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石沉大海、面試屢屢碰壁、高薪失之交臂?3招構建精英人設

“投了上千份簡歷,溝通了上百位HR,面試了十幾家公司,竟還是沒找到工作。難道我這半年只能在家吃土了嗎?”

朋友小鵬人還在老家,就收到了公司裁員通知。因為疫情影響,公司為了降低運營成本,接連裁了好幾位同事。

工作沒了,但是房貸一分都不能少。手頭沒多少存款的小鵬,突然變得異常焦慮,年後回到出租屋內就開始瘋狂投簡歷,14天隔離時間一結束就出門面試。

儘管小鵬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努力地投簡歷、面試,可一個多月下來卻連一份工作都沒找到。

雖說在疫情的影響之下,很多公司因為經濟壓力開始裁員,也有很多公司壓縮了招聘名額。可對於一個有2年工作經驗的人來說,也不至於找不到工作啊!

我讓小鵬把他的簡歷發給我看一下,並簡單述說一遍面試過程。瞭解整個過程後,我終於知道他的問題出在哪了,他從製作簡歷、面試準備和麵試溝通時都沒有激起面試官錄用他的慾望,所以,結果可想而知了。

很多人覺得面試就是走個流程,自己該準備的都準備了,剩下的就聽天由命了。一味地疲於面試,而不思考如何提高自己面試成功率,就算跑再多公司,結局也差不多。其實,面試就像相親,我們必須要在最短時間內將自己的優勢展現出來,給對方眼前一亮的第一印象。只有得到對方認可,你才能從眾多面試者中脫穎而出。

一、第一印象決定最終印象

生活中,當我們不瞭解一個人的情況下,會習慣通過第一印象對他人進行評判,雖然第一印象並非總是正確的,但卻決定著雙方交流的進程。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測試者分為兩組,看同一張人像照片。研究人員對甲說,這是一位屢教不改的罪犯。對乙說,這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之後讓兩組人員根據照片中的人物相貌分析其性格特徵。甲組說:“他深陷的眼睛藏著險惡,高聳的額頭表明死不悔改的決心。”乙組說:“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維深邃,高聳的額頭說明了科學家探索未知的意志。”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洛欽斯將這種現象稱為“首因效應”。人們對他人的第一印象會產生較強的影響,並在大腦中佔據主導地位。這種先入為主的主觀傾向,會直接影響人們後續的一系列行為。

比如,新來的同事不太說話,便會被認為性格內向,而真相可能是這個人性格很開朗,只是覺得大家還不夠熟悉。等時間一長,你可能會慢慢發現,這位同事不僅不內向,可能還有點逗逼。

第一印象的影響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發生改變,但在短時間內肯定是無法改變的。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儘量包裝自己的形象,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

第一印象就像把雙刃劍,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會從對你的第一印象中判斷你是否能夠勝任這份工作,如果你無法給他留下一個好印象,那麼就只能與好工作失之交臂了。但只要我們掌握了利用“首因效應”為印象加分的技巧,它就能幫助我們得到更多機會。

簡歷石沉大海、面試屢屢碰壁、高薪失之交臂?3招構建精英人設


二、“首因效應”在面試中會造成哪些負面影響

在瞭解“首因效應”的原理之後,我們先要推理出在面試過程中哪些行為會給對方造成不良印象。只有瞭解不良印象產生的原因,我們才能採取相應的改善措施。

1、簡歷:缺乏價值感

很多人制作簡歷時,要麼按照模版的格式填寫自己的基本信息,要麼堆砌一些華而不實的詞藻展示自己的文采,這些都是簡歷的大忌。

HR每天要看幾百甚至上千份簡歷,資深的HR花20秒時間就能判斷出這份簡歷是否符合崗位招聘需求。如果你的簡歷沒有在第一時間沒有抓住對方的眼球,那麼對方就會直接跳到下一個。

克勞德•霍普金斯曾說過:“世上最優雅大方的辭令,如果不能帶來回報,都是一紙空談。”

我們投簡歷的過程其實就是推銷自己的過程,你要通過這份簡歷向HR推銷自己,告訴他們你能夠勝任這份工作。任何一個HR只會招能夠為公司提供價值的人才。你的工作經驗再豐富,如果沒有亮點,HR也會不為所動。

小鵬的簡歷就毫無吸引力。小鵬是一名電商文案,負責線上活動策劃、淘寶詳情頁優化等工作,他在工作經驗那一欄直接填寫了自己的日常工作,比如:我的日常工作是負責撰寫產品文案和詳情頁文案,協助策劃新產品上市及節假日專題活動等。雖然看似該說的都說了,但是卻一點說服力都沒有,這是崗位的基本職責,你會的別人也會,HR為什麼要用你呢?

