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相愛相殺的中國式親情,帶來的是對“該如何愛”的思考

《囧媽》:相愛相殺的中國式親情,帶來的是對“該如何愛”的思考

《囧媽》海報

2020年的春節,本該喜慶團圓的日子,全中國人民卻遭遇了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高發期,迷惘中的慌亂,手足無措的恐懼,為這個本該辭舊迎新、歡天喜地、全家團圓的傳統假期蒙上了巨大的陰影。很快,人們接受了“宅”——這個春節長假的主旋律,在家看劇成了“宅”的最好方式。

伴隨著新型肺炎的蔓延,春節檔電影全部撤檔,徐崢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囧媽》原定於2020年除夕前夜(1月23日)上映,也是在這天,《囧媽》出品方宣佈撤出春節檔。1月24日,宣佈該片在大年初一(1月25日)上線網絡免費播出。

且不論這一做法的商業影響,單對疫情之下的老百姓來說,卻為人們要面對的無法走親訪友、外出旅遊、或是集結聚餐的冷酷無情的現實帶來了些許溫暖。

賀歲劇《囧媽》講述了小老闆徐伊萬纏身於商業糾紛,卻意外同母親盧小花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火車,並開啟了母子二人長達六天六夜的朝夕相處。

在旅途中,伊萬和母親發生激烈衝突,還試圖與正在鬧離婚的妻子張璐達成和解,同時還要和競爭對手鬥智鬥勇。為了送母親及時到達莫斯科的演出現場,母子倆共同克服難關,並面對家庭生活中一直都在逃避的問題。

《囧媽》:相愛相殺的中國式親情,帶來的是對“該如何愛”的思考

豆瓣網截圖

《囧媽》的豆瓣評分並不高,因為很多情節在設計上有些牽強,像扒火車、熊口逃生、坐熱氣球等故事都過於虛化,或者說更像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使影片失去了真實感。

拋開這些,我們能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國式親情,純粹卻又含蓄,相愛卻又相殺,到底該如何愛,才是我們真正要好好思考的。

一、有愛卻感受不到愛的親情

看完《囧媽》,很多人都在劇中或多或少地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要麼是這樣的父母,要麼是這樣的子女,要麼是徐伊萬和張璐夫婦的縮影。事實上,這部電影恰恰折射出我們現實生活中最傳統的親情——有愛,但卻感受不到愛。

1、 長輩對子女:愛TA,但不要跨越愛的邊界

囧媽盧小花與丈夫徐翔感情不和諧,導致徐翔染上了酗酒的惡習,並因酗酒而早早過世,於是兒子徐伊萬成了囧媽的精神支柱,囧媽對兒子照顧得無微無至,哪怕是伊萬已長大成人,依然被囧媽當作長不大的孩子對待。

  • 火車上,伊萬用微信語音聯繫公司業務的時候,囧媽不斷地把小蕃茄、雞蛋往他嘴裡送。
  • 兒子睡不著覺,囧媽就小心翼翼地看他臉色,哄他乖乖回去睡覺。
  • 伊萬與張璐關係緊張,囧媽要插手過問。
  • 兩人婚後一直沒有孩子,囧媽甚至毫不顧忌地過問他們的私生活。

囧媽就是一直這樣疼愛著兒子,用愛的名義控制著兒子的一舉一動,而徐伊萬卻只想千方百計地擺脫囧媽的這種“愛護”。正是“有一種冷,叫我媽覺得冷”,密不透風的愛,讓人窒息,母子關係越陷越僵。

直到伊萬說出“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我要逃離,我要浪跡天涯!”這樣的話,給囧媽帶來的卻是巨大的傷害。

40歲的徐伊萬早已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根本不再需要母親像對待小孩子一樣地對待他,管得太多,反而失去了自我和自尊,這咱跨越邊界的愛帶來的不是溫暖,反而成了精神上的綁架。

2、夫妻之間:愛TA,但不要控制TA

丈夫徐翔早已去世,從盧小花的言談中,可以看到他們的婚姻並不幸福,很大程度上這也是由盧小花的強勢造成的,生活中她處處管制著丈夫,不讓他喝酒、不讓丈夫同事到家裡來,而徐翔背地裡卻偏偏用酒精麻木自己,並最終因酗酒而死。

而徐伊萬與張璐的婚姻,也是如出一轍。

就如張璐所說,在伊萬心裡,存在一個幻想出來的老婆,她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都由伊萬決定。她同樣說出了那句“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最終導致張璐只想掙脫伊萬的控制。

  • 伊萬費力修好的檯燈,卻根本就不是張璐想要的。
  • 張璐去美國和客戶談公司專利的轉讓,伊萬就找人想方設法地阻止,毫不顧及張璐的想法。
《囧媽》:相愛相殺的中國式親情,帶來的是對“該如何愛”的思考


