令羈押誅殺了山東地區成千上萬的女道士和尼姑,但依舊沒有找到唐賽兒。唐賽兒也因為自己的英勇事蹟,被人們所牢記。


庭州行者


明成祖朱棣時期的起義軍女首領唐賽兒,起義失敗後,結局有多慘?在民間傳說中,唐賽兒的結局非常慘。

據說,唐賽兒被俘後,先是被扒光了衣服,騎著古代的專用刑具木驢,遊街示眾。之後,唐賽兒全身赤裸的騎著木驢被送往了刑場。在刑場上,唐賽兒遭受了歷史上最殘酷的刑法凌遲。行刑一直持續了三天,唐賽兒被凌遲了兩三千刀,才斷氣。

不過呢,這些都是後世的傳說而已,實際上並非如此。

唐賽兒是山東蒲臺人,即現代的山東濱州浦城人。她主要生活在明成祖朱棣時期,十幾歲時就嫁給了林三為妻。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山東成了主戰場。戰爭致使當地百姓流離失所,生活艱難。朱棣登基後,又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宮;同時,為了方便將南方的糧食運往京城,又開始疏通大運河。大型工程,自然需要大量徵調民夫,山東及周邊的壯勞力就被大量徵用。這讓原本就生活困難的山東百姓,連基本的農耕生產都無法保證了。再加上當時連年的水、旱災害,瘟疫流行,山東及周邊地區的百姓到了只能吃樹皮、草根為生的地步,甚至有些地方還出現了賣兒賣女,易子而食的現象。

據說唐賽兒的丈夫林三因衝進官府討糧,被打死了。唐賽兒為了報仇,就編造了偶得“石函中寶書神劍”的故事。並且說她在研習後,修煉成了可以“役鬼神,剪紙作人馬相戰鬥”的法術。同時,唐賽兒還以“白蓮教”為名,自稱“佛母”,往來於附近多個州縣,聚集了數千民眾,跟隨她起義。

永樂十八年初,就是北京紫禁城正式建成,朱棣準備遷都的那年,唐賽兒佔據了卸石棚寨,並斬殺了前來鎮壓的青州指揮使高鳳。霎時間,唐賽兒聲威大振,周圍州縣的數十支隊伍紛紛起義響應。農民軍很快佔領了數座州縣城,他們“毀官府,燒倉庫”,積極打擊守衛的各處明軍。

朱棣聽聞消息之後,立刻任命安遠候柳升和都指揮劉忠為正副總兵,率軍平叛。官軍很快包圍了賽兒寨。唐賽兒很聰明,使用詐降,夜襲了毫無防備的官軍。明軍副統帥劉忠戰死,唐賽兒趁機突圍逃遁。柳升到了天亮才得知了消息,已經來不及追趕唐賽兒了,只能部署明軍抓捕了一些未來的及逃跑的男女教眾百餘人。

其實,從此之後,一直到山東都指揮僉事衛青(跟征討匈奴的西漢大將軍衛青同名)徹底將唐賽兒起義的各路軍隊,全部擊潰消滅為止,明軍都沒有抓到唐賽兒,即“賽兒卒不獲”。

朱棣當時非常想抓到唐賽兒。因為唐賽兒傳播白蓮教,而且自稱“佛母”,有人就跟朱棣說,唐賽兒可能假扮尼姑,藏了起來。朱棣就下令,“盡逮山東、北京尼及天下出家婦女,先後幾萬人。”不過,最終還是沒能發現唐賽兒。

朱棣作為一代明君,也從這次起義中吸取了教訓,開始減少勞役,即“民力為矜宥,人情始安”,這才逐漸迎來了永樂盛世。

正是因為唐賽兒失蹤,成了未解之謎,所以,後世的小說筆記中才有了關於唐賽兒結局的各類傳說版本。

比如,有一個版本就說,明軍以教眾的性命威脅,迫使唐賽兒投降。士卒抓到了唐賽兒之後,畏懼她的法術,就用鐵鏈將唐賽兒鎖了起來。後來,士卒見唐賽兒長的漂亮,淫性大發,“奸達三日”,致死。而那些行兇的士卒為了逃避追責,乾脆將唐賽兒的屍體拋入荒澗,說從來沒有抓到過唐賽兒。

