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民:破除“SCI崇拜”,我們打破的是什麼?


李志民:破除“SCI崇拜”,我們打破的是什麼?

李志民


編者按:教育部、科技部最近關於破除“SCI至上”的文件發出後,引發了廣泛討論。應《科學中國人》邀請,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就這一重拳對中國科技評價體系的影響等一系列問題發聲。近期,“科學中國人”公號將對其觀點進行系列展示。


“SCI至上”異化了什麼?

在“SCI”30多年前引入中國時,估計沒人能夠想到,作為一種有效的科技文獻索引工具,SCI論文數量、被引次數、高被引論文、影響因子、ESI等相關指標能夠搖身一變,成為中國學術評價、職稱評定、績效考核、人才評價、學科評估、資源配置、學校排名等方方面面的核心指標,使得科研工作出現了過度追求SCI論文及相關指標,甚至以發表SCI論文數量、高影響因子論文、高被引論文為根本目標的崇拜現象。

需要指出的是,學術交流的形式是多樣的,學術會議、研討會、專題報告、網絡展示互動等,紙本期刊發表論文只是其中的一種。把紙本論文作為評價一切科技活動的標尺,完全異化了科研的根本目的,業已成為我國邁向教育強國、科技強國的巨大障礙。

李志民:破除“SCI崇拜”,我們打破的是什麼?


從本質上說,SCI以及相關指標極端化所引發的亂象是將工業模式下的“計件績效考核”和項目管理辦法簡單移植到複雜的科研活動之後的必然結果。這種消磨和摧殘科研人員創新能力、科學精神的“論文枷鎖”式考核方式,與帽子、職稱、學歷、項目、經費等物質利益掛鉤之後,正常的科研活動淪為無關乎論文本身成果,只追求數字和所謂名刊的灌水遊戲,它所帶來的學術圈層急功近利的浮躁,誘發的各種學術不端,一直為社會各界特別是學界所詬病。

無論是“四唯”還是“五唯”,唯論文都被排在首位,這恰恰說明,破除“唯論文”是解決當前紛繁複雜、千頭萬緒的科研評價問題的關鍵一環,而想要破除“唯論文”,首先要抓住並解決的就是“SCI至上”這個“牛鼻子”。從這個角度說,此次教育部、科技部發布的兩個文件可謂是切中要害,釜底抽薪,是從根部消解學術積弊,深化科研評價體系改革的組合拳和“撒手鐧”。

李志民:破除“SCI崇拜”,我們打破的是什麼?


破除“SCI至上”帶來了什麼機遇?

1.重塑科研人員的發展觀

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最終還是由科研人才的創造性工作決定的。破除“SCI至上”,可以將科研人員從單純的量化考核中解放出來,鼓勵他們摒棄短視行為和功利主義而看重長期發展,重塑科研人員的發展觀,使其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十年磨一劍”,在此基礎上敢於提出新理論、開闢新領域、探尋新路徑,不畏挫折、敢於試錯,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在解決受制於人的重大瓶頸問題上強化擔當作為。


2.倒逼學術生態的重構

科研發展與學術生態相輔相成,互為表裡,“SCI崇拜”造成的浮躁、功利的學術風氣就會在科研層面演化為“論文數字競賽”。

教育部、科技部的兩個重磅文件中提出了關於SCI論文使用的負面清單、加強論文發表支出管理、完善同行評議、強化分類考核評價導向、實行論文代表作制度等。一旦釜底抽薪,切實按照負面清單來執行,必然造成一定時間的“空洞效應”,倒逼學術生態進行重構。

這個過程既是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探索符合國情校情的學術、科研評價體系的窗口期,也是淨化學術風氣,優化學術生態以及觀察SCI缺位核心指標後評價體系運轉情況的好機會,用以補位的同行評議、論文代表作制度表現如何也可拭目以待。

3.國內科技期刊要自強

中國要成為一個以科技創新驅動為發展模式的大國、強國,作為國際通行科研成果發佈的終端——學術期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長期以來,大多數國內科技期刊長期被排除於以英文為主流語言的SCI期刊之外,發展舉步維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SCI相關指標的趨勢下,我們國家最優秀的科研成果論文都流向了國外期刊,沒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國內學術期刊就成為無源之水,難以為繼,更談不上聚集效應。

加強論文發表支出管理之後,不允許使用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專項資金獎勵論文發表,不允許將論文發表數量、影響因子等與獎勵獎金掛鉤。對基礎研究類科技活動推行論文評價代表作制度,其中國內科技期刊論文原則上不少於1/3……這些新規配合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都將成為這一輪國內期刊崛起的“強心針”。

需要指出的是,國內科技期刊要補的“課”還很多,政策給力固然可喜,但打鐵更需自身硬,經濟領域光伏發電、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前車之鑑猶在,千萬別把好經給唱歪了。

李志民:破除“SCI崇拜”,我們打破的是什麼?

“萬里長征”走出了第一步

中國的學術與科研自改革開放後才大規模發展,前後只有幾十年的時間,科研評價體系基本上都是“舶來品”。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從領導說了算,到數SCI論文,到高影響因子再到ESI,這30多年來我們的評價體系的發展和“進化”從來沒有停止過,充分體現了中國科研領域與時俱進、求新求變的生命力,正是這個“量變”過程將中國科技帶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成績有目共睹,功勞不容抹煞。所以我更願意將目前的改變稱之為“蝶變”階段,與生產關係不適應生產力必須進行主動或者被動調整類似,是目前的評價體系已經束縛了中國科研的發展和人才的湧現,尤其不匹配我們從科技大國往科技強國邁進的步伐,是變亦變,不變亦變的歷史必然。

我們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要建設符合中國國情和科學規律,充分激發科研、學術人才的主觀性、積極性和創造力,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科研評價體系,這個過程將異常艱難,邁入“深水區”的評價體系改革既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學,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又不能故步自封,與世界科技評價模式脫節,應該說,破除“SCI至上”是中國特色科研評價體系建設邁出的“萬里長征第一步”,今後的工作會更艱辛,也會更偉大!我們既不能有“車到山前必有路”的輕忽,也要做好前方道路荊棘密佈的心理準備,任何初衷良好的政策要取得理想效果,還需要將政策文件的精神和舉措進行紮實有效地貫徹落實。

作者:李志民(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


李志民:破除“SCI崇拜”,我們打破的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