《第一印象心理學》中作者提到,如果你能看到某個人身上具備某個優點,你就會假定他身上還有更多優點,這叫增強效應;反之,當你發現某個人身上具備某個缺點,便會認定他還有其它缺點,這是減弱效應。

簡歷雖然只是一頁紙,卻是給對方建立良好印象的重要一步。

當HR從簡歷中發現你的優勢時,他就會認為你有能力勝任這份工作,如果他無法從簡歷中檢索到有價值的信息,就會認為你連一份簡歷都做不好,工作能力可見一般。所以,我們必須在簡歷中突出自己的最大優勢。

簡歷石沉大海、面試屢屢碰壁、高薪失之交臂?3招構建精英人設


2、形象:忽視外在形象

雖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這個社會還就是個看臉的時代。從古至今,那些相貌出眾的人總是比普通人獲得更多機遇。

《三國演義》中,相傳得鳳雛、臥龍者得天下。鳳雛龐統最初打算為東吳效力,於是面見孫權。孫權見到龐統後,覺得此人相貌醜陋,心中先有幾分不悅,又見他傲慢不羈,更覺不快。最後孫權竟把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拒之門外。

著名的勞動力經濟學家丹尼爾•荷馬士在《顏值與勞動力市場》論文中曾說:“從簡歷篩選到面試,應聘者的顏值分分鐘在影響著是否錄用的結果。”

我們當然知道,才華與相貌並沒有必然關係,但是連禮賢下士的孫權都不能避免這種偏見,何況我們這些普羅大眾。由此可見,外在形象的重要性。

面試只有短短几分鐘的時間,HR會從你對自我的形象管理中判斷出你的內在素養和其他個性特徵。你在面試時的穿衣打扮和行為舉止雖是你生活中的一個縮影,但面試官把從縮影中解讀到的碎片信息,拼湊出一個完整的你,並將你判定為這類人。比如,面試時髮型凌亂,對方便會認為你是個自我要求比較低的人。

面試時的第一印象是加分還是減分,就看你對外在形象的重視程度。想要在面試中快速獲得好感,我們一定要擺脫外表無用論的錯誤觀念,先在視覺上獲得對方的認可,對方才會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對待你接下來的表現。

簡歷石沉大海、面試屢屢碰壁、高薪失之交臂?3招構建精英人設


3、表達:邏輯混亂

面試是一個通過表達展現能力的過程,你的表達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是否有繼續深入交流的機會,當你與面試官交流時,你的言語會影響交流的質量,如果你的表達毫無邏輯且沒有向對方傳遞任何有價值的信息,會給對方留下一個非常糟糕的印象。

小鵬的面試過程是典型負面教材。當面試官讓小鵬自我介紹時,小鵬直接按照簡歷上的內容複述了一遍;當面試官問他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時,他說因為對這份工作很感興趣……

整個面試過程中,小鵬屬於那種“有問必答,答非所問”的狀態。面試結束後,面試官會客氣的讓他在家等通知,然後再無交集。

面試時,面試官最想了解的不是你這個人,而是你這個身上的價值。

就像我們購買一件商品時,我們需要的並不是這件產品,而是這件產品能為我們帶來的好處,比如,化妝品能讓我們變美。所以,在面試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更要快速理清思路,讓自己的表達具有說服力,才能更有競爭力。

面試之前,有技巧的做好話術準備很有必要。當你和對方交流時,對方的問題你都能接得住,並且對答如流,你的面試過程會變得更加融洽,通過的幾率也會提高。

簡歷石沉大海、面試屢屢碰壁、高薪失之交臂?3招構建精英人設


三、利用首因效應,構建完美的精英人設

我們瞭解到面試中給對方留下的第一印象會影響我們的整個面試結果,負面印象是導致面試失敗的根本原因。面試中會造成負面影響的成因分為這三點:沒有價值感的簡歷,對方無法從中檢索到有用的信息;面試時不注重外在形象,讓對方覺得你的自我要求比較低;面試溝通中表達毫無邏輯,讓對方覺得你無法勝任工作。接下來我們利用首因效應先入為主的觀念,將負面印象逆轉為正面印象,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1、價值增量,提升簡歷“含金量”

我們在招聘網站上投遞簡歷,是為了讓伯樂發現並認可我們,從而獲得一份好工作。由此可見,一份簡歷的職責不只是像說明文一樣介紹自己,更要激發對方瞭解我們的慾望。

拿破崙說:“懂得換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立場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並能切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這個世界就是你的。”

在準備簡歷時,我們應當像拿破崙一樣設想立場。想象一下假如我是面試官,我要為公司招聘什麼樣的人才,他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只有明白這些問題後,我們的簡歷才能在海量簡歷中脫穎而出。

因此,求職者在寫簡歷時可以著重從以下三點出發,通過簡歷塑造專業的第一印象:

首先,明確對方招聘需求:每一家公司,同樣的職位對工作的要求可能會有所不同。在投簡歷前先仔細閱讀招聘公司的崗位需求,從基本信息中判斷公司在尋求什麼樣的人才,自己是否符合這家公司的需求。比如,小鵬想找電商文案的工作,有的公司重點在天貓等電商網站上,有的重點在公眾號運營上,小鵬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選擇自己擅長的。