這個版本的故事,有一定的可信度,反正下層軍官都知道唐賽兒死了,怕被問責,就欺騙了朱棣,也是死無對證了。不過,長達“三日”,還是有點不可信。三天都不發公文匯報請功,這幫士兵真的是腦袋生火了。

另外一個版本的傳說,說是抓到了唐賽兒,“裸而縛之,詣市臨刑,刃不能入。”赤裸裸的捆著唐賽兒,遊街押赴刑場,但是兵刃卻砍不動。無奈之下,只能將唐賽兒“復下獄,三木被體,鐵鈕系足,俄皆自解脫,竟遁去,不知所終”。所謂的“三木”,是夾住脖子、手和腳的三種木質刑具,分別叫“桎、梏、拲”,並非是“木驢”。最後,唐賽兒不知道怎麼的解脫了束縛,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這明顯神怪了點,而且唐賽兒也從來都沒有被正式抓捕到,根本不可信。

不過呢,也就是從這個故事中的“裸而縛之”和“三木”,演繹成了騎木驢遊街,然後被凌遲的橋段。唐賽兒的這個結局明顯也是假的。如果唐賽兒真的是這個結局,朱棣連數萬尼姑都抓了,而且還被史料記載下來了,更不要說凌遲唐賽兒。那豈不是更要大書特書,用來震懾那些想學唐賽兒造反的人。

