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美女最关心的事,中西医来浅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慢的对养生越来越重视。随着岁月的流逝,“黄褐斑”不约而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和大家一起浅谈一下“黄褐斑”,以及美容养颜知识。


“黄褐斑”,美女最关心的事,中西医来浅谈


一、西医浅谈黄褐斑:


1、黄褐斑的形成是:人体皮肤表面自由基(具有氧化皮肤作用),不能及时清除,黑色素形成沉积在皮肤表面,使局部皮肤变暗,形成不规则形斑块。

2、黄褐斑的病因有:

(1)、遗传因素,可以隔代遗传。

(2)、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功能失调:体内雌雄激素分泌不均衡,雌激素可促使黑色素细胞活性增高,黑色素分泌增多,遇诱因而发黄褐斑。如月经失调、子宫囊肿、子宫肌瘤、妊娠期等。

(3)、

身体疾病:慢性疾病:如乙肝、结核、肿瘤等疾病均可能致使体内黑色素细胞活性增高,遇诱因而发病黄褐斑。内分泌腺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时可产生黄褐斑。

(4)、日光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一方面刺激皮下的色素细胞活动频繁,制造出大量的黑色素;另一方面损伤皮肤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令黑色素无法顺利排出而残留在皮肤上,甚至沉积在真皮中。所以过度的日晒会加重、加深雀斑。

二、中医浅谈黄褐斑:病因病机与分型。

1、气血亏虚:

(1)、病因:平素饮食少,或吸收差,经常腹泻;或久病体衰,气血亏少。

(2)、临床表现:黄褐斑多见于鼻子四周,上嘴唇以上,面色萎黄,口唇及眼睑淡白,饮食不佳,倦怠乏力,活动后加重。时有头晕心慌,失眠多梦、汗出。女子月经量少,经色淡质稀,甚至闭经、不孕,或月经推后,舌淡白,脉弱。

(3)、病机:脾虚,气血生化无缘,气血亏少,不能上荣于面,不能容颜肌肤,出现黄褐斑。

2、脾虚湿盛:

(1)、病因:过食肥甘厚腻,致痰湿内生,湿又碍脾,导致脾虚;或素体脾虚。两个原因致使脾虚不能让水谷精微正化津液,而变成湿,形成脾虚湿盛。

(2)、临床表现:黄褐斑多见于鼻子四周,上嘴唇以上,面色萎黄,面目浮肿,面色苍白,头重如裹,咳嗽痰多,或有腹水,双下肢水肿,经常腹泻,甚者五更泄泻。女子体态丰满,带下量多,月经量少,或闭经、不孕。舌淡白胖大,有齿痕,脉濡或滑。

(3)、病机:脾虚不能正化为津液,变为湿,津液不能上荣与面部,或湿阻于面,气血不调,致生黑斑。


3、气滞血瘀:

(1)、病因:平素爱生气,情绪容易激动,或工作压力大,忧愁满面。

(2)、临床表现:黄褐斑多见于左颧骨,或面两侧,胸胁胀闷、善太息(叹气舒服)、乳房胀痛、经前小腹胀满疼痛,或坠痛,月经块多色黯,月经提前、月经推后、月经前后不定期,闭经、不孕,舌淡红,苔薄黄,脉弦。

(3)、病机:肝气郁结,肝失条达,郁火化热,灼伤阴血,颜面气血不和,气滞血瘀,络脉瘀阻,导致面部黄褐斑。


“黄褐斑”,美女最关心的事,中西医来浅谈


4、肾虚:


(1)肾阴虚:

A、病因:久劳虚损,肾水亏虚,肾水不能制火,火炎于面。

B、临床表现:黄褐斑多见于下巴处,腰膝酸软,口干咽干,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女子月经量少,经色红质稠,月经提前,闭经或不孕。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

C、病机:肾水亏虚,不能制约肾火,火热燥结于上,而见面色褐斑。


(2)、肾阳虚:

A、病因:

久病体衰,损伤肾阳,肾阳亏虚

B、临床表现:黄褐斑多见于下巴处,腰膝酸软,怕冷,时有手足发凉,女子经前经期小腹冷痛,腰伴凉感,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不孕,月经推后,舌淡白,苔薄白,脉沉缓。

C、病机:肾阳虚衰,不能温养经脉,寒凝血滞而成黄褐斑。


“黄褐斑”,美女最关心的事,中西医来浅谈


三、以上与大家从中、西医两方面,浅谈了黄褐斑由来和临床表现,希望能给美女们解惑,带来帮助,后续再谈黄褐斑的中西药治疗,与预防、生活调理。若有喜欢中医养生、中医美容,西医科普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也可以留言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为大家带来健康知识!


祝愿朋友们身体安康,靓丽永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