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为什么要实行“无为而治”,实行无为而治的汉文帝真无为吗?

大马哈鱼12


首先,“无为而治”的政策早在汉朝初立,高祖刘邦时期就已经开始实行了。并且为汉朝所沿用,文帝时期亦沿用“无为而治”的政策。

而汉朝为什么要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呢?

从根本上来说,无为而治的本质其实是汉朝统治者乏力的产物。

秦朝末年,胡亥暴虐,民不聊生。先是陈胜、吴广起义,随后又是楚汉争霸,群雄逐鹿于中原,几十年的战火不歇,人口锐减。

终于,项羽事了乌江,汉朝初立,百废待兴。此时的汉朝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北有强敌匈奴虎视眈眈,南有南越时常骚扰。内部由于各姓诸侯王的存在,中央不足以控制全国,加上几十年战火的摧残,人口仅余一千三百多万。

天下凋敝,暴政强税肯定是行不通的,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黄老之术,与民休息。刘邦死后,吕雉临朝、惠帝、皆沿用无为之治,文帝时期亦沿用。


而汉文帝实行无为而治是真的无为吗?

当然不是。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无为而治的真正含义,“无为而治”是道家一脉的治国理念,出自《道德经》,也是老子对君王告诫的不与民争,予民让利。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作为,不过多干预,顺其自然。

弄清楚无为的内含,这样就很好解释文帝是否是真的的不作为。

汉文帝不仅没有不作为,相反,文帝颇有手断。

厉行节俭,宽厚待民不说,还废除酷刑。吕后时期南越王赵佗反叛,文帝放低姿态,不仅善待其亲属,还为赵佗修缮修缮先人陵墓。赵佗感动,再次向汉称臣,文帝兵不血刃安抚了南越。

后来以《治安策》消除无为而治带来的消极因素——封国势大,首次分化打压诸侯势力,文帝对于诸侯为了防止诸侯国的叛乱,可谓是呕心沥血。

而所谓的无为而治,能实政且能有成效,这已经是极大的有为了。


蝉鸣八月


汉初,特别是文景时期为什么要实行“无为而治”?我记得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历史书上就讲过这个问题了。原因并不复杂,经过秦末之乱和楚汉战争,以及汉朝建立之后平定天下,剪灭诸候的连年战争,当时的天下已经处于民生凋敝状态。由于战争死亡了大量的青壮年人口,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社会发展处于停顿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治选择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无为而治,是和休养生息联系在一起的。在讲无为而治之前,先说休养生息。息是什么?是现在我们所谓的利息。其实是人们生命得以延续的物质条件。具体来说,最根本的就是吃的和穿的。统治者是靠百姓养活的,百姓的生存是有物质条件的。他们首先要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吃的和穿的,也就是粮食和布匹。老百生产的粮食,只有自己吃饱了,才可以把剩余的交给国家。这是国家政治统治得以延续的前提。比如说,一对年轻的夫妇,上养两个老的,下养两三个孩子,可以保证一个七口之家的存活,并可以把余粮交给国家。

但在连年战争的状态之下,会产生什么情况呢?那就是青壮年人口的大量死亡。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直到汉初文帝上台之前,天下几乎是连年征战的状态。秦赵长平之战中,赵国死了四十万青壮年人口。秦国的名将像白起、王翦等,每一次出战,都回有几万,或是几十万上百万的人口死亡。秦朝统一天下之后,也就是十几年的时间,秦末之乱就开始了。群雄并起灭秦战争,以及楚汉战争中,都有大量的人口消亡。项羽在鸿门宴的时候,手中有四十万军队,而到垓下一战,身边只剩下八百人。

楚汉战争胜利之后,刘邦又开始了剪灭诸候的战争,黥布、彭越、陈余、张耳、韩王信,魏王豹等等,一个被刘邦收拾掉。这些战争中,那一次不是成千上万的人死亡?战争之后的社会景象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看看汉末曹操的《蒿里行》写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家庭因为没有劳动力,无法生存在而灭亡了。侥幸生存下来的,也仅仅只能保证活着,那一天没有吃的,饿死的话,也就说不定了。所以,汉代在汉文帝之前,政治上没有统一,必须是有为的。比如魏豹反了,刘邦无论有没有钱,有没有粮,总是要带兵去平定的。因此,造成人口的死亡,社会的伤害也没有办法。到文帝上台的时候,汉朝政治上已经稳定了。老百姓普遍承认了刘家的统治。这个时候,无为而治,就是必需的了。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干。而是政府尽量不去找些事情来干。而是让老百姓安心生产,使得人口增加,财富增加。