因此,根據各種史料來推測,唐賽兒的結局可能並沒有那麼慘。最大的可能,唐賽兒應該是死於亂軍之中了。因為遺體無法辨識,才造成了失蹤的謎團。


奕天讀歷史


唐賽兒是明朝時期的一名傳奇女子,她在永樂帝朱棣年間發動反明鬥爭,結果遭到了超乎常人想象的孽待和折磨,也是讓人訝異。


唐賽兒的抉擇和結局,悅史君認為,離不開明朝大環境的影響。

建文帝初年,唐賽兒出生在山東,童年時期經歷了燕王朱棣的靖難之役,山東飽受戰亂之苦,再加上災荒,唐賽兒過得非常苦。

朱棣取得皇位後,為了穩固統治,加緊遷都、修運河、北伐南征等,百姓的賦稅徭役加重,更引發了唐賽兒的不滿。


後來,唐賽兒的父親被抓去服役,唐賽兒和丈夫林三去官府求情,結果林三被殺,父親悲痛去世,母親臥病身亡。

唐賽兒在家破人亡的慘景中,對明朝的恨更深了,在自我神話後,身邊聚集了一批人,就勢起兵反明。

唐賽兒率部與前來鎮壓的明軍作戰,取得幾次勝利,勢力不斷壯大,還激發了其他反明武裝。

朱棣大怒,調遣精兵良將繼續鎮壓,兩個多月後,唐賽兒的隊伍被打散。

之後,唐賽兒在史書中的記載是“不知所終”,也就是抓不到。


朱棣為此抓獲了很多尼姑、道姑,折磨了不少女人,但沒有找到唐賽兒。

明朝人寫的筆記中,曾記載唐賽兒被生擒,受到裸身酷刑,但她毫不畏懼,而且身懷絕技,最後竟然脫逃,這顯然是想像的場景了。

悅史君認為,唐賽兒的結局只有兩種,一是死於亂軍之中,但屍體無從辨認或被草草埋葬;二是隱居深山野林,了卻殘生。總的來說,也是一位傳奇女子了。


歷史這樣說


據蒲臺人說,唐賽兒是戰死在戰場上的,因為她從小練過武,並且武藝高強,不論是步下還是馬上很少有人能與她為敵,朝廷派人來剿滅她,結果被她接連殺死幾員大將,後來有人給統帥出主意,派了一個使大刀的人一絲不掛騎馬與她迎戰,那是思想比較封建,女人見不得光天化日之下這樣裸露的男人,所以交戰時唐賽兒不敢正眼與他交戰,結果一不留心被他用大刀斜肩帶背給劈下了馬,義軍和官軍都上前爭搶唐賽兒的屍首,結果義軍只搶到了身子和一隻胳膊,被砍下的頭顱脖頸及另一隻胳膊被官軍搶去向皇帝領賞去了,義軍為了全身安葬唐賽兒,給她塑了一個金頭和玉胳膊,所以當地人都說唐賽兒是金頭玉臂,據說埋在了現在三河湖鎮大營蘭村附近,因為那時唐賽兒在那兒扎過大營,故取名為大營蘭,現在這個村的土地不讓打動土木,據說有歷史古蹟,說的就是唐賽兒的墓


把根留住001


“白蓮聖母”唐賽兒,被扒光衣服,受下流的木驢之刑

唐賽兒是一個極為傳奇的人物。在明成祖朱棣做皇帝的時候,山東百姓苦不堪言,災民那是到處都是。朱棣修宮殿,開鑿運河,南糧北調,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山東抓了很多男人服勞役,再加上山東當時發生了乾旱這種自然災害,山東百姓可以說是度日如年。

很不幸的是,唐賽兒的父親也被官兵給抓走了。而後,在和丈夫一起去官府討糧的時候,因為發生爭執,丈夫林三被官府的人給殺害了。後來唐賽兒的父親抑鬱而終,母親也因疾病纏身,無錢醫治而死亡。唐賽兒的內心便起了反朝廷的想法。

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想要起兵對抗朝廷,首先要解決的事情便是如何名正言順。當時白蓮教盛行,很多窮苦百姓都信奉這個教,希望能夠幫助自己脫離苦海。唐賽兒則從白蓮教上面做文章,她自稱是白蓮教的生母,曾於山林之中尋到白蓮教的書籍與寶劍,讓她替天行道,拯救黎民百姓。

在取得一些百姓的信任之後,她便聚集了很多的人,一起起義了。剛開始的還是非常厲害的,猶如一陣颶風,勢不可擋,斬殺了明朝軍隊許多士兵。當時朱棣還想著招安唐賽兒,可是唐賽兒時吃了秤砣鐵了心,一定要推翻明朝,不僅拒絕了這個要求,還將朱棣派來的使者給砍了,令朱棣非常惱火,下決心決定剷除她。

雖然前期聲勢浩大,可是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起義就失敗了。不過唐賽兒成功逃走了,並沒有被抓住。但是朱棣怎麼會放過她呢,於是下令在全國搜查其下落。

一種說法就是唐賽兒為了避免更多無辜的人因她而死,便主動去自首了,希望朱棣能只殺她一人,而放過其他人。唐賽兒被官府拿住之後,先是被扒光衣服遊街示眾,然後受木驢之刑,後又被凌遲處死,下場非常慘,震懾了那些有反明朝之心的人。

或不知所蹤,不知死因

還有一種說法便是,唐賽兒在起義失敗之後,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了。相傳唐賽兒為了躲避官兵的追捕,便去當了尼姑。朱棣便下令,在所有的尼姑庵中進行搜查,務必要將此人捉拿歸案。搜查過後,還是沒有能找到唐賽兒,當時抓了很多的尼姑,她們都說並沒有此人,朱棣無奈,只好放棄。

還有更傳奇的說法,說唐賽兒其實被朝廷給抓住了,並且被關在大牢裡面,戴著手銬腳鐐,可是她只要稍微扭扭自己的身體,便將這些東西全部卸下來了,然後她本人便飛到天上去了,這也太扯了,完全將其給神話了。

有的說 唐賽兒在失敗的那天,便逃的遠遠的了,跑到了一個沒有任何人認識她的大草原,在上面放牛羊,成為首領。


徐聊


早逃出昇天了,哪裡死的慘了?

