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擋不住溝通的腳步 “雲端”面對面讓兩岸交流依舊熱絡

疫情擋不住溝通的腳步 “雲端”面對面讓兩岸交流依舊熱絡

e企通智慧雲平臺可以幫助企業完成遠程面籤通過身份認證,實現“一趟不用跑”(資料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兩岸之間的往來交通受到了一定限制,但是兩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並沒有因為疫情而間斷。得益於網絡的發達,大陸與臺灣之間的人員交流也可以在“雲端”面對面完成,氛圍同樣熱絡。

  視頻簽約

  500億元新臺幣石化項目落戶福建

  臺灣企業國喬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在福建泉州泉港石化工業園投資500億元新臺幣,新建丙烷脫氫及聚丙烯項目。2日,國喬泉港石化項目簽約儀式以視頻三方連線方式,同時在福州、泉州和臺灣高雄舉行。

  據泉州市委書記康濤介紹,這一項目將年產100萬噸丙烷脫氫(PDH)及90萬噸聚丙烯(PP),計劃佔地800畝。項目分二期,一期投資300億元新臺幣,將於今年底開工建設,2023年建成投產,年產值100億元人民幣。

  這是泉州近三年來投資額最大的臺資項目,將有力推動閩臺石化產業融合發展,輻射帶動上下游產品和相關行業發展。康濤表示,國喬公司擬在泉港設立“泉州國亨化學有限公司”,目前企業名稱已預核准。

  國喬公司是臺灣知名企業,泉港連續多年躋身大陸化工園區前20強,雙方合作有利於石化產業補鏈、延鏈、強鏈,在泉港石化園區可形成總投資180多億元人民幣的產業鏈。

  國喬公司董事長楊品正介紹,公司創立於1973年,主要從事苯乙烯(SM)、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苯乙烯(PS)、尼龍66等石化產品的生產。

  “一直以來,我們公司都在尋找到大陸發展的投資機會。”楊品正說,選擇與泉州泉港合作,是看中泉港雄厚的石化產業基礎和大陸廣闊的市場前景、良好的發展空間。近年來,福建推出一系列惠臺惠企政策舉措,營造良好投資環境,更堅定我們合作的信心決心。“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在泉港落地生根,並進一步尋求與福建合作的新空間。”

  據瞭解,福建共有臺資企業逾萬家,累計利用臺資超過300億美元,目前正“一企一策”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疫情擋不住溝通的腳步 “雲端”面對面讓兩岸交流依舊熱絡

臺青俞伯翰近期向50家大陸中小企業免費提供遠程辦公服務,助力企業復產

  遠程助力

  臺青免費提供遠程辦公系統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多數行業遭受巨大沖擊,但遠程辦公等行業卻迎來暴發式增長。臺青創業企業南京煌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煌和信息”)引進在臺灣成功應用的遠程辦公系統,向50家企業提供長達3個月,總價1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免費服務,支持大陸中小企業在疫情期間渡過難關。

  “疫情爆發後,很多客戶前來諮詢遠程辦公服務。”煌和信息創辦人俞伯翰說,遠程辦公並非新鮮事物,很多遠程辦公軟件和系統都已面世多年,不過並不為普通大眾所熟悉,而這次疫情意外地為這一行業的暴發創造了機會。

  俞伯翰2018年才登陸創業,註冊成立煌和信息,並於2019年正式運營,主營業務是為中小企業提供IT運維委外服務。他還是臺灣第一家專業信息管理服務企業“自由系統”的執行長,“自由系統全球遠程辦公軟件服務”在臺灣應用多年,成功幫助100多家企業客戶提升辦公效率。

  為支持大陸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煌和信息近日決定向50家企業免費提供“自由系統全球遠程辦公軟件服務”使用名額,每家上限100個帳號,共計5000個遠程辦公帳號,並提供每個使用者高達1TB的雲端儲存空間、50GB的郵箱空間,免費使用時限3個月,總價高達100萬元。

  目前,這項服務已在煌和信息企業客戶中使用,有效提高了企業管理效率和行政效率,也避免了企業人員聚集而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俞伯翰說,遠程辦公將在大陸快速發展,也將成為煌和信息在大陸的業務增長點,相信這一業務將讓更多的大陸企業開啟遠程辦公新世界,實現數字化轉型,一起迎接“後疫情時代”的到來。

  雲端認證

  臺商註冊公司“一趟不用跑”

  2月28日,身在臺北的施鑫澤依託e企通智慧雲平臺,上傳了自己錄製的視頻,在平臺助手的幫助下一步步完成工商登記、印章刻制和稅務登記等多項業務,順利註冊平潭綜合實驗區金立方貿易有限公司。