汉文帝时期难道国家没有事情可做吗?当然是有的。国内政治虽然已经稳定了。但是,边境的形势依然不好。北方的匈奴虎视耽耽,经常侵犯汉朝。而是对汉朝也很无礼。按说,汉朝应不应该收拾他们呢?答案是不能。因为打仗是要花钱,是要有人,有马有粮才可以的。可是汉文帝的时期,整个社会发展还比较虚弱,所以,只能无为而治。当匈奴单于给吕太后让她嫁给自己的时候,吕太后答复说,我年纪大了,已经侍候不了你了。这就是无为,被人欺负了,只能装孙子。休养生息,等我强大了,有钱了,老子再收拾你。

汉代的休养生息,是从汉初政治上大局已定,直到汉武帝初期。等汉武帝亲政之后,无为而治的政策才发生改变,从无为而治,变成积极作为。其标志就是对匈奴开战,把匈奴赶跑,稳定的北方的边境,开拓了汉朝的疆域。因此,无为不是无所做为,而是顺其自然。无为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没有文景的无为,就不会有汉武帝的有为。因为没有无为所生之息,有为就没有资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想为也为不起来。

历史都是一样的。今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韬光养晦不就是“无为”吗?敌人在南海闹事,我忍着;在东海闹事,我还忍着。这就是无为。但是,全国人民埋头苦干,发展经济可不是无为。是无为后边的有为。当我们的国力强大的时候,不能再韬光养晦,就要有所作为了。这时,别人再来欺负我的时候,我就不会再忍着了。


七月流火140400643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理念。

道是无为,却有规律,引申到治国,"无为而治"就是以制度治国,去约束臣民,让所有的臣民都去遵守法律制度。

因此,"无为而治"绝不是什么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却又无所不为。是当时汉文帝刘恒顺应国情采取的一种非常高明的政治手段。可以这样说,假如没有汉文帝的"无为而治",就根本不可能有后来的"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

那么,汉文帝为什么要实行"无为而治"来治理这个国家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汉文帝其人。

汉文帝刘恒,西汉王朝的第五位皇帝,父亲是汉高祖刘邦,母为薄姬。

薄姬原是秦末魏王豹的小妾,后被刘邦俘获宫中。只因一时心生怜悯,刘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宠幸了她,致使她一夜成孕,最终生下了刘恒。

但这并没有让她在宫中的地位改变多少,事实上刘邦和她的缘份就仅限于那缠绵的一夜,自此之后,两人再无相见。

直到公元前196年,年仅八岁的刘恒被侧封为代王,都于晋阳,薄姬才和他一起来到了藩属代地。在薄姬的悉心教导之下,刘恒渐渐养成了谨慎沈静,宽仁待人的性格,只用了短短十五年的时间,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代地由是大安"。

可以说当时的代地就是刘恒实行"无为而治"的实验田。汉高祖去世之后,吕后监国专权,诸吕外戚掌握着朝中大权,作为刘氏藩王的刘恒,身处这样一种复杂的政治环境当中,只能顺势而为,保持低调。

实际上刘恒由代王之身而被迎立为帝,都是显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一般。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忠于刘氏汉室的陈平、周勃等人趁机平灭诸吕之乱,考虑到吕后所立的刘弘并非汉惠帝一脉,有悖皇位继承之法统,意欲在诸王之中另择贤能以代之。

于是刘恒得于进入他们的视野之中。在他们看来,刘恒之母薄姬出身卑微,外戚势力最为薄弱,即使刘恒上位,外戚专权的局面也不复存在。但这不是主因,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刘恒在代地实施的"无为之治"卓有成效,颇有声名,作为黄老无为哲学的信奉者和执行者,陈平周勃等人自然乐见其成。

实际上,汉文帝并非是西汉王朝第一个实行"无为而治"的君主,他所做的,只是对汉初政策的一种延续。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继而又是刘项争霸,十年战乱。

