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不曾被原生家庭寵愛的孩子,如何在親子關係中學會愛與被愛

日前,英國王妃哈里梅根宣佈退出皇室,不再擔任皇室高級成員。這個消息一出無疑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人認為哈里梅根是在逃避責任,也有人認為這個行為很酷。拋開這個消息,今天要跟大家探討的一個問題是如果一個人經歷過不幸的童年,他是否還能夠擁有愛與被愛的權利。曾經有生理學上流傳著這句話,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梅根的童年來一探究竟。

梅根的父母在梅根六歲時就已經離婚,此後梅根跟隨母親一起生活。雖然在我們看來,缺失父愛會對孩子的未來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但好在母親多利亞在經濟條件不算好的情況下,還能夠選擇讓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而當她因為遭遇種族歧視而不能被別人所接受時,母親也能成為她的精神支柱。雖然梅根經歷過一個還算不幸的童年,不曾被原生家庭寵愛,但她卻也能夠如此勇敢,依舊以一個獨立自主的形象出現在大眾面前。不得不說,多利亞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從梅根這個例子出發,其實可以發現我們每個人都處在一個複雜的家庭關係網中,與每個家庭成員之間都存有密切的關係,而每個人的成長軌跡都會伴隨原生家庭的烙印。

梅根:不曾被原生家庭寵愛的孩子,如何在親子關係中學會愛與被愛

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無法估量,人的一生有兩個家,一個是從小長大的家,有父母,或許還有兄弟姐妹,我們把它稱之為原生家庭,另一種是自己長大成人之後,通過與別人走入婚姻殿堂而建立的家,而這個家總是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而且這個影響是終生的,很有可能還會遺傳給後代。

好的原生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因為從小生活在一個和諧美好的家庭氛圍當中,所以更加能夠懂得愛與被愛,能夠體諒別人的付出,而這樣妥貼的處事作風也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到自己的下一代。

但壞的原生家庭,總會被自卑、敏感、脆弱等負面標籤所籠罩,而我們同樣害怕原生家庭出身不好的人會將這些消極的做事風格延續到他們的下一代。或許回想起不幸的童年,他們還是會委屈,但卻要堅定地告訴自己這已經成為過去,更重要的是要在自己組建的第二個家庭中,盡力擺脫原生家庭對於自己的影響,好好經營自己的親子關係,讓自己的下一代能夠體會到愛與被愛的感覺,進而成長為一個開朗自信的人。

梅根:不曾被原生家庭寵愛的孩子,如何在親子關係中學會愛與被愛

那麼在生活中,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改變,建立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

第一、教導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原生家庭出身不好,只是說明父母的夫妻關係的處理方法不當,但這並不影響轉換身份後的你教導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從日常的點滴小事入手,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品格。只有獨立自主的人才能抵禦這世間的風風雨雨。或許有些家長會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而走入另外一個極端,對於孩子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把控完全,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擇偶事業,但這令人窒息的愛意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依賴於他人,從而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失去優勢。

梅根:不曾被原生家庭寵愛的孩子,如何在親子關係中學會愛與被愛

第二、尊重孩子的想法

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很多家長可能會在不知不覺將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維方式也套用到孩子身上,但千萬要記得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想法,更加不要把自己年輕時因為父母干涉而沒有實現的夢想強壓在孩子的身上,從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想法,這種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這可能會讓孩子成為一個唯唯諾諾或者是一個性格偏激的人。

梅根:不曾被原生家庭寵愛的孩子,如何在親子關係中學會愛與被愛

第三、恰當回應孩子的需求

之所以有時候我們會在無意之中把自卑,敏感等負面標籤貼在那些原生家庭不好的人的身上,主要還是因為這類人群總是會出現一個明顯的特徵,安全感非常的缺失,在人際交往這件事情上面總是不會敞開自己的心扉,與別人的相處或是過於謙和有禮,或是過於偏激固執。與這類人群的相處總是會感覺到艱難,而安全感缺失的主要原因還是他們在童年時期沒有受到充分的關注,父母對於他們的情感需求不屑一顧。因此,當你成為父母的時候,千萬要記得要恰當回應孩子的需求,讓他們感受到愛意與關懷。只有得到充足的安全感,孩子才能對自己越來越有自信。

梅根:不曾被原生家庭寵愛的孩子,如何在親子關係中學會愛與被愛

第四、培養孩子的社會意識

人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因此作為父母我們還需要培養孩子的社會意識,讓孩子能夠勇敢地承擔起社會的責任,在這種正面精神的鼓舞下,慢慢放下自己的戒心,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讓自己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開闊自己的視野,擴展自己的人生格局,而不僅僅就被小小的家庭環境所限制。還是以梅根為例,成年之後的梅根熱心於公益,在投身公益的事業的過程中,也為別人傳遞了正能量。她的身上兼具多種角色,但她都完成得非常優秀。

梅根:不曾被原生家庭寵愛的孩子,如何在親子關係中學會愛與被愛

第五、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

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女孩子可能會在父母的干預下,被迫停止求學的道路。但我們要明白的是,讀書的重要性不僅僅是體現在社會功能上,更多的是通過讀書,讓自己的心靈得到富足。所以說,如果你作為父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要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會讓孩子對於自己的未來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規劃,而不是終日渾渾噩噩,一副頹廢模樣。

梅根:不曾被原生家庭寵愛的孩子,如何在親子關係中學會愛與被愛

所以說,不要因為自己不幸的童年而忽略自家的孩子的感受,如果你不善言辭,那麼你就可以通過擁抱的方式,讓他體會到安全感,尊重他,以平等的態度與他交流,讓他體會到這個世界給予他的善意。成長的過程並不一定就是痛苦的,它也可以由愛來滋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