唐賽兒本是淫婦,是北極冰宮(北冰洋沿岸)羅剎國(俄國)魔教在中國扶植的白骨教的護法,也是白骨教教主在中土的代理人。

這魔教本是西方歐羅巴的邪教,教主是猶太人,因傳魔教害人讓西方各國教會和修煉者組成的同盟擊敗,只能去羅剎國冰宮躲藏。

唐賽兒在羅剎國讓魔教教主訓練洗腦後精通魔教道法,尤其精通採陰補陽和洗腦換髓之術。

受教主安排替魔教出面勾結本地白蓮教搞“兩教合作”,出面煽動大明百姓造反。

這白骨教表面是均貧富幫窮苦人,實際上主張“共妻”,教徒財產都交教主,男女關係混亂,美其名曰說是“採補之術”!

初期逆賊為禍一方:

1先是在道觀中幫當地女子求子(實際是給女的吃春藥加輪姦)大顯神通。(其實就是排卵藥物加人工輪流受精)

2派女教徒勾引當地富商官紳入教斂財,美其名曰“求圓滿”。

3唐賽兒曾去烏斯藏同密宗法王借種,修煉“雙修”,自己號稱空行母轉世,還和法王生下所謂“佛子”,號稱這“佛子”是彌勒佛轉世,法力在大寶法王之上,是白骨教和白蓮教兩教的救世主,能解救大明百姓得大“圓滿”。

4以人傳人的現代傳銷手段,得“圓滿”為誘餌,開粥鋪救濟窮人當幌子,拉貧苦百姓去教會享福(色誘加精神控制)

5給當地軍隊發放神仙丸(毒品),控制軍隊伺機造反

6發放根據羅剎魔教教義改編的白骨教小冊子給當地百姓洗腦

後來官軍重金請來了茅山派掌教,率領練氣士破了白骨教和唐賽兒的妖術,加上反賊淫亂,“梅花大瘡”流行,一舉破了逆黨。唐賽兒坐鬼抬轎逃脫。

唐賽兒逃脫後冒充女尼姑,逃到四川,繼續在廟裡靠“採補之術”吸男人原陽提高妖術,一面斂財,90多歲才讓江湖上的義士群殺。

據說唐賽兒90高齡被殺後仍然肉身美如少女。冤鬼不散,不肯轉世投胎,化為厲鬼逃到羅剎國魔教教主處重新獲得“永遠年輕的身體”。

編在話:百年後,天啟年間白蓮邪教頭子護花天尊徐承儒為欺騙教徒籠絡人心而有意編造神話,讓一個和自己有染的女信徒詐稱是永樂年間兵敗失蹤的白蓮教女匪首唐賽兒,當年逃脫追捕後遁入海外修煉至今已是二百多年道行的肉體成聖的聖人,令教匪稱她不老聖姑,聲稱是彌勒佛祖派來的救世主,則真假難說。


超甲巡2



唐賽兒是明朝初年朱棣在位時發動起義的白蓮教著名女首領,山東蒲臺縣人(今山東濱州市蒲城鄉),林三之妻。

江湖風聞自稱為白蓮聖母的唐賽兒因為朱棣為了抓到她,大開殺戒。抓捕並殺害了兩萬多名尼姑、女道士。唐賽兒為了避免更多無辜的人被牽連遭遇屠戮,主動向官軍自首,最後被處以裸身騎木驢遊街示眾加以羞辱,再送到刑場凌遲處死,一共剮了兩千多刀。

這只是傳說,實際情況是另外一回事。據說唐賽兒的丈夫林三死後,唐賽兒偶得一石匣,內有寶劍兵書。唐賽兒通過深入研習,通曉了法術兵法。遂以傳白蓮教為名,集合民眾數千。於永樂十八年二月(1420年)在益都卸石棚寨(今青州市境內)起事。

雖然說的神乎其神,但是我個人以為,這都是古人要搞事前裝神弄鬼、蠱惑民心的套路。就如同陳勝吳廣這樣的鄉野莽夫,要鬧起義也還在魚肚子裡塞了寫著字的布條唬人一樣的道理。

