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獼猴被一棒敲死後,如來的一聲嘆息,暴露了孫悟空的祕密

“真假美猴王”是《西遊記》中的一個著名橋段,關於六耳獼猴的身份之爭,一直沒有停止過。一部分人認為,六耳獼猴就是天地間一靈猴,和孫悟空相差無幾;另一部分人認為,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六耳獼猴,那只是孫悟空的一根毫毛,諦聽之所以不說,是擔心惹來禍事,所以才把他們拋給瞭如來佛祖。事實上,六耳獼猴的身份遠沒有這麼簡單,在孫悟空將六耳獼猴一棒敲死後,如來佛祖的一聲嘆息,徹底暴露了孫悟空的秘密。

六耳獼猴被一棒敲死後,如來的一聲嘆息,暴露了孫悟空的秘密


六耳獼猴的來歷,要從更早的悟空取名說起。悟空的姓來自“長得像個猢猻”,故取字姓孫;悟空的名來自“鴻蒙初闢本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孫悟空的“孫”姓,既是指姓氏,也是指脾性、儘性知命的“性”。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六耳獼猴被一棒敲死後,如來的一聲嘆息,暴露了孫悟空的秘密


孫悟空和菩提祖師剛見面的時候,自稱無父無母也無姓名,因為此時的悟空屬於善惡的混沌期,沒有善惡美醜之分,也是所謂的“如嬰兒之未孩”。而一旦有了名字,悟空也就有了名利心,有了你我之分,有了美醜好惡,也有了凡人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慾。有了六慾之後,悟空辭別了菩提老祖,一怒之下大鬧天宮,最後被如來鎮壓,困於五指山下。

六耳獼猴被一棒敲死後,如來的一聲嘆息,暴露了孫悟空的秘密


500年後,孫悟空被第二個師傅——唐僧解救了出來,然後便遇到了六賊。原著中寫道:一個喚做眼看喜,一個喚做耳聽怒,一個喚做鼻嗅愛,一個喚作舌嘗思,一個喚作意見欲,一個喚作身本憂。從名字上來看,這六個毛賊似乎不是打醬油的角色,而接下來孫悟空所說的話,也大有深意:原來是六個毛賊!你卻不認得我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

六耳獼猴被一棒敲死後,如來的一聲嘆息,暴露了孫悟空的秘密


般若波羅蜜多有言: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攔路搶劫的六個毛賊,其實指的是人的六種感官,即人的六種慾望。因此孫悟空對六個毛賊說的那句“我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實際上是在說“我是我的慾望的主人公”。最後,六個毛賊逃得不知所蹤,也就是暗指孫悟空“心猿歸正,六賊無蹤”。

六耳獼猴被一棒敲死後,如來的一聲嘆息,暴露了孫悟空的秘密


然而,假猴王的出現,再次為孫悟空的人生帶來轉折。假猴王與孫悟空法力相近,二人纏鬥數個回合,也難分勝負,而且在照妖鏡下,假猴王仍不露原型。此外,諦聽其實已經知道了其中的貓膩,但他不敢點破,當二候鬧到如來佛祖那裡的時候,假猴王仍底氣十足。最後,直到如來出手才將所謂的“六耳獼猴”揪出,而孫悟空卻一棒子敲死了他。

六耳獼猴被一棒敲死後,如來的一聲嘆息,暴露了孫悟空的秘密


在二猴從地獄前往西天的路上,如來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你看那二心爭鬥而來。他說的不是二猴,而是二心。因此,真假美猴王其實都是孫悟空,一個是正心誠意的“悟空”,一個是六賊矇蔽的“頑空”。當悟空將其敲死後,如來之所以會發出一聲嘆息,是感嘆悟空從此走向正途,一心向佛。另外,自從“六耳獼猴”死後,即使唐僧再生氣,也沒有念過緊箍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