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二十八)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祝福頌祖國,文博是一家!面對疫情,全國文博人眾志成城,以接力形式傳遞祝福,祝願祖國早日戰勝疫情!參與今天接力的文博單位有@煙臺市博物館 、@重慶美國大使館舊址陳列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 、@璦琿歷史陳列館 、@廣州考古 、@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 、@徐州博物館 、@南越王宮博物館 、@南京圖書館。 文博人面對疫情,堅守崗位,全力投身於防疫工作第一線,有的小夥伴下沉基層,有的小夥伴值班站崗。今天將祝福也傳遞給為疫情做出貢獻的精彩文博人!請大家注意身體,保護好自己和家人!@湖北省博物館 、@武漢博物館微博 、@武漢自然博物館請 查收今日份祝福!中國加油!湖北加油!

煙臺市博物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接力】

收到@晉國博物館 的接力啦~

西周齊中夔紋三足簋,煙臺市博物館藏,國家一級文物。

簋流行於商至春秋戰國時期,主要用於放置煮熟的飯食,相當於現在的飯碗或飯盆。古人宴饗時席地而坐,簋放在席上,用手取食物。在商周時期,青銅器是貴金屬,其中一些經常用於宴饗、祭祀的器物就漸漸變成了貴族階級所專用專享的禮器。簋就是重要的禮器之一,它往往以偶數與奇數的列鼎配合使用,如天子之禮用九鼎八簋、諸侯之禮用七鼎六簋等來標誌貴族的等級高低,這就是周代禮制中的“鼎簋之制”。

齊中簋不是一件普通的禮器,它的重要性來自於鑄在簋內底的銘文,共二行五字:“齊中作寶簋”。銘文說明銅器代表著與齊國的密切關係,更重要的是,出土齊中簋的曲城之地曾經存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古代國家,齊中簋也許就是解開這個古國之謎的一把鑰匙!

煙臺的大海與武漢的江河各有千秋,煙臺的人民與武漢的人民血脈相連。疫情按下了武漢的暫停鍵,這份悽苦我們感同身受,唯略盡綿力,與武漢親友並肩而行,共同戰疫,共克時艱。待春來,花滿枝,東湖岸畔,煙臺山下,與君共時物,盡此盈樽酒。

天佑中華,驅疫安康!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下面請@重慶美國大使館舊址陳列館 繼續接力~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八)

重慶美國大使館舊址陳列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活動~接力@煙臺市博物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二十八)

“為城市存史,為市民立言,為後代續傳統,為國史添篇章”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屆重慶最美歷史文化古蹟重慶美國大使館舊址

同盟國駐渝外交機構重慶美國大使館舊址是抗日戰爭時期,美國駐中國的大使館之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兩路口街道健康路1號。2000年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重慶市委三屆五次全委會確定為搶救維修的120處重要抗戰遺址保護項目,在2010年重慶市委、市政府審議通過的《重慶抗戰遺址保護利用總體規劃》中,確定美使館舊址為重慶抗戰遺址保護及展示利用的重點項目。2013年,被國務院公佈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5月18日,重慶美國大使館舊址陳列館在第43個國際博物館日舉行了開館儀式,正式對外免費開放;同時,第一展廳“重慶的見證—中美同盟·共同抗擊日本軍國主義影像展開幕,是同盟國駐渝外交機構首個對外開放的影像歷史陳列;第二展廳“生命第一·芳華再續”—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院史展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暨建院80週年在9月17日對公眾免費開放。

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鑄成了一道無堅不摧的鋼鐵長城。我堅信,一定能夠取得新冠疫情防控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最後勝利!

接下來,請@西安半坡博物館 接力。湖北必勝!中國必勝!加油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八)

西安半坡博物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這件波折紋細頸彩陶壺出土於半坡遺址,壺上腹部以黑彩繪三層波折線紋,隨著腹部直徑由小變大,波折也由小變大,好像水波順著壺身層層流下一般。而如果從瓶口上方俯視,這些波折紋又好像一層層盛開的花瓣。

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下面請@璦琿歷史陳列館 接力。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八)

璦琿歷史陳列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祝福接力】收到@西安半坡博物館 的接力啦~~

鐵鏃,清代,1982年採集於璦琿,現藏於@璦琿歷史陳列館

鏃,即箭頭,多為石質、骨質、銅質和鐵質,主要由尖鋒、翼組成,安裝在箭桿前端,或有插入箭桿的鋌或有容納箭桿的銎,是古代遠射武器,主要用於戰爭和狩獵。

#百城行動戰疫情#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眾志成城,全民戰“疫”,守望相助,同舟共濟!