唐賽兒起事後全殲了前來圍攻的明朝軍隊,殺了青州都指揮使高風,各地民眾大受鼓舞,紛紛響應。朱棣一怒之下,派出精兵強將,由安遠候總兵柳升與都指揮劉忠統領,進行討伐和鎮壓。

明軍仗著人多勢眾,包圍了唐賽兒山寨。唐賽兒跟他們玩了一個詐降,隨後乘機夜襲官軍軍營。明軍大亂,劉忠戰死,唐賽兒帶著部下突圍而出。隨後攻下莒州、即墨等地,包圍了安邱。



雖然看上去確實足智多謀,但是畢竟勢單力薄,最後唐賽兒部被山東都指揮僉事衛青擊潰後消滅(看起來歷史上叫衛青的人都比較厲害)。不過唐賽兒本人安然逃走,不知所蹤。


所以,實際情況是唐賽兒一直沒有下落,銷聲匿跡,或許死於亂軍,或許從此隱遁,但是肯定沒有騎木驢千刀萬剮,因為如果真是如此,歷史上就會留下痕跡。目前已知的記載是不知所蹤、下落不明。


謝金澎


明朝初年,中原經過了數十年的戰爭百廢待興,老百姓都想著能夠好好過日子,但是卻總是事與願違。

唐賽兒出生在山東蒲臺縣,自幼家境貧寒,但是父親在當地是有名的拳師,唐賽兒自小就跟隨父親習武。唐賽兒小時候恰巧遭遇了嚴重的旱災,當時山東省受災嚴重,但是剛建立的明朝政府並沒有賑災。

到了後來,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又將全國陷入了動亂當中,勝利之後又將首都從南京遷往北京,大興土木的建造宮殿,這些負擔都壓在當時的老百姓身上,許多人都敢怒而不敢言。

官府不管唐賽兒的父親年老,強迫其服徭役,唐賽兒與丈夫前往縣衙討要說法,蠻狠的縣吏將林賽兒的丈夫打死,林賽兒的父親聽說後含恨而終,自己的母親也因病去世,林賽兒的三個至親皆因明初暴政而丟失了性命,林賽兒決心聯絡廣大的窮苦百姓,共同反抗明朝政府,而唐賽兒也是少見的女性起義軍首領。

唐賽兒就地起義之後,明朝政府的軍隊就已經聞訊趕來,一個剛建立不久的國家就出現了叛亂,這還得了?但是政府軍壓根就沒把起義軍看在眼裡,一群農民和一個女子能翻起什麼天?但是輕敵的明軍卻被唐賽兒的農民軍實現了反包圍,明軍大敗,數千名士兵陣亡。

初戰告捷之後,唐賽兒在青州建立了穩固的根據地,並且將鬥爭的精神傳達到青州周邊的鄉賢,紛紛獲得響應,當時青州周邊出現了大大小小數十個起義軍,真有一番與明朝政府對抗的趨勢。

朱棣在這時候也慌了神,連忙派出官員對唐賽兒進行招安,但是被拒絕。朱棣這輩子好沒有受過這種屈辱,朝廷隨後發重兵討伐青州地區,一個地區怎麼能夠抵擋得住朝廷的攻勢,起義軍雖然靈活但是也損失慘重,最終持續兩個月的唐賽兒起義宣告失敗。

但是明朝政府並沒有抓獲唐賽兒,或許唐賽兒在起義失敗之後隱姓埋名,開始了新的生活。


七七談歷史


正史裡面對唐賽兒起義失敗後的記載是他消失不見了,對她的下場到底什麼樣的也並不清楚。不過民間對它的消失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她躲到深山老林裡面去了,從此與世隔絕,過上了隱居的生活。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她被明軍抓起來了,受到折磨,把衣服扒掉了,在市場上臨刑,但是刀卻沒法入體,就又被關到大牢裡面去,遭受了騎木驢的酷刑,最後身上的刑具自行脫落,然後跑掉了,從此不知所蹤。