到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定陶建国称帝,当时的百姓饱受战火蹂躏,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全国人口锐减,以致大片田地荒芜,放眼望去,到处废墟。

在这种情况之下,刘邦先行废除秦朝苛政,继而释放女婢,鼓励士兵解甲归田,以此来为国家增加劳动力。与此同时,他轻徭薄赋,鼓励百姓生育,目的就是一个,那就是希望通过这些手段,扩大生产,促进经济,最终强国富民。

《汉书》曾记:

孝惠高后之时,海内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无为,故惠帝拱已,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这说明汉高祖在建国之初所制订这些强国富民政策为后来的统治者所认同,所以在惠帝和吕后掌权时期,他们并没有对这些国策作太大的改动,"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虽然国家财力严重不足,人民生活依然艰难,但社会经济渐呈复苏迹象。


煮茶道史


提起汉文帝,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汉初的文景之治,这是自秦始皇大一统之后的第一个盛世。汉文帝的无为而治也被后世所津津乐道。

然而从皇帝来说,哪个帝王不喜欢大权在握,而要事事托付于大臣呢?综合汉文帝的生平来看,本人认为:汉文帝的无为而治在强大的功臣集团面前所做的一种妥协。

汉初的功臣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大封功臣, 虽然刘邦推重文臣身份的萧何,论功为第一,然而就数量上来看还是武将占了多数。第一阶层的8个异姓王加上汉初18功侯多为厚重少文的武夫,如王陵,如周勃,如樊哙等,这是当时局势造成的结果,毕竟平定乱世还是武将起主要作用。

由于性格上的粗狂,武将集团在面对封赏不公时会赤膊上阵,完全不似文人那班含蓄。汉五年,已并天下……群臣饮酒争功,罪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在叔孙通制定了一套礼仪规范之后,浮于表面的争端总算告一段落。

消灭功臣,吕后的一次尝试

在刘邦去世之后,吕后担心压不住这些老臣,所以谋划诛灭老臣,幸好被郦商劝阻了,否则一场动乱不可避免。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四日不发丧。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将与帝为编户民,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史记-高祖本纪第八》

吕后的想法虽然看起来有些荒唐,因为武将不可能全部杀光,但也暴露出一个事实:虽然经过刘邦的努力,有极大威胁的功臣已经被消灭,而吕后仍然没有把握掌控功臣集团,这次破产的行动可以看到功臣集团对皇权的威胁依然存在。

汉文帝的上位

能力强的如八个异姓王,有威胁的如陈豨都被刘邦一一剪除,留下的论资排辈,逐级递升,如今掌握大权还是刘邦时代的功臣,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也成了老臣。此时老臣所想的就是如何保住手中的富贵和利益,而一旦皇位易人,不可避免地就会有一场人事变动。新皇登基不可避免,考虑皇帝的人选就成了功臣们关心的重要议题。

今皆已夷灭诸吕,而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

或曰:齐王,高帝长孙,可立也。大臣皆曰: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代王方今高帝现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固顺,况以仁孝闻天下乎!《资治通鉴汉纪五》

在剪除吕氏一族的过程中朱虚侯刘章出力甚多,因此同为一母的齐王成为了皇帝的热门人选。然而由于本人太过能干加上母族的强势使得原本到手的皇位泡汤。

汉文帝以一个外地藩王而登基为帝,而功臣集团手握重权,随时有再行废立的可能,于是只能放低姿态来对待功臣。绛侯




小张总的日常


汉文帝是汉高祖的庶子,因不受宠爱被安排到偏远的代地为王。也正是因为代国偏远荒凉,没有受到吕氏觊觎,文帝才得以保全性命。吕后死后,陈平、周勃起兵诛灭吕氏,废除少帝,迎立文帝即位。文帝即位之后,深感皇位来之不易,因此力行仁政,兢兢业业,不敢丝毫怠慢。

