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期間劉禪下旨,叫其回朝的具體原因是什麼?

曉磊愛文史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曾六出祁山伐魏。其中公元231年第四次出祁山伐魏形勢最為有利,離勝利最為接近的一次。“隴上割麥”、“滷城會戰”和“木門伏擊(射殺張郃)”先後經過這三件事後,蜀漢已經佔據了上風。只是後來因為糧盡而不得不退兵。而此時掌管糧草的正是劉備臨死前另一位託孤大臣李嚴。

李嚴是蜀漢重臣,一直管理內政。所以他深知蜀漢國庫虧空,糧草不擠。對諸葛亮的北伐計劃就頗有微詞。李嚴一直認為北伐不是不好,而是伐不下來就因該調養生息,養兵養民,等到國力強盛,兵多糧足,再北伐。諸葛亮的連續北伐正好違背了李嚴的想法,連年征戰導致蜀中百姓很苦,而且打仗要消耗人力,蜀中的青壯年數量也下降,糧草也不足,李嚴不忍,所以在劉禪面前參諸葛亮,讓劉禪下旨回朝,也是為蜀漢百姓著想,而且蜀漢已經無糧可調了。但這些問題被諸葛亮隨後調查後查清楚,原是李嚴之過失後逃避責任而故意為之。雖然諸葛亮懲罰了李嚴,但北伐計劃不得不暫停。而這時候後主劉禪的表現,讓深受先帝託孤興漢的諸葛亮更堅定的認為在有生之年滅魏滅吳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因為劉禪毫無指望。這也是諸葛亮被水鏡先生司馬徽嘆道“得其主而不得其時”的真相吧。


史客不輕鬆


《出師表》中說“宮中府中,俱為一體”,諸葛亮公然揚言皇宮和丞相府應該一體操作,這是赤裸裸提醒劉禪別亂插手,劉禪對諸葛亮意思有相當的容忍度了。

當時蜀國內外交困,危機四伏。《出師表》談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可不是小題大做之人,他能這樣說,就說明現實的確如此。當時,諸葛亮不但面臨著“北邊有曹魏,虎視眈眈;東邊有孫吳,不懷好意”的外部壓力,還有很讓人擔心的內部壓力。

此時的蜀國,隨著一批優秀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先後去世而變得人才匱缺。三國時期,誰用人才,誰就能佔據優勢,諸葛亮當然深知這一點。而蜀漢政權的最主要問題就在於它內部的矛盾一直得不到解決,也正是這個內部矛盾最終導致了蜀國的滅亡。

所以諸葛亮成為輔臣後,一方面要處理好和劉禪的君臣關係,另一方面更要處理好自己與蜀漢政權當中他的同僚們——那些來自不同陣營、代表不同政治派別和集團利益的人之間的關係。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導致了諸葛亮和另一位託孤大臣李嚴之間的嚴重分歧,最後導致李嚴被廢。所以,諸葛亮無論如何是不能把政權交給劉禪的

劉阿斗坐在君位上閒得無聊了,看丞相忙的廢寢忘食,也會發幾句牢騷:“政務大事都是歸諸葛丞相的,朕只負責搞祭祀。”不過,也就僅限於牢騷而已,並沒有實質性的對抗。

劉禪對諸葛亮,主要還是全面的支持和信任。他的這種不滿,其實類似兒子在反抗父親,或者學生在反叛老師。

三國演義》中寫諸葛亮六出祁山,其中230年的第四次,按歷史是魏延、吳懿率領的,諸葛亮並未參加。但演義則寫諸葛亮活活氣死曹真,八陣圖大破司馬懿,眼看勝利在望,要奪取長安。

這時候為了無法收場,只好寫劉禪聽信讒言,害怕諸葛亮要造反,將諸葛亮召回,從而使得北伐功虧一簣。這讓不少讀者氣的吐血的段子,其實全羅貫中的虛構。

歷史上,以當時諸葛亮的權力地位,如果真的到了這種關鍵時刻,劉禪根本不可能強行將其召回。羅貫中這個段子,其實既抹黑了劉禪,也侮辱了諸葛亮的君臣關係。

當然,劉禪畢竟是血氣方剛的青年。作為一個皇帝,他身上肯定有對權力的渴求,不可能完全心平氣和地去給人當傀儡。而諸葛亮的風格,又一向是事無鉅細,全部包乾,連自己屬下的活兒都恨不得事必躬親,更別說給劉禪留下權力。





藍淚笛324


劉禪下旨讓諸葛亮回朝,是發生在第三次北伐期間,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劉禪下旨讓他回來的理由是“朕想念相父了”。

這個說辭肯定是不可能信服任何人的,那麼真正的理由是什麼呢?

《三國演義》中說,第三次北伐時,諸葛亮吸取第二次失利的教訓,派兵攻克武都、陰平二郡,正準備將此作為跳板進一步與魏軍交戰時,司馬懿用計離間皇帝與丞相的關係,派人到成都買通蜀漢小吏(一時記不起名字了)說諸葛亮要謀反,並通過這個官吏將消息傳遞給皇帝的近侍進而傳到了劉禪的耳朵裡。因而在諸葛亮正要繼續進攻魏軍時,皇帝下詔讓諸葛亮回成都。

以上就是劉禪下旨召回諸葛亮的大概過程。

可能有人會問,諸葛亮領兵在外,且又處於兩軍對峙的重要階段,為什麼不能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藉口回絕劉禪呢?

我想原因有二:第一,諸葛亮本身擁有的權力就已經很大,雖然蜀漢表面各勢力之間沒有大的衝突,但不能保證對手沒有在拿小本本記你的過失。為了維護大局,減少不必要的內耗(皇帝的猜忌也屬於內耗),諸葛亮只得回成都。

第二,蜀漢北伐的糧草問題一直是讓諸葛亮頭疼的事,道路崎嶇,運糧困難,如不能和魏軍速戰速決,蜀軍是拖延不起的。而這次北伐,已經連續下了三十餘天的大雨,大軍糧草可能暫時還沒問題,但也絕對不會充足。因此諸葛亮應該也有退軍的考慮。

所以說,造謠說諸葛亮謀反引起皇帝的懷疑,或者說拿不準主意,是讓諸葛亮回成都的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可能是後勤糧草不濟。

從唯心主義的角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漢朝的氣數已盡。既然天不秨漢,任憑劉備、諸葛亮等人有何等能耐,也終究是一場空。正如上方谷的大雨,澆滅的不僅僅是一場火,還有丞相長久以來興復漢室的理想。

以上,歡迎補充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