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一位教師寫給學生的這封信,網上“火”啦

親愛的宅家“戰疫”學子們:

你們好!

在這個世界上有二種書,一種是被譽為“人類進步階梯”的有字之書;另一種則是“生活”這本無字之書。縱觀古今中外,許多名人正是受益於生活這本無字之書的啟迪,才一步一步走進成功的殿堂。經歷就是財富,遇事方能成長。防控疫情,推遲開學,眼前正在發生的一切,黨領導下的全民抗疫,就是一本生動而深刻的教科書。因此,讀一讀這本無字之“書” 對於我們的成長,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的。

三月,心懷暖陽,笑迎春光;三月,春暖花開,鶯飛草長;三月,本該是你們走進美麗的校園、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讀書的好時節呀!然而,一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滯了相聚校園的腳步。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同學們和家長一道宅家隔離防護,為“抗疫”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當前,疫魔的威力正在減弱,但形勢依然嚴峻,我們的開學時間被再次延遲。宅家隔離,共抗疫情,是一個檢驗你們人性的大課堂、檢驗你們素質的大考場。面對疫情留下的考題,同學們要繼續同舟共濟,勇於擔當,心向陽光,讀好“抗疫”這本無字大書,在這場“抗疫”大考中向時代和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

一、讀好“愛國教育”這本書

疫情發生後,黨中央高屋建瓴制定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十六字方針,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堅持全國疫情防控一盤棋,各級黨委和政府服從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堅決遏制疫情的擴散蔓延,廣泛發動和依靠群眾,同心同德,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科學判斷形勢,精準把握疫情,科學論證病毒源頭,加大科研攻關力度。抗疫鬥爭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面對肆虐的疫情,中國共產黨解民於疫魔之下,救民於危急之中。習近平主席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中國對待疫情的態度和採取的舉措令人敬佩,展示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優越制度作為保障,中國一定能戰勝疫情,贏得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抗疫鬥爭的勝利再一次彰顯了“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偉大真理。我們應該進一步堅定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信念,為祖國的富強而發奮讀書。

二、讀好“疫情教育”這本書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你們的生命歷程中,第一次這麼近距離、這麼長久地遭遇了真實的災難。你們與你們的家人,和全體社會成員一道,我們共同生活在新冠疫情引發的災難危機中。每一次災難總以極端的方式對人類生存提出嚴峻的挑戰,每一次災難也總以極端的方式迫使處於災難中的人們淬礪意志,進而尋求災難問題的解答。在災難面前,沒有人選擇逃避。古人說:事不避難,義不逃責。肺炎肆虐,我們的抗疫英雄挺身而出,共赴國難。岳飛、文天祥是孩子課本上的英雄,他們則是現實中的英雄。是他們撐起了一個民族的脊樑,撐起了一個民族的興衰 。一個人沒有擔當,就沒有骨頭,一個人不懂得承擔責任,就永遠不會長大。你們只有懂得責任與擔當,大家與小家,更要學會在危急之中勇擔責任,勇挑重擔,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才有希望。

三、讀好“公民教育”這本書

同學們,在家裡,你是孩子,在學校,你是學生,而對於國家而言,你是公民。公民意味著什麼?公民意味著你不僅擁有國籍,也擁有權利和義務。而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權利之一,是受教育的權利。最重要的義務之一,是通過遵守公共秩序而尊重他人的權利。那麼,在公共場所喧譁吵鬧不排隊,是公民的所為麼?以這次疫情的傳播為例,如果人人都不只是想著自己,也想著別人,戴好口罩、自覺隔離;如果人人都高度關注疫情的公開、透明,人人都彼此提醒、支持……那麼,情況會不會不至於如此嚴重?日常我們看到過很多缺乏公民意識的大人,也看到過很多缺乏公民意識的孩子。國家若想強大,靠的不是口號的響亮,也不是個別英雄的犧牲,而是每一個公民的努力,從潔身自好做起。

四、讀好“生命教育”這本書

面臨來勢洶洶的疫情,同學們心中有太多未知,並由此產生恐懼。因此,你們應該充分了解各類信息,學習科學知識,認識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逐步消除恐懼心理。要以個體的生命為著眼點,在與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諧關係的過程中,促進生命的和諧發展。鮮活的事例告訴你們,責任、擔當和奉獻是生命的價值體現。首先要敬畏“生命”。針對此次疫情,專家表示,病毒通過野生動物傳人有較大的可能。要堅持“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意識,要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尊重自然規律,保持敬畏之心,愛護野生動物,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其次,要珍惜“生命”。面對肆虐的新冠病毒,科學的應對方法是什麼?同學們要珍惜青春,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採取最科學的措施保護自己、愛護家人、幫助他人。要賦予“生命”價值。“天使白”“警察藍”等平凡的人們衝在抗疫一線,為生命護航,演繹最美“逆行”。人類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打破自然的平衡,遲早要招致自然的報復。澳大利亞的山火,非洲的蝗災,新冠肺炎,都是人類的教訓。不要肆無忌憚的索取,學會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悲劇才不會重演。