然後,突出個人亮點成績:瞭解對方公司的招聘需求後,將自己以往工作中所獲得的成就和自己具備的工作能力全都列舉出來,成就由大到小進行排列,工作能力按照與該職位的關聯度由強到弱的進行排列,篩選出最符合該職位的成就和能力。比如,小鵬的能力是寫作能力、洞察能力,獲得的成就是去年的雙十一銷售額破歷史新高。

最後,巧妙營造精英人設:明確對方需求和自身優點之後,接下來就是要將這兩者巧妙的進行融合,把自己的簡歷打造成為對方需求量身定製版,讓對方認為你就是他們需要的人才。在描述成就時,能用具體數字的,儘量不要用一些含糊的詞,能用專業用語的就不要寫大白話,讓你看起來更專業。比如:小鵬的成就可以寫負責新產品上市策劃活動,15天的活動,營業額超20萬等。

2、差異化形象,凸顯職場智慧

在職場教科書《杜拉拉昇職記》中,杜拉拉從剛開始的“學生氣質”,隨著職級的變化,慢慢蛻變成“女王範”,服飾也越來越有氣場。

一個人的能力強,如果氣場很弱,這會成為你成功路上的重要阻礙。當然不是說服飾越貴越好,對於大多數普通職員來說,沒必要花重金投資在形象上,重要的找到自己的風格,讓人過目不忘。

作家黃佟佟說:“在這個世界裡,會穿衣服是一件通行世界的passport,這個passport標誌你懂得自己,明白自己,相信自己,而且愛取悅自己,你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智慧。”

對於職場人士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讓對方從第一印象中感受你的專業能力和影響力?

首先,塑造自信心:

大多數人對自己的相貌和身體比例或多或少有些不滿意,容易心生自卑感。外表上我們可以使用一些化妝品進行修飾,在穿衣搭配上不要觸碰雷區,可以先找準適合自己的色系,再挑選適合自己的款式揚長避短,為自己的形象加分。當你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對面試成功也有更有信心。

然後,體現專業能力:如果你對自己的風格掌握不好,即使你認為很合適,在別人眼裡可能就是一場災難。面試時著裝切記不要穿千篇一律的職業裝,最好根據你的職業、年齡、性格、品味等特徵選擇面試的服裝,既能讓自己看上去很專業,又能讓對方賞心悅目。

最後,展示自己的差異化個性:你的言談舉止、穿衣風格都要保持統一,傳遞出你獨特的風格,讓你與其它面試者差異明顯。前提是,這個風格是要為你面試加分的。比如嚴謹、創新,讓對方從你的風格中瞭解你的態度。

簡歷石沉大海、面試屢屢碰壁、高薪失之交臂?3招構建精英人設

3、高效表達,將自己塑造為超預期人才

雖然我們非常瞭解自己,但是在面試時短暫的自我介紹環節中,我們反而不知道該如何介紹自己,因為覺得自己有太多值得說的,在自我介紹時反而容易邏輯混亂。

一份優秀的自我介紹,一定是條理清晰、有理有據,能夠在短時間內突出自己專業能力上的優勢,獲得對方的認同,給對方留下深刻的正面印象。

面試中的自我介紹應該如何準備呢?

日本慶應義私塾大學聯合碩士楊大寶曾提出RAP溝通模型,無論是演講還是面試都適用,其核心是以對方為出發點,設定溝通想要的結果,以簡明扼要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Result結果:明確表達目的

Audience觀眾:明確表達對象

Point要點:明確表達要點

比如,小鵬面試的目的就是希望自己能夠成功被錄用,他的表達對象就是面試官,表達要點應圍繞說服面試官為主。假設是三分鐘的自我介紹,小鵬應花30秒介紹一下自己的基本信息,姓名,面試崗位;然後花2分鐘介紹一下自己的工作經驗,上一家公司的背景,自己做了哪些事,取得了什麼成績,自己的哪些能力得到了提升;最後再花30秒錶決心,說明你很認可這家公司,希望能為公司帶來什麼好處。

當你在自我介紹中突出了自己的優勢後,對方看到你的實力,也更加認可你的能力。而且,當你把重要信息都傳遞給對方後,面試官後續的問題都會圍繞你的介紹展開,這樣你在應對的時候也會更加遊刃有餘。

簡歷石沉大海、面試屢屢碰壁、高薪失之交臂?3招構建精英人設


結語:

《完美跳槽》中有一句話:“稀缺資源永遠都無法擔心缺少買家,在職場中做到不可或缺,你就擁有跳槽的主動權。”

跳槽是為了得到更好的機會,但只有自身實力夠硬,這些機會才是為你而準備的。雖然我們掌了面試技巧和溝通技巧,若想未來發展一直呈上升趨勢,一定要同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 關注「火蟲課代表」每天一點微光,照亮你的求知慾~
  •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評論、收藏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