唐塞爾起義之前生活來就很慘,被逼無奈起義反抗

其實要說唐塞爾起義失敗後的下場有多慘,其實她在起義之前,生活就很慘,而且起義是被逼無奈的。唐賽兒出生在山東,的童年正好處在建文帝和永樂大帝朱棣時期,當時山東本來就因為災荒餓殍遍地。這時候朱棣又發動靖難之役,當時山東又是主戰場,人民的生活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當時,朱棣把都城從南京遷到了北京,為了供養京師,大量徵調民夫開鑿運河,主要也是山東人民,後來山東又有遭受了水旱災害,可以說是民不聊生。唐賽兒的父親就是被抓去服勞役。她和丈夫林三衝進官府討糧,官府將他的丈夫林三殺害。她父親因此悲憤而死,母親也重病身亡。可以說你說她最親近的人已經死絕了,這也就導致了她忍無可忍,最後決心率眾起義。

起義初期迅速發展壯大,最終仍然失敗了

唐賽兒組織的起義軍,名叫“白蓮軍”聚眾數千人,當時明朝政府聽到唐賽兒起義後,就命令當時的青州衛都指揮使高鳳帥兵圍剿,企圖消滅起義軍。但是卻被唐賽兒趁著明軍剛到,沒來得及進行偵查,在夜裡突襲明軍,將高鳳當場斬殺,將前來圍剿的明軍全部消滅。

因為這場勝利,唐賽兒的起義軍名聲大盛,也得到了當時青州各地的民眾響應,巔峰時期發展到了兩萬多人。影響了明朝政府當時對整個青州的控制,後來永樂大帝朱棣為了控制局面,就派大臣來進行詔安,但是唐賽兒怒斬了來使。

這件事導致了朱棣非常的憤怒,起義軍的實力相對於當時整個明朝的軍事實力來說還是太弱了,畢竟當時明朝立國沒有多久。整個軍隊的作戰能力還是非常強大,所以在朱棣調遣精兵強將去圍剿之後,民初的農民起義還是失敗了。

雖然起義失敗,但是唐賽兒的起義對明朝政府還是有影響的

唐賽兒失敗之後,明朝政府也多次搜捕她,但是最終還是沒有找到,雖然她失敗了,但是這場農民起義有力地打擊了明朝政府的統治,要知道明朝政府也是通過農民起義奪得的政權。當時的統治者知道農民的力量有多麼的強大,所以當時的明朝政府對農民的剝削做出了讓步。

據明史記載:“是月,賑青、萊飢。”第二年( 1421年)成祖“詔罷不便於民及不急諸務;蠲十七年前逋賦,免去年被災田糧。”

也就是說起義軍失敗第二年,永樂大帝就對青州進行了賑災,可以說這是與唐賽兒的農民起義是有著密切關係的。

唐賽兒可以說是十分悲慘的,其實,農民是最可以忍受磨難的群體,只要有活路走,都不會起來進行反抗,但是古代很多的統治者要麼不知農民疾苦,要麼不顧農民疾苦,最終導致農民不得不起來反抗。



月古史話,歡迎大家一起多角度暢談歷史文化,歡迎【評論】、【點贊】、【關注】。

月古史話


其實按照民間傳說以及相關記載,唐賽兒的起義並不能稱為失敗,而她的下場也有很多種說法,比如被抓起來騎木驢然後凌遲處死,還有說她雖然被抓,但是刀不能入體,後來還自己掙脫了枷鎖,然後消失了,等等。

接下來我們就仔細的瞭解一下這個傳奇人物吧。共同探討一下她的結局究竟如何。

唐賽兒起義經過

明朝年間出現了兩位被稱為祖的皇帝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明成祖朱棣。朱棣作為最像朱元璋的兒子,理想抱負自然十分大,稱霸天下就是朱棣最想做的事情,於是明朝和元朝的戰亂剛剛平息,百姓以為能夠安居樂業的時候,戰亂又起。


