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猕猴被一棒敲死后,如来的一声叹息,暴露了孙悟空的秘密

“真假美猴王”是《西游记》中的一个著名桥段,关于六耳猕猴的身份之争,一直没有停止过。一部分人认为,六耳猕猴就是天地间一灵猴,和孙悟空相差无几;另一部分人认为,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六耳猕猴,那只是孙悟空的一根毫毛,谛听之所以不说,是担心惹来祸事,所以才把他们抛给了如来佛祖。事实上,六耳猕猴的身份远没有这么简单,在孙悟空将六耳猕猴一棒敲死后,如来佛祖的一声叹息,彻底暴露了孙悟空的秘密。

六耳猕猴被一棒敲死后,如来的一声叹息,暴露了孙悟空的秘密


六耳猕猴的来历,要从更早的悟空取名说起。悟空的姓来自“长得像个猢狲”,故取字姓孙;悟空的名来自“鸿蒙初辟本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孙悟空的“孙”姓,既是指姓氏,也是指脾性、尽性知命的“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六耳猕猴被一棒敲死后,如来的一声叹息,暴露了孙悟空的秘密


孙悟空和菩提祖师刚见面的时候,自称无父无母也无姓名,因为此时的悟空属于善恶的混沌期,没有善恶美丑之分,也是所谓的“如婴儿之未孩”。而一旦有了名字,悟空也就有了名利心,有了你我之分,有了美丑好恶,也有了凡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有了六欲之后,悟空辞别了菩提老祖,一怒之下大闹天宫,最后被如来镇压,困于五指山下。

六耳猕猴被一棒敲死后,如来的一声叹息,暴露了孙悟空的秘密


500年后,孙悟空被第二个师傅——唐僧解救了出来,然后便遇到了六贼。原著中写道: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从名字上来看,这六个毛贼似乎不是打酱油的角色,而接下来孙悟空所说的话,也大有深意: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

六耳猕猴被一棒敲死后,如来的一声叹息,暴露了孙悟空的秘密


般若波罗蜜多有言: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拦路抢劫的六个毛贼,其实指的是人的六种感官,即人的六种欲望。因此孙悟空对六个毛贼说的那句“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实际上是在说“我是我的欲望的主人公”。最后,六个毛贼逃得不知所踪,也就是暗指孙悟空“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六耳猕猴被一棒敲死后,如来的一声叹息,暴露了孙悟空的秘密


然而,假猴王的出现,再次为孙悟空的人生带来转折。假猴王与孙悟空法力相近,二人缠斗数个回合,也难分胜负,而且在照妖镜下,假猴王仍不露原型。此外,谛听其实已经知道了其中的猫腻,但他不敢点破,当二候闹到如来佛祖那里的时候,假猴王仍底气十足。最后,直到如来出手才将所谓的“六耳猕猴”揪出,而孙悟空却一棒子敲死了他。

六耳猕猴被一棒敲死后,如来的一声叹息,暴露了孙悟空的秘密


在二猴从地狱前往西天的路上,如来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看那二心争斗而来。他说的不是二猴,而是二心。因此,真假美猴王其实都是孙悟空,一个是正心诚意的“悟空”,一个是六贼蒙蔽的“顽空”。当悟空将其敲死后,如来之所以会发出一声叹息,是感叹悟空从此走向正途,一心向佛。另外,自从“六耳猕猴”死后,即使唐僧再生气,也没有念过紧箍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