五、讀好“家國情懷”這本書

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在疫情面前,眾多“最美逆行者”,以個人力量積聚起戰勝疫情的磅礴力量,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疫情防控阻擊戰定會取得勝利。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兩相依。那種與國家民族休慼與共的壯懷,那種以百姓之心為心、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就來自那個叫做“家”的、人生開始的地方。在千家萬戶團圓的節日裡,他們缺席了與家人的相聚;在人們都“宅家”的時候,他們迎難而上,走在防疫最前線。這些人被稱為“最美逆行者”,用無私無畏守護崗位職責,捍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這堅定的信念與選擇中,又何嘗不是根植於心的家國情懷?疫情中的這群“最美逆行者”,挺身而出,舍小家為大家,手挽手、肩並肩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我們需要這樣的英雄,社會需要這樣的堅守,國家更需要這樣的使命擔當者。

六、讀好“醫者仁心”這本書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武漢肺炎發生之後,鍾南山、李蘭娟院士,不顧高齡,帶領團隊前往一線。危難面前,白衣天使挺身而出,誓言“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彰顯了醫者的職責和本色。從一線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到參與決策的高級專家,醫者既需要專業的醫療知識,更需要無畏的職業操守。大災面前見本色,關鍵時候看品格。在這場人與病毒的戰鬥中,醫護人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醫學誓言。面對疫情擴散的風險,堅守是最有力的回答。武漢廣大醫護人員衝鋒在前,全國各地醫務工作者成為這個春節最可敬的“白衣戰士”;各地支援武漢的醫療隊迅速集結,向著武漢出發;曾奉命赴北京小湯山抗擊非典的南方醫院醫療隊主動請戰,誓言“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疫情發生以來,正是這些一往無前、爭分奪秒的白衣戰士,一次次讓人淚目。他們穿上那身厚重的、憋悶的防護服,他們是病毒的“狙擊手”、患者的“生命線”;脫下戰袍,他們也是父母捧在掌心的寶貝、是愛人心頭那點硃砂痣,是兒女倚靠的那棵大樹。與病毒搏鬥,白衣天使就是最堅強的戰士,甚至可能會獻出寶貴的生命。他們是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會憂心、會疲憊、會膽怯,但“使命感”讓人一夜蛻變。推動著他們逆流而上的,是學醫時治病救人的拳拳初心,是這襲白衣賦予他們的職責擔當;支撐他們堅守火線的,是救死扶傷的醫者仁心,更是人性中那種不服輸的執念。

七、讀好“責任擔當”這本書

魯迅先生說,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闢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作家冰心也曾寫道,“青年人,珍重的描寫罷,時間正翻著書頁,請你著筆!”面對肆虐的疫情,不管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是在幕後保障物資運輸暢通的“擺渡人”,不管身處何方,不管從事何種工作,都朝著防控疫情的中心點發力施策。這是防控疫情的需要,也是青年的使命擔當。“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今,這場全民戰役中,青年無疑是一股重要而又強大的力量。從“請戰”到奔赴一線,這條反向行跡恰恰是正向的成長邏輯。疫情交給我們的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必答題,當各種力量湧向武漢,當醫療防護、物資派發、入戶宣傳、交通疏導、生產生活保障等等需求發出召喚時,青春的力量便會被激發。一波又一波的護士為了爭分奪秒救人將一頭秀髮剪光,才有一個個不懼風雨的身影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施工現場不捨晝夜地忙碌,才有一張張稚嫩卻剛毅的臉龐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

因為疫情,你們也許有生以來第一次知道並且體會到了什麼叫“隔離”;因為疫情,你們有了一個意料之外漫長並且難熬的假期;因為疫情,你們開始想念你的同學,你的老師,你的課堂,你的校園。疫情給你們每個人上了一堂“荒島”實驗課,出了一道成長作文題——封閉之中,何以成長?請記住,不去學校絕不意味不學習,遇到新問題正有利於獲得新知識。但大疫當前,你們不應只坐在家裡學習,而要深刻理解“停課不停學”的內涵,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學會健身、學會清潔、學會家務、學會溝通,同時,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堅持多讀書、讀好書,關注時政,特別是要讀好“抗疫”這本無字大書,讓這段“宅家”時間成為我們求學道路上“超車”的新起點。

同學們,求學只是你們人生的起點,你們的將來建立在完整、健康的人格之上。知識和本領是力量,良知和人格才是方向。這個世界不缺有錢人,不缺有文化的人,缺的是那些真心、正義、勇敢和善良的人,願你們成為這樣的人!

牽掛著你的老師:毛啟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