民間傳說,唐賽兒十八歲嫁給了山東濱州的林三,但是沒過多久,林三就收到了官府的徵調令,林三因為捨不得妻子而不想去,最終被活活逼死,悲痛欲絕的唐賽兒就想為夫君報仇。

當時濱州盛行白蓮教,受到戰亂等禍事的波及的民眾就十分信奉白蓮教,藉此來尋找慰藉,唐賽兒自幼學習文化,知道自己需要幫助,而白蓮教就是最好的切入點。

恰巧,在祭奠自己的丈夫下山的時候,在石縫裡發現了白蓮教的寶典和一柄寶劍,習得爆點之後,她以白蓮教佛母之名,號稱能夠預知未來,撒豆成兵的法術為號召,組織起一支起義軍,反對朱棣發動戰亂。

永樂十八年二月十一日,唐賽兒正式宣佈起義。起義之後,明朝就知道了,於是朱棣派遣青州衛指揮使周鳳前去剿滅叛賊。但是沒想到,夜裡唐賽兒突襲剛剛安營紮寨完畢而休息的明軍,於是明軍大敗,高鳳也被斬殺。

後來唐賽兒的名聲越傳越廣,各地百姓紛紛響應,燒燬官衙,開倉放糧,各地先後出現了十幾支義軍。朱棣眼見唐賽兒勢大,就想招安,但是卻被唐賽兒把使者斬殺,憤怒的朱棣再次排除精兵,想要活捉唐賽兒,但是還是被唐賽兒逃跑了。

後來在山東沿海駐紮防倭寇的將軍聯合山東當地的官兵將起義軍擊敗,義軍死傷兩千多人,四千多人被活捉,首領趙琬被抓之後殺頭,之後部隊追擊逃跑的部分義軍,但是就是沒有唐賽兒的蹤跡。

唐賽兒下場之——不知所蹤

當時始終沒有抓到逃跑的唐賽兒,朱棣怕唐賽兒是混進了山中當尼姑,於是下令但凡是山東和北京境內的尼姑、道姑都要抓到北京來詢問,先後抓了一萬多名尼姑和道姑來到北京,但是仔細盤查之後,仍然沒有發現唐賽兒的蹤跡。

唐賽兒下場之——被活捉之後逃跑

有的傳聞說,唐賽兒後來還是被明軍抓到了,然後朱棣下令將她處死,明軍將唐賽兒扒光衣服然後綁起來押到大街上,但是卻發現刀槍都不能刺進唐賽兒的身體,沒辦法之下,就暫時將唐賽兒關進監獄,用鐵鏈和銬子將唐賽兒關了起來。

沒想到沒過多久,唐賽兒運用法術自己把鐐銬掙斷,然後遁走消失不見了。

唐賽兒最慘結局——木驢入體,凌遲處死

還有傳聞說,當時得知很多尼姑道姑可能因為被自己連累,於心不忍的唐賽兒向官府自首,之後就被處以極刑,先是讓唐賽兒騎上懲罰當時不貞女子的木驢,然後拉到刑場,用凌遲的方法處以極刑,凌遲三天之後,才將唐賽兒砍頭示眾,十分悽慘。

結語

從上面的幾種流傳下來的結局我們能夠發現一些共同點,那就是不論結局好壞,唐賽兒的形象在百姓心中都是正向的,而為什麼文章開頭我說唐賽兒起義的結局不算是失敗呢,因為她的目的達到了。

自唐賽兒起義之後,明朝對農民的壓榨進行了讓步,發糧食和青菜,之後還免去災民的賦稅等等。足以看出唐賽兒起義的影響。所以說她的起義並不能算是完全失敗。對明朝的統治給予了沉重的打擊。震撼了不可一世的大明王朝。

後來濱州人民為了幾年唐賽兒,還在濱州城南、黃河大橋以北修建了唐賽兒雕像,還有在西關原址修建了唐賽兒祠。以此來對這位傳奇的起義將領進行紀念。


關注小太陽,每天給你不一樣的歷史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