从公元前179年,汉文帝连续下诏督促地方官员劝课农桑,减轻农民负担,向天下表示发展农业的决心,在朝廷的大力鼓励下,粮食问题得到很大解决,粮价大大降低。而粮食生产的发展也带来了财政收入的大增,汉文帝于公元前168年下诏减免全国田赋一半,次年更是免去全部田赋,百姓收入增加,安居乐业。除此之外,汉文帝一生节俭,在位23年,全国物质财富不断增加,而文帝自己的享受品,比如宫室、车马、服御等没有丝毫增加,平日里只穿黑色粗厚布衣,她所宠爱的慎夫人身穿的长裙也拖不到地上,这在以长裙为美的汉代极为不易。也正是因为文帝在位期间积累的巨大财富,才为汉武帝出击匈奴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汉文帝实行“无为而治”是为了休养生息,令百姓富足,安居乐业。并不是真正的无所作为。


洋哥说历史


汉文帝实行“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不是真的无为,而是因为他无私的品格。

"无为而治"这个词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老子告诫君王:不与民争。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汉文帝对老子的思想非常崇尚,因此在他执政期间,一直是以“无为而治”的方式去治理国家的。汉朝由此强盛,百姓也受益于此。

文帝的“无为而治”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废除了连坐法和肉刑

文帝认为,法令是是用来制止暴行、引导人们向善的工具。犯罪的人如果已经治罪,他的父母、妻儿和兄弟就不应该受到无辜的牵连。法令若是公正,百姓就必定忠厚。

二,大公无私

在确立继承人时,文帝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自己的儿子身上,而是希望将皇位禅让给更加厚德之人。只是因为大臣们认为应该由文帝的儿子刘启继承皇位,文帝才同意。

三,与民同乐

文帝立窦皇后的时候,不仅加封有功大臣,还安抚诸侯和四方边远的部族。此外,还对天下所有的孤寡穷人发放布匹、粮肉,希望天下人可以和他们同乐。

四,节省

文帝的生活十分朴素。在位二十三年间,他和后宫的住所及服饰、车马,全都没有增加过。只要不利于百姓的事,就立即废除。他还规定,建造他的陵墓时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坟,不要烦扰到了百姓。

文帝还撤销了卫将军统辖保卫他的军队。他下令,将现有的马匹只留下日常所需要的,其余的全都交给驿站安排使用。

五,以和为贵

在对待匈奴的问题上,文帝或战或和,完全从百姓的利益出发。虽然匈奴多次背约入侵劫掠,而文帝却只命令边塞戒备防守,不发兵深入匈奴境内,不愿给百姓带来烦扰和劳苦。

六,宽以待人

文帝认为臣子有过错的话,也是因为他的责任。有个叫张武的大臣接受别人的贿赂,东窗事发后,文帝就从皇宫仓库中取出金钱赐给他们,故意用这种办法使他们内心羞愧,从而改邪归正。

七,自省

某年发生了几次日食、某年天下干旱,发生蝗灾,文帝都非常自责,担心是因为自己没做好,于是诏令诸侯不要向朝廷进贡,解除民众开发山林湖泊的禁令,减少宫中各种服饰、车驾和狗马,裁减朝廷官吏的人数,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百性,允许民间买卖爵位。

文帝一心致力于用仁德感化臣民,终其一生都在为百姓谋福。正是因为他的“无为而治”,才使天下富足,繁荣昌盛。


名人史海观心阁


汉文帝刘恒,,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即位之后,稳固帝位,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朴素,废除肉刑,实现国家强盛安乐,百姓富裕小康,开启“文景之治” 的发端。谨慎对待诸侯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对待诸侯王,采用以德服人、以武平乱的态度。对待匈奴,采用和亲止战的方式,营造安定团结、休养生息的政治局面。

在汉文帝之前,秦末战争给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百姓流离失所、陷于可怕的饥荒之中。因此,汉文帝施行“无为而治”的政策,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施政方针,大力发展经济,最终实行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正如后世史官所说:“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刘恒在即位不久就下了两道诏令。一是百姓现在的境况十分的艰难,希望大臣们研究出赈济办法,二是制定赡养老人的相关的法令。从这两道诏令出发,可以看出文帝对于百姓的重视,还可以看出文帝的政治倾向。其在处理君臣关系方面,采取的谦让宽容、以礼相待的处事方式,最重要的是文帝能够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汉初的几代皇帝,一反秦朝时的奢华,十分注重节俭。当然不仅仅是皇帝,可以说是整个皇室都十分注重节俭。汉惠帝、吕后以及到景帝皆无铺张浪费之举,其节俭之风以文帝尤甚。可以说是身体力行,敢为天下先。