春已來,花正開,勝利在望!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感謝@西安半坡博物館 的愛心傳遞,下面請@廣州考古 接力!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八)

廣州考古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感謝@璦琿歷史陳列館 的接力邀請。

祝福海報上這件文物是南漢二陵博物館超話藏2003年廣州市中山四路致美齋遺址發掘出土的南漢雙鳳紋瓦當。其直徑14cm,厚1.6cm。

這件雙鳳紋瓦當內圈為首尾相連的雙鳳,栩栩如生,雙翅振展,三枝細長尾羽彎曲如水波紋。鳳鳥是祥瑞的象徵,用在屋簷之上更顯吉祥入屋之兆。

此刻,我們借這件雙鳳紋瓦當“雙鳳和鳴,共呈吉祥”的美好寓意祈盼疫霾早散,祝願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健康平安!

下面請@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 接力。祝福湖北!祝福中國!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八)

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

感謝@廣州考古 ,收到祝福接力

#百城行動戰疫情##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牛頭紋青銅帶扣,西漢時期,長8.9釐米、寬6.2釐米、厚1.2釐米,整體呈長方形。正面飾鏤空牛頭形象,局部用凹入樹葉紋裝飾,上方外緣有一鉤形小凸起。充分體現了北方草原的自然景象,欣欣向榮一片祥和,我們希望牛氣衝“冠”,“疫”去不復返,##武漢#武漢,前方是我們共同等你們的港灣

請@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接力!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八)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感謝@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 的祝福接力】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超話 此文物為清代光緒元年(1875)方正乙亥恩科江南鄉試捷報,其江南鄉試中第二十八名。古代科舉考試的結果主要通過“放榜”的形式公佈,也是“金榜題名”這一成語的來源。明清時期將鄉試“錄取通知書”稱為“捷報”,上面會寫上中舉人的姓名以及考取的名次,由專門的報錄人敲鑼打鼓地送到中舉人的家中。

近日抗疫捷報頻傳,據31個省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累計治癒出院病例 52045 例,28省區市實現0新增,南京市確診病例清0…這一份份捷報,無疑是我們戰勝新型冠狀病毒的又一個號角,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鬆懈,做好防護,戴好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一起守望勝利的到來。春天定會如約而至,繁花將盛開在眼前!

荊楚戰疫烽火燃,肺炎治癒捷報傳!下面請@徐州博物館 接力 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八)

徐州博物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感謝@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 祝福接力】

徐州博物館超話 館藏金帶扣,出土於獅子山楚王墓外墓道耳室中,長13.3釐米、寬6釐米,兩副帶扣的內容大致相同,扣面為淺浮雕圖案,主體為猛獸咬鬥場面。

#百城行動戰疫情#蘇鄂一心,其利斷金。蘇C在這裡祝福湖北,祝福中國。加油!

接下來請@南越王宮博物館 接力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二十八)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八)

南越王宮博物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祝福接力】感謝@徐州博物館 祝福接力。

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這件帶有熊飾的空心磚,是用於修築臺階或踏步的,也叫踏跺。踏跺朝上和朝外的一面模印幾何紋,兩端以熊紋為裝飾,熊紋尤其突出熊的頭和掌,形象既憨態可掬,又威武有力。類似的踏跺在秦漢建築遺址常有發現,但兩端飾熊紋的僅見於南越國。

熊自古以來被視為勇猛善戰的象徵,也是吉祥的象徵。我們借南越國的熊紋飾,祝福祖國、祝福湖北,早日戰勝疫情,吉祥如意。

下面請@南京圖書館 接力。祝福湖北,祝福中國!加油!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八)

南京圖書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祝福接力】感謝 @南越王宮博物館 祝福接力。

南京圖書館館藏古籍《溫室洗浴眾僧經一卷》 (漢)釋安世高譯 北宋熙寧元年(1068)寫金粟山廣惠禪院大藏經本。

《溫室洗浴眾僧經一卷》又稱《溫室經》,記述溫室洗浴之功德。北宋海鹽金粟山廣惠禪院曾發起並組織抄寫了一部大藏,因其卷端往往寫有“金粟山廣惠禪院轉輪大藏”,後人稱其為“金粟山大藏經”。經本用紙染黃塗蠟,以紅絲欄為界,書端楷而肥,墨光黝澤,卷卷如出一手,為歷代收藏家奉為珍寶。

作為早期漢傳佛教經書,《溫室經》詳細介紹了佛教倡導的溫室洗浴理念、方法和保健功能,體現了鮮明的醫者視角。其注重個人生活良好觀念、溫室洗浴、身心兼修等方式方法,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也很有道理。《溫室經》中還彰顯著的崇高的醫德和仁愛精神。藉此古籍,提醒大家堅持“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門、不聚集”,眾志成城!願疫情早日散去,病患早日康復,醫務工作者早日平安歸來!

下面請 @四川博物院 接力。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八)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八)

歡迎個人轉發、擴散。公號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