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之缘,妙不可言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的享受时刻。——孟德斯鸠


不知道在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之下,看到西班牙鬼才作家卡洛斯·鲁依兹·萨丰的《风之影》这本书的。与这本书的缘分就是在不经意间遇见的,然而具体的场景及内容却记得很清楚。还清楚记得这之前的三本书,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三部曲《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两个没有任何关联的两位作者,在我的阅读世界里,似乎激起了火花。不得不说,与书的结缘,真是奇妙。

胡塞尼的作品给人的印象就是: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深沉的故事,描写的语言常常让人忍不住多读几遍,饱含哲理却也透露着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忧愁。关于战争、塔利班及种族歧视,关于人性的本质,像是手握手术刀一般,精准、直击痛点。胡塞尼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如此周折,仿佛一首哀歌,你不知道低沉的音调之下,会有怎么样的命运结局。像一个绳索,牵引着你往前走,仿佛你就是其中的主角。好的小说就是容易让人有代入感,你所不知道的世界、所没有经历过的事,可以在小说里尽情发挥想象。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认知之下,拿到了《风之影》这本小说,也才知道为何萨丰会被称为鬼才作家,与胡塞尼的世界有着相似之处,却又迥然不同。

相似在于,基调都是深沉哀怨的,贯穿其中的描写都那么独特而又让人印象深刻,寥寥几笔的人物描写,像雕塑家的神来之笔,将人物形象性格刻画得如此鲜明。

不同之处在于,胡塞尼更多的是基于大时代背景下,人物悲惨的命运,一开篇仿佛就可以预见不可被改变的未来。而萨丰笔下的人物命运总是峰回路转,你以为的晴天,可能下一刻就是无可逆转的深渊。《风之影》看完之后,被我束之高阁。有一次闲来无事,看到这本书,有点淡忘的情节让我忍不住重新拿起这本书重读一遍,然而并不是简单的印象加深了一些。仿佛窥见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会随着每一次的探寻,有不一样的收获及认知。

就这样,在电子书盛行的时刻,在这样特别的情境之下,竟然发现了作者时隔15年,推出了最终版,最终在一口气看完剩下三部《天使游戏》《天堂囚徒》《灵魂迷宫》,酣畅淋漓。风之影四部曲并非按照时间的正向顺序展开,实际应该是《天使游戏》《天堂囚徒》《风之影》《灵魂迷宫》。

梳理一下整套书的三个特点:

1.人物主线鲜明。围绕巴塞罗那森贝雷父子书店,森贝雷家族5代人和费尔明,作家戴维 马丁与卡拉斯 胡利安,性格鲜明。

2.故事主线鲜明。遗忘书之墓与作者之间的联系,若隐若现的联系,将大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越来越紧密,像个散落的细丝变成一个谜团。然后一根根抽离出来,成为一张鲜明的网。

3.语言风格独特,环境描写很到位。时代背景的描写,没有恢弘的场面,只有细腻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字。环境的描写,从稀松平常的部分切入,却让人感受深刻。洋洋洒洒100多万字,却让人可以忘情其中。情随剧转,梦随境牵。

在作者营造的纷繁复杂世界里,看清了人心,看透了人性,感受到了无尽的爱,也窥见了最丑陋的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