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快報:幹部“帶貨”線上銷售

“帶貨”能力哪家強?海港區石門寨鎮的鄉鎮幹部數得上。連日來,在抗擊疫情的同時,石門寨鎮的黨員幹部自發行動起來,為了幫村民售賣農產品,紛紛當起了“帶貨”人。

3月11日,謝德民忙得中午飯都沒吃。唐山客商的卡車停在大門口,紅煙薯一袋袋裝上車,謝德民心頭的石頭也落了地。

謝德民是山羊寨村的紅薯種植大戶。他從村民手中流轉來100畝地,並多次去山東考察學習,引進了煙臺農科院基地的原種,種出了味道純正的“煙薯25”和“西瓜紅蜜薯”。去年,紅薯產量達20多萬公斤,從去年十月開始,兩個多月就賣出15萬公斤,銷路非常好。

紅薯本不愁賣,但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對物流影響很大,謝德民家剩餘的5萬多公斤紅薯積壓下來。他借用夏都菌業的冷庫,還能再存放一個多月,這批紅薯成了謝德民最大的心事。

就在這時,鎮政府工作人員來到謝德民家中瞭解情況,並於2月27日和3月2日兩次在鎮政府的微信公眾號發佈《看過來,請為家鄉農產品“帶貨”》的文章,詳細介紹了各類待銷農產品詳細情況,並附上聯繫方式,為像謝德民這樣的農民“代言”,助農直銷。

鎮政府工作人員紛紛轉發,隨著文章點擊量的節節攀升,農產品銷售迎來了小高潮。鎮政府又聯繫了市第一醫院、開發區醫院等單位,幾家單位團購了數千斤紅薯,還有很多市民直接打電話訂購。

石門寨鎮上花野村蘋果種植戶多,41歲的龐路平種植蘋果已經20多年。去年蘋果大豐收,口感賣相都好,銷路也好。但年前,因疫情原因,還有5000多公斤蘋果躺在冷庫裡,成了他的心病。

像龐路平這樣的種植戶很多,上花野村黨支部書記雷永學說,年前村內共囤積5萬公斤富士蘋果待銷售。在鎮政府發佈信息後,熱心市民這個要5公斤,那個要10公斤,統計好後村民安排路線統一送貨。鎮裡還聯繫了艾欣超市對接,超市分兩次購買了7500公斤蘋果。

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信息發佈後,僅十多天的時間,全鎮便通過網絡推廣銷售了紅薯1萬餘公斤,富士蘋果、國光蘋果、安梨、京白梨等水果兩萬餘公斤,大大解決了農戶的銷售難題。

撫寧區榆關鎮

“線上”銷售助養殖戶增收

近日,撫寧區榆關鎮政府利用網絡銷售方式,積極促成養殖戶與北京多家超市成功簽訂每月銷售鮮雞蛋9.75萬公斤的誠信訂單,有效解決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部分養殖戶產品滯銷的問題。

榆關鎮交通便利,農牧業資源豐富,種植和養殖兩大產業共同發展,其中規模養殖項目以雞禽、肉牛、肉羊為主。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針對部分雞禽養殖戶出現蛋禽滯銷問題,榆關鎮政府積極出面,通過“智慧雲商”聯繫到北京“美萊”等多家超市,採取不見面的網絡銷售方式,成功簽訂每月銷售鮮雞蛋9.75萬公斤的誠信訂單,有效解決了養殖場在疫情期間銷售難的問題。養殖戶徐坤說:“有了鎮裡的大力扶持和網上籤訂的大單,我們養殖戶更有信心渡過這次疫情難關。”

據瞭解,榆關鎮現有養殖大戶142戶,家庭農場23個,蛋雞存欄15萬多隻,日產蛋量為4350公斤,生豬存欄數2.1萬頭,肉牛存欄2000頭,羊存欄4萬隻。其中,規模較大的養殖企業有潤達種豬繁育有限公司、億農肉羊養殖合作社、山美家庭農場等,全鎮養殖業年產值達34314萬元。為保障疫情畜禽產品和飼料的正常運輸,鎮裡千方百計為畜禽運輸開闢綠色通道,簡化各村卡點通行手續,確保“運得進、送得出”,不影響養殖戶生產。

在幫助養殖戶化解銷售難題的同時,為了避免疫情在畜禽間傳播的風險,榆關鎮政府對所轄各村所有養殖場進行了全面疫情排查和場地消毒,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了豬、牛、羊、雞等肉食品的正常供應。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榆關鎮政府將繼續幫扶養殖戶解決產、銷上可能遇到的困難,力保全年養殖產業獲得好產量。

盧龍縣潘莊鎮

全力幫農戶尋找銷路

這幾天,盧龍縣潘莊鎮西蔡莊村種植戶劉秀軍正帶領工人採摘大棚黃瓜,頂花帶刺的黃瓜長勢喜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能放鬆,又趕上春耕備耕的重要節點,盧龍縣潘莊鎮政府因時、因勢制宜,在採取有效措施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採取各種舉措,確保農業生產順利進行。

“現在正是黃瓜、生菜的旺季,每天都能出菜二三百公斤,與往年一樣長勢良好。”據劉秀軍介紹,他家共有11個大棚,總面積約30畝,主要種植黃瓜、辣椒,年產值在30萬元左右。

今年,在搞好生產的同時,劉秀軍嚴格注意職工的防疫措施,要求工人必須佩戴口罩,上崗前噴灑消毒液,對手和服裝進行消毒。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蔬菜價格雖然有所上漲,但受到疫情影響,對外銷路不暢,潘莊鎮黨委政府積極聯繫潘莊鎮附近的超市,幫助劉秀軍尋找銷路。

潘莊鎮在抗擊疫情的同時提前做好春耕備耕謀劃,轄區內1個基層供銷社和3個農資銷售部門物資準備充足,解決了種植戶的擔憂和難處,保障了春耕生產的順利進行。充分利用鄉村喇叭、微信群、宣傳隊等多種方式播放農業科技信息,邀請農資銷售部門進群解答,努力做到不見面就解決問題。

全鎮27個村的黨員做好疫情執勤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的同時,在農業生產中熱情幫助身邊農戶,開展微信學習解答、網上訂購等春耕服務。動員廣大人民群眾樹立戰勝疫情的信心,在疫情面前不傳謠、不信謠,注意自我保護,做到戴口罩、勤通風、勤洗手,不延誤農時。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Jc1I_iyCGAtuaY5iXD1a2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