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時,寶媽這樣給他"進補"醫生雙手稱讚:育兒高手

小紅家的寶寶最近因為生病受了一圈,她很是心疼,想要給娃進補各種有營養的東西,當醫生的表姐知道了以後立馬告訴他,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能隨意給他進補,以免讓病情更加嚴重。其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希望寶寶吃的白白胖胖的,如果因為生病身體瘦了一圈那可不知道得補多久才能補過來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兒科醫生怎麼說的吧。

孩子生病時,寶媽這樣給他

控制病情要緊,進補反而更添亂

小孩子的臟腑非常嬌嫩,形氣未充,意思是臟腑功能還不夠完善,動不動就很容易生病,而一旦生起病來,病情變化也比較迅速,所以,娃在生病以後家長要做的首先就是控制他的病情,而有些家長卻覺得孩子生了病以後很容易導致營養流失,這時候身體也更加脆弱,補充營養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小孩子最常見的病症就是由風寒或者風熱引起的,或者痰溼、食滯等,進補反而幫了倒忙,也有可能會讓病情更加嚴重,所以家長應該慎重。

孩子生病時,寶媽這樣給他

病剛好也不用太著急進補

有的寶寶生完病剛好,家長就立馬給他進補,巴不得一步到位,大補特補,而很多補品都有增強氣血陰陽的功效,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增強機體功能、促進生長髮育,但是大補之品也不能太過,因為寶寶本身就不需要,加上補了也受不起,如果生病以後外邪還沒有完全清楚,依然會有閉門留寇的反作用,所以一般情況下,寶寶病剛好不用專門進補、加餐食,只需要保持原來的進餐習慣就可以,以免因為食用了影響脾胃的冷食和難以消化的食物而導致再次生病。

孩子生病時,寶媽這樣給他

可以適當調理脾胃

雖說不宜給寶寶進補,但是適當的食療是可以有的,有一個永遠不會出錯的原則,那就是給娃調理脾胃。寶寶生長髮育,有賴於後天脾胃充養,疾病的恢復有賴於脾胃的好壞,而先天不足的寶寶也要靠後天來調補。雖然對脾胃的調養也算是補,但絕非人參、鹿茸這種,而是通過食物來調理脾胃,比如燉了肉湯讓寶寶喝,喝湯吃肉,或者是給娃做一些山藥養胃粥、排骨粥等,這些都可以調理他的脾胃,從而達到進補的效果。

孩子生病時,寶媽這樣給他

寶寶生病家長也很心疼,尤其是在生病期間非常瘦弱,但是為了娃更健康,家長看到他在生病期間瘦弱也不要太著急進補,如果有不懂的新手家長可以多看下以上幾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