婚姻中的雙方,永遠不要企圖讓自己愛的那個人活成自己心目中的樣子,沒有包容的婚姻帶來的只會是對彼此的傷害。

當然,這種包容還可以延伸到很遠,朋友之間的友情、同事之間的信任,都是建立在互相包容、互相理解的基礎之上的。唯有平等、尊重才能換來真正的情感。

二、原生家庭的影響會不斷傳遞下去

愛的行為是會延續的。盧小花對丈夫的控制,很大程度是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影響,丈夫去世後,她更是把這種管制變本加厲地投射到兒子身上。

進一步反映到兒子婚姻生活中的,是徐伊萬對妻子張璐的綁架。再設想一步,假如兩人有了孩子,如果沒有把握好這種愛的尺度,孩子將來也會生活在這種被包裹得密不透風的“關愛”之下。

原生家庭的影響到底會有多大?作者沈家宏在《原生家庭——影響人一生的心理動力》這本書中指出,我們一生通常會有兩個家庭,一個是我們從出生到成年的家庭,一個是我們成年後所成立的家庭。我們把前面的家庭叫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把後面的家庭叫再生家庭(family of procreation),原生家庭會影響或決定再生家庭。

《囧媽》:相愛相殺的中國式親情,帶來的是對“該如何愛”的思考


高曉松在《奇葩大會》上就說出,自己原生家庭裡的不愉快。

他說,二三十歲的時候,有長達20年的時間,因為對原生家庭的不滿,尤其是我跟我父親之間極為不好的關係,結果卻是導致我年輕時候出現很多問題。

《囧媽》:相愛相殺的中國式親情,帶來的是對“該如何愛”的思考


直到40歲他才知道,原來自己沒有走出來那些陰影,可見,那段痛苦的經歷,是那麼深刻地印在他的腦海裡。

《原生家庭》一書曾重點研究過父母的關係與婚姻狀態、家庭文化與信念等因素,將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因此如果我們找到了那些影響個體人生成長的早年因素,就可以避免一些人生的不幸,也可以突破人生的一些限制,讓自己和家人,尤其是孩子的生命潛能最大化,並以此獲得更多的成功、快樂與幸福。

三、對中國式親情的思考:

影片中,囧媽與徐伊萬在火車上相處了六天六夜,兩人的矛盾不斷升級,而在疫情之下,我們不得不宅在家裡,與愛人、父母或是子女相處十多天,甚至更長的時間。微博上的吐槽真實地反映出了相愛相殺的中國式親情。

《囧媽》:相愛相殺的中國式親情,帶來的是對“該如何愛”的思考

網絡截圖


如何與親人和諧相處成了值得思考的問題。

1、距離產生美,給親情留有空間

“血濃於水”是中國家庭奉行的準則,因此親情成為每個人擺在第一位的情感要素,但這卻會造成人們把親情包裹得過於嚴實,把自己關愛的人化作自己的私有財產,就像手中的沙子,你越是用力去抓,它越容易流失,如果只是輕輕地捧住,那一捧沙會一直安好無恙。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沒有控制慾很強的人。”

夫妻關係中,因為一件小事而大動干戈,就是希望對方能有所改變。但這樣做的結果只會是消耗雙方的心力而已,除此之外,不會帶來任何改變,因此,不要試圖改變對方,適當減少放在對方身上的注意力,反而更容易讓對方放下戒備,也更易於接受改變。

《親密關係》的作者克里斯多福·孟說,當你剛認識某個人時,它只是輕掠過水麵;彼此熟悉之後,對方就開始浸入水面之下,並慢慢下沉。當你們都深潛入對方的領域時,可能會發現,真正的你或她也許並不迷人。

《囧媽》:相愛相殺的中國式親情,帶來的是對“該如何愛”的思考

無論是家人還是婚姻裡的伴侶,生活中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我們深潛入對方的領域,產生了極大的衝擊。

距離產生美,這才是顛簸不破的真理,給自己和對方都留有相對獨立的空間,才能暢快地呼吸到親情的味道。

2、正視原生家庭的影響,學會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學著為自己的心理情緒負責,而不是把原生家庭的影響當作不肯成長和不願改變的藉口。

我們不妨好好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 你從小最需要的,而最沒有得到滿足的一些心理需求是什麼?
  • 你從小常常有的一些負性情緒是什麼?
  • 你在哪一方面特別有情感過敏?你的“內在誓言”,或你的一個強烈的經驗感受,一個影響一生的決定是什麼?

過去原生家庭中已經發生的一些事情,你不需要負責任。但是,從今天開始,你所做的每一個選擇,你都要自己負責任。

畢竟你現在的樣子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正在重新創造一個文化。過去不對的事情,不要持續下去;過去好的經驗,就把它傳承下去。

當想明白這幾個問題,就會發現自己情緒源自何處,又該如何控制和防範了。

四、結語:

疫情當前,我們重新認知了生命的脆弱,也重新發現了家庭的隱疾。《囧媽》這部影片的最大意義,在我看來,就在於它引發了我們對中國式親情的思考。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學會接納、包容,才能與親人和諧相處。

疫情是對生命的考驗,同時也讓我們看清,當真正大敵當前時,能夠和我們一同去抵禦困難的,還是與我們共處一室的最親近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