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华山北峰》之三:北峰三特索道

乘上华山东线摆渡车穿过7.66公里的黄甫峪进山专线公路,眼前一座高大而巍峨的索道支架拔地而起,一个个吊厢如繁星在天空中飞驰而过,这里就是华山北峰三特索道。曾经从华山古道登上北峰2至3小时的路程,在这里乘上索道仅需10分钟时间。

《这里是华山北峰》之三:北峰三特索道

《这里是华山北峰》之三:北峰三特索道

提起这条曾被誉为是亚洲第一索道的华山北峰三特索道也如同华山一样有着一本厚重的历史: 一九八二年华山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名胜区。自此,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涌动下,华山旅游开始呈现出了方兴未艾之势。然而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格局和艰难的交通状况,抑制了许多旅游者的登山愿望,使他们无法领略到华山奇险峻秀的独特神韵,只好望山兴叹,华山每年接待量一直维持在20~30万人次,而且一到旅游旺季,更是因为交通问题形成道路堵塞,疏导困难,造成不安全因素,这种情况不但制约了华山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更使得地方经济依托旅游发展的步伐举步唯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经国内专家现场考证科学认证最后提出了建设客运索道的方案。为此,华阴县(原)及华山管理局(原)积极展开了多方的招商引资寻找合作伙伴,但由于华山的险峻山势且索道投资额巨大,来自香港、新加坡、美国及国内的投资商,在考察后最终放弃了投资。1993年12月初,来自武汉三特索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高技术公司的投资代表莅临华山,一周时间内便与华阴市政府签订了投资协议,注册成立了中外合作陕西华山三特索道有限公司。

《这里是华山北峰》之三:北峰三特索道

1994年7月22日,华山三特索道正式破土动工,1996年4月10日华山三特索道正式建成运营,一年七个月的时间,华山见证了一个建设的奇迹,当年的建设者有三特索道技术人员、山东安装队、山东测量队、江苏工程队、省三建以及华阴当地施工队,这些建设者历尽辛苦,终于让这条著名的索道架设在华山北峰之巅。今天,许多建设者都已退下岗位,但他们的功绩却深深地印刻在华山,他们所建成的索道如今依然飞驰在华山之上。

《这里是华山北峰》之三:北峰三特索道

《这里是华山北峰》之三:北峰三特索道

华山三特索道建成后,华山旅游迅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当年接待人数便突破40万人次,华山旅游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格局。华山三特索道的建成,最重要的一点是迎来了旅行社的春天,在旅行社为“王”的九十年代,96年之前华山基本上没有旅行社组团介入,因为团队中有老有少,强壮的都爬到北峰,体弱的还徘徊在青柯坪,这对旅行社来说行程安排、游客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因此只能靠学生散客撑起这一片天空。而索道的建成,彻底打破了一条路的格局,为各个旅游人群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使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华山的雄奇伟岸。

《这里是华山北峰》之三:北峰三特索道

今天,华山北峰索道已运行23年,23年来接待游客2100万人次,安全运行9万余小时。实现收入11亿余元,上缴地方财政利税5亿元,《陕西日报》头条曾以“中外合作的典范——陕西华山三特索道公司”为题报道了华山三特索道的建设与对地方的贡献!

自建成以来,华山三特索道先后获得了中国“十佳索道”、中国索道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陕西省“A级”纳税人、华阴市“功勋企业”等荣誉称号。

《这里是华山北峰》之三:北峰三特索道

《这里是华山北峰》之三:北峰三特索道

“为有英雄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当我们乘上北峰索道,当我们流连在北峰之巅,我们该记住的是那些曾经为华山旅游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建设者,为安全殚精竭虑的管理者与经营者,是他们曾经为华山洒下了滴滴汗水,也让华山更加雄伟与美丽!而今天的华山三特索道全体人员更是以昂扬的斗志,不懈的追求精神,努力把索道建设得更加美好,为华山旅游与地方经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这里是华山北峰》之三:北峰三特索道

《这里是华山北峰》之三:北峰三特索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