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起,部分餐飲單位可提供堂食

《公筷公勺,請備齊》後續

閱讀提示

昨起,部分餐饮单位可提供堂食

3月12日,萬地爐魚的烤魚店,顧客正在等待上菜。

昨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即日起,除酒吧、農村家宴中心等單位(場所)外,其他社會餐飲單位可開放營業並提供堂食服務。”

受疫情影響,此前我市部分社會餐飲單位雖然恢復營業,但禁止餐廳就餐和自助餐服務,僅能提供打包取餐和網絡訂餐等服務。

“現在可以有限度恢復堂食。”據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餐飲單位要控制就餐容量,在大堂和包廂等就餐區域,同一時間段實際就餐人數控制在設計容量的50%以下。同時確保室內通風,經常開門開窗,禁止使用中央空調。不得安排“紅碼”“黃碼”和不佩戴口罩的人員就餐。

市民到餐館就餐時,除就餐過程外,應全程佩戴口罩。就餐距離不少於1米。長條桌同排隔位就坐,對面錯位相坐。圓桌隔位就坐。“提倡分餐制,倡導使用公筷公勺,文明就餐。”該負責人建議。

一旦發現發熱、咳嗽等異常症狀者,餐飲單位工作人員應第一時間撥打120電話,按規定程序將其轉至定點醫療機構診治。發現“紅碼”“黃碼”人員,要做好相關信息登記並及時上報屬地政府、疾控中心、行業主管部門落實管控措施。大型餐飲單位應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或流程,發現上述人員的,在做好信息登記報告的同時,應立即將其轉移至臨時隔離點隔離,等候相關單位處置。

通告要求,餐飲單位要落實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在門店入口處設立健康監測點,所有入店人員實行麗水健康碼“亮碼+掃碼+戴口罩”進入。確保場所內洗手設施運行正常,配備速幹手消毒劑。加強垃圾和廢棄口罩分類管理,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接收桶,及時收集清運。大型餐飲單位應設置合理數量的臨時隔離點。首次恢復經營的餐飲單位在營業前,必須對經營場所、設施設備、餐廚用具等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洗消毒,並按要求做好場所、餐飲具日常規範消毒,對電梯、廁所等重點空間和洗手檯、水龍頭、門把手等重點部位進行定時消毒。

“我們將加強餐飲業疫情防控管理。”該負責人表示,監管部門將加強行業檢查指導和日常監督管理,對措施落實不到位的餐飲單位及時糾正、依法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