Sylar弈


因为秦皇暴政,再加上秦末爆发一系列的例如陈胜、吴广的起义,连年征战,使的百姓苦不堪言,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刘邦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加上后来汉文帝继承皇位,依旧采取黄老之术的无为政策,正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是在道家的基础之上,而并非真的无所作为,行政做事也都要不超越既定的法律规定,文帝性情宽厚,废除苛政,施政常常惠及臣下与百姓,与民同乐,文帝是古代以德治国的典范,所以无为并不是真的无为,而是做事“循守成法”。而他开创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政治局面,永载史册。


读书以明


因为秦朝用法家思想治国,轻罪重刑,结国二世而亡。墨家思想,尚贤,,搞选举,显然不适合想独裁统治者。儒家,刘邦认为,儒家就爱唱高调,最讨厌儒家。剩下的只有道家了,事实上,道家思想,也最适合汉初,因为经历战乱,人民需要休养生息 。

文帝无为而治,其实也是承接高帝的政治理念,解甲归田、劝民还乡、释奴为民、十五税一;文帝、景帝:轻徭薄赋、减轻刑罚。

使得汉朝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加强了国家实力,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开国盛世,,为汉武帝北驱匈奴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头条认证,希望给优质回答,[祈祷][祈祷][祈祷]鞠躬


酷酷娱乐家


汉文帝刘恒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延续了西汉初年“无为而治”的国策,坚持与民休息,为“文景之治”和后续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

何为“无为而治”,真的是“无为”吗?

无为而治是道家学派的一种治国思想。道家学派所说的“无为”不是指什么也不做,而是顺势而为,所顺的这个势就是“道”。何为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客观规律,无为而治强调的就是根据客观规律办事,既不能违反规律,也要避免过多的人为干预。

治国理政如何“无为”?对于国家治理而言,无为而治就是要求统治者们顺应民情,充分调动百姓们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过多的干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无为而治是以道(即法律)为遵循的,统治者要做法律的维护者,要做百业发展的服务者。

汉文帝为何实行“无为而治”?

  • 第一,百业待兴,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到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定陶建国称帝,这期间是近十年的战乱。在这十年间,百姓们饱受战火摧残,流离失所;致使人口减少,田地荒芜。可以说,西汉是建立在一片战争废墟之上。为此,高祖刘邦早在进入关中时就强调“约法三章”,废除秦朝苛政。建国之后,刘邦又下令士兵复员、释放女婢,以此增加劳动力;同时他还鼓励生育,轻徭薄赋,目的就是为了扩大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国力的提高。

  • 第二,“无为而治”是对汉初政策的延续。

孝惠高后之时,海内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无为,故惠帝拱己,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汉书》

汉初的高祖、惠帝以及吕后掌权时期,都坚持的是“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汉文帝即位之初,西汉经济虽有所恢复,但人民的生活还是相当困苦,国家财力也严重不足。文帝由代王入继大统,仍然依靠的是汉初的周勃、陈平等臣,这些人和文帝一样都是黄老无为哲学的信奉者和执行者。汉文帝继续坚持无为而治,既是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也是稳固统治的需要。

  • 第三,汉文帝宽厚仁爱,节俭朴素

汉文帝是一位有孝心、有爱心的好皇帝。他曾经为母亲薄氏亲尝汤药,入选古代的“二十四孝”。代王时期,文帝就有宽容平和,仁厚低调的美名,他在代国的十五年间,就开始鼓励生产,与民休养。所以说,无为而治更是汉文帝发自内心的仁爱。

汉文帝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汉文帝统治期间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废除连坐法,废除肉刑;减免租赋和徭役;“弛山泽之禁”,开放原属国家的山林川泽,允许个人开采矿产和渔盐。有所不为:文帝崇尚节俭,因怜惜财力而罢建露台;百姓惊扰文帝车架,文帝本欲下令处死,在廷尉建言下文帝依律改为罚金,信守法律。

无为而治,要有所为,又有所不为。西汉初年,统治者们吸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废除苛政,减免徭役租赋,与民休息,使“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执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