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美味,直到吃進口中的那一刻才明白“拼死一吃”的意義

這是一道日本人極其喜愛的美味,食用它可能會有致命的危險。

它就是——河豚。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這首蘇東坡詩詞,點明瞭河豚上市的季節。桃花三兩枝正是每年的二、三月間,也正是河豚產卵的季節,這時候的河豚毒性最大,其味道也最為鮮美,民間流傳著“冒死吃河豚”的說法。蘇東坡喜食河豚,並留下“ 似聞江鰩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的千古佳話。


致命美味,直到吃進口中的那一刻才明白“拼死一吃”的意義

生氣的河豚


我們國人所食用的有毒河豚一般是指在淡水河流裡生長,而不是在海里生長的名字一樣的“河豚”。如果想吃到新鮮美味的河豚,那必須提一提這個城市——揚中市。揚中是江蘇省鎮江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長江在這裡分叉,將揚中市圈在叉裡面後又匯流在一起奔騰東去。特殊的地理條件造就了河豚生長的環境,這裡是河豚的故鄉,同時也是國家級保護動物揚子鱷的故鄉。

小小的河豚,既可愛又有毒,其毒素屬於神經性毒素,主要分佈於肝、脾、卵巢、眼睛、血液和皮膚,皮膚上聚滿了小刺,每年的二、三月份產卵前,小刺變軟,這時候的河豚卻最為鮮美。

致命美味,直到吃進口中的那一刻才明白“拼死一吃”的意義

河豚身上的小刺


野生的河豚,是日本食客夢寐以求的極品美味。而他們經常食用的方法——河豚刺身。就是我們說的生食了。這要求極具經驗的廚師,將野生河豚去皮,去掉內臟和頭,分離出魚肉,不斷用流水沖洗,漂出魚血,直到魚肉變得潔白透明,再切成薄如禪翼的片,擺成菊花模樣裝盤。吃前根據自己的口味用芥末和日本醬油調成味汁,用刺身蘸料汁吃。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保持食物本身的味道,讓食客品嚐食物本身帶有的原始的、野性的味道。

更有甚者,有些日本食客會要求廚師特地留下含有毒素的河豚肝臟少量食用。在品嚐美味的同時,河豚毒素麻痺了全身,感受那種遊離於生死之間,身體無法動彈、口鼻無法呼吸、思想近乎於須臾飄渺的境地。這是一種危險的嘗試,也許是大和民族主導與崇尚的武士道精神,但我們千萬不要貿然嘗試。

致命美味,直到吃進口中的那一刻才明白“拼死一吃”的意義

菊花造型的河豚刺身

其實,我們在市場上能買到,或者在飯店能吃到的河豚,並不是野生的河豚。這是一種養殖的無毒河豚,我們當地叫它——巴魚。這種河豚皮也能吃,肉也能吃,常用來燉湯或者紅燒。即使是養殖的,價格也不便宜,幾十元一斤,據說很難養,特別在餵食的時候,河豚相互搶食,搶著搶著就會生氣,呱呱叫著鼓起圓圓的肚皮漂浮在水面上,有些河豚氣傷了,不會把圓肚皮裡的水吐出來,就會把自己個兒氣死了,給養殖帶來損失。


致命美味,直到吃進口中的那一刻才明白“拼死一吃”的意義

巴魚濃湯


想食用河豚要去有行業協會頒發資質的飯店才比較放心,即使是養殖的無毒河豚,也有混進去一條野生的可能?處理乾淨的人工飼養的河豚肉,對於一些平時脾胃虛弱心臟不調,老人小孩孕婦等人士,也還是有淺中毒風險。一定要注意,適量飲食或者不食用。

味覺是生命最美的感知,也是最直接的感知,它觸發著我們對食物的記憶,或苦、或辣、或酸、或甜、或鹹;讓我們生命時時都充滿著饕餮美食的快樂。


致命美味,直到吃進口中的那一刻才明白“拼死一吃”的意義

酥炸河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