  “平潭速度”讓施鑫澤印象深刻,“本以為疫情期間完成企業開辦,得跑多個部門辦理多項業務,沒想到e企通能夠讓我在臺灣,就能實現實名認證。”施鑫澤說。

  據瞭解,國家稅務總局平潭綜合實驗區稅務局(以下簡稱“平潭稅務部門”)為了提供優質“非接觸式”辦稅服務,升級推出e企通2.0版本,在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實現臺商線上實名認證再突破,讓臺商能夠利用稅務前置到工商登記環節的實名認證功能,結合視頻錄製,實現從工商登記、印章刻制、銀行開戶、稅務登記及發票申領等多部門多環節“最多跑一趟”,法人代表“一趟不用跑”。

  去年4月,平潭稅務部門聯合多部門推出e企通智慧雲平臺,通過將實名認證前置到商事登記環節,多部門互認,通過活體驗證與視頻面籤保障信息安全。

  數據顯示,截至2月29日,“e企通”智慧雲平臺已累計為3093家企業提供了託管式服務,1709家企業使用該平臺辦理了各類綜合業務。

  施鑫澤成為首位通過e企通2.0版本設立新公司的臺商。他說,平潭的惠臺政策吸引了他在嵐創辦企業,他對平潭市場特別有信心。2月26日,平潭出臺了《支持臺資企業應對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九條措施》,明確給予臺胞返嵐交通補貼、給予臺資企業復工復產補助、減免臺資企業租金、加大臺資企業金融信貸支持、給予臺資企業復工復產綜合保險補助等,支持臺企復工復產、穩定生產經營。

  平潭稅務部門徵收管理科林述雲說,e企通升級改造後,能夠實現臺商實名信息在商事登記環節一次採集、多部門利用。臺商實名數據將與電子稅務局對接,避免再次信息採集,能夠從源頭上提升安全性,也吸引更多臺胞來平潭發展。

  空中課堂

  臺商子弟學校開展網上教育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大陸第一所臺商子弟學校——東莞臺商子弟學校2日起通過網上教育的方式為臺商子女進行新學期的授課。

  東莞臺商子弟學校是在大陸設立的第一所臺商子弟學校,其創立於2000年,至今已有20年辦學歷史,解決了眾多臺商子女的教育難題,幫助臺商家庭得以團圓。

  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該校新學期開學推遲,許多學生仍然留在臺灣沒有返回大陸。為保障臺商子女新學期課程教育進度,該校在做好防疫的同時,決定開展網上教育。

  東莞臺商子弟學校董事長葉宏燈表示,現在學生和家長都盼望著能快點開學,所以學校決定3月2日開始網上教育,學校老師也準備當“直播網紅”,進行新學期課程進度的網上教育,由家長為孩子準備好學習的電視或是電腦,進行網上教學。

  而學校的網上教育也得到學生和家長的積極配合。一位李姓學生的母親還為學校捐贈了30箱84消毒水,幫助學校做好防疫工作。

  連線祈福

  兩岸共祭始祖炎帝神農氏

  3月1日,“兩岸同祈福神農佑中華”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線上交流活動在湖南炎陵縣炎帝陵和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部分神農宮廟同時舉行,兩岸民眾共同為中華民族祈福,消災除疫。

  炎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陵寢地。炎帝神農氏深受兩岸同胞共同推崇和敬仰,在臺灣信眾300餘萬,270多家神農宮廟遍佈島內,神農文化和炎帝信仰早已成為連接兩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紐帶。2013年,炎帝陵被國務院臺辦正式批准確立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已有數十萬臺灣同胞信眾來到炎帝陵祖廟祭祀神農大帝,炎帝陵業成為湘臺兩地文化與精神的交流紐帶。

  上午10點30分,祈福活動正式開始。在炎陵縣炎帝陵祖廟,海峽兩岸代表向炎帝神農氏鞠躬、敬獻貢品與花籃,炎帝陵守陵人李園平恭讀祝文。隨後,兩岸宮廟同念祝文,祈禱早日戰勝疫情。

  “今天,我們在此竭誠祈福,定會感應道交,讓中華民族遇難呈祥,使新冠疫情消除,患者早日康復,逝者往生淨土,兩岸民眾更增福壽,永得安樂。”李園平說,雖然相距兩岸,海峽兩岸同一個祖先血濃於水的深厚情感,讓我們心在一起、情在一起,共同祈福早日戰勝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