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與發達國家在農業上有著巨大差距,何時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中國可以說是農業史最悠久的國家,中華上下五千年,從炎黃時代到今天,農業一直是我國最重要的行業。但到了今天,雖然我國GDP總量在世界上已位居前列,但農業的發展近幾年卻不容樂觀。而其他的一些國家,例如以色列、日本的農業則發展的愈來愈好,且都具備著自己國家的特色,與我國農業現況形成了對比。那麼怎樣才能打破當前現況,走出一條屬於中國的特色農業道路呢?下面我們先分析一下這些國家取得成功的原因。

我國與發達國家在農業上有著巨大差距,何時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其他國家的農業特色及其原因分析

以色列,原本是處於沙漠中的國家,但農業發展卻位於世界前列,原因在於其特色的水肥一體灌溉法,並且以色列政府為了農業的發展,稱之為舉國之力興農也不為過。這個國家有著一個規模巨大的供水系統,他們大多數建築,在設計下水管道的時候,都會集中建立一個接口去連接供水系統。且輔以多道嚴格的殺菌消毒工序,最終全國家庭的水又被重新利用,灌溉在了以色列的每一塊田地上。

我國與發達國家在農業上有著巨大差距,何時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說到日本,筆者認為,他們的農業道路在諸多國家中,是最具備"未來感"的道路。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日本的農業學者就意識到了化學農業對於土壤的危害性,並且討論了有機農業的優勢和可行性。最終日本成為了最早普及有機農業種植的幾個國家之一,且日本並不僅限於此,走了一條"IP化"的農業道路。許多農田的周圍都會開設一些商鋪、有機農物展覽館,以及其他的一些建築及設施,吸引了全國的遊客參觀。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的諸多農業地區都打出了自己的名氣,甚至吸引了全世界範圍的遊客"慕名而來"。而且他們看質不看量,嚴格把控每一畝的產量,必須做到"少而精",所以在日本的市場上,雖蔬菜價格偏貴,但每樣蔬菜基本都有其獨立的包裝,且保證是當天採摘的,日本的市場監管機構對此嚴格把控。日本從政府到農民的對作物的高標準,也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

我國與發達國家在農業上有著巨大差距,何時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這些國家的農業道路各有其優勢,但之所以能夠成功,最重要的一點是符合國情。以色列的水資源匱乏,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加水肥的利用率。而日本則是種植面積小,這樣的高標準能保證利用好每一塊田地。他們的發展道路有差別,但其本質相通——保證國情和道路完美的契合。那麼,這個思路我們是否也能用在國內呢?

我國與發達國家在農業上有著巨大差距,何時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中國農業當前面臨的狀況及原因

  • 可持續發展性不容樂觀

可持續發展,是21世紀之後,農業的一個大趨勢。如何保證可持續性,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少用化學產品。就像上面曾提到的日本實施有機化農業,也正是因為化學農業對於耕地的危害實在太嚴重了,且依照日本的耕地面積,如果沒有及時轉型,後果不堪設想。在生態化和有機化的道路上,我國農業已然偏離了正軌。

我國與發達國家在農業上有著巨大差距,何時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這是一種惡性循環,過量的使用化肥農藥,只會讓作物的耐受性越來越高。曾有數據表示,我國畝產相同產量的作物所用的水,已經比過去多了十倍有餘。這一方面是作物在多年的高肥量栽種下,具備了一定的耐受性,另一方面就是土壤的原因。土壤長期在這種肥量的灌溉下,會逐步的失去肥力,這是對土壤的直接傷害,如果不加剋制,最終會導致土壤沙漠化。所以我國的很多地區,都提倡畜牧業和種植業結合的方法去擺脫過度施肥的狀況,這是個正確的方向,能有效緩解當前化學農業比重大的現況。

我國與發達國家在農業上有著巨大差距,何時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 空心化問題嚴重,勞動力嚴重匱乏。

這是當前中國大多數農村所面臨的問題,勞動力嚴重匱乏。因近些年房地產行業以及服務業的興起,吸引了許多農村處於青年階段的直接勞動力,這是一種大趨勢。來自農村的外來打工人員進入城市打工,有部分人就會在當地定居下來,這也是近些年城鎮人口比重增大的主要原因。同時也解決了農村勞動力過剩的難題。

我國與發達國家在農業上有著巨大差距,何時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但目前我國的狀況是,勞動力流失的過多,農村的勞動力整體呈老齡化趨勢,這導致了我國耕地利用率低愈來愈低的狀況,出現了許多"空心"村。那麼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要探討其問題的根源。農村資源的匱乏性,這裡不僅是指經濟,還有社會公共資源等等。不僅是因為農村的收入低,還因為在農村很難享受到城市的學習、醫療資源。許多青年出外打工,何嘗不是為了在城市安家,讓自己的後代享受到更多的資源。

這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美國也出現了大量農村居民湧入城市的狀況。但由於中國的人口因素,這樣是不利於農村,甚至也不利於城市的發展的。所以要從根源入手,提供資源幫助農村的建設,開設學校、正規的醫療機構、從社會保障入手。其實我國政府一直很重視這個問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由於我國農村基數大,要想徹底的讓農村換個"新面貌",還仍需時間。但筆者相信政府,在多年後,一定能向農民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案,到了那個時候,勞動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國與發達國家在農業上有著巨大差距,何時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 生產模式的落後

美國的種植面積約為1.5億公頃,但人口密度小,地廣人稀,至於農業的就業人數就更少了,但其糧食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百分之二十,是真正意義上的農業大國。能有如此高的土地利用率,其原因在於生產模式的先進性。他們的農業設備是全國普及的,每戶農場都配備了成套的農業先進機器,且農場的位置設立之處大多都臨近公路、高速公路,從種植到運輸都體現出一個特點——高效率。

我國與發達國家在農業上有著巨大差距,何時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雖然國內有很多製造農用設備的廠家,但我國農業的大多數個體戶,使用成套設備的仍在少數。因為購置全套設備下來,就得數十萬的前期投入,價格門檻就會讓許多農民望而卻步,所以只有少數規模較大的個體戶或者農場會購置設備。在這一塊,我國可以借鑑美國的農業政策。美國農民在購置設備的時候,銀行會提供相應的農業貸款,而且設備廠商會定期派技術人員檢修,最大程度的給予農民便利,這也正是我國正在落實的政策,農業銀行提供相關的農業貸款給農民。但在農業設備廠商售後這塊,仍有所欠缺。

我國與發達國家在農業上有著巨大差距,何時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在總結了其他國家農業道路的特點,以及分析了本國農業現狀之後,我覺得我國當前農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國家在近幾年已經落實了相關的農業政策,但要想讓中國農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還需要農民和政府配合,我也相信,在未來的時間裡,中國一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農業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