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明上河图密码》,看千古名画暗藏的杀机重重


读《清明上河图密码》,看千古名画暗藏的杀机重重


还记得上海世博会的时候,中国馆最令人惊叹的展品叫《清明上河图》。

这是根据北北宋画家张择端最著名的作品而来的。全图824位人物姿态各异,虽然只是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河虹桥一带的街市场景,却是热闹非凡,气势恢宏。所以能作为中国古代城市画作的经典,连世博会也以此为蓝图来展现我们的大国风范。


读《清明上河图密码》,看千古名画暗藏的杀机重重

前有世博会,现在又有巧富心思的作者冶文彪,写出了这套新书:《清明上河图密码》。


全书共6部,拿起第一部就觉得手中沉甸甸的颇为厚实。原来作者也是对开封展出的这幅旷世名画颇有感怀,遂用5年构思5年创作,耗费整整十载,将画中这824位人物全部给予了名字和身份。让读者透过这幅盛世画卷,看到其中隐藏的种种阴谋与杀局。


读《清明上河图密码》,看千古名画暗藏的杀机重重


北宋期间,开封府几乎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

柴宗庆曾如此感叹开封的盛况,“曾观大海难为水,除去梁园总是村”,就是说除了梁园(开封)以外的地方都是乡村。

而实际上,当时不管是人口规模还是城市布局建设,开封确实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读《清明上河图密码》,看千古名画暗藏的杀机重重


但在作者的笔下,这样的一派热闹景象中,却已经暗藏着金、辽、西夏、高丽等国的间谍和刺客,杀机四伏,危险无处不在。而历史上,就在张择端画完《清明上河图》不久,北宋就遭到金兵入侵,汴京城内的大火整整烧了三天,生灵涂炭,盛世毁于一旦。

所以在此史实背景下,冶文彪的这部小说并非空穴来风。他用自己的想象把其中千丝万缕的人物和景物联系起来,可以说是在世博会极富创意和科技含量的动态《清明上河图》以外,再一次以悬疑故事的形式带我们去北宋末期神游了一番。


第一册中主要从汴河之上的一艘客船离奇消失引出,分为八子案、香袋案、范楼案、变身案,和梅船案这五个案件。


读《清明上河图密码》,看千古名画暗藏的杀机重重


五个案件都在暗中纠缠,形成错综复杂的牵连关系,实为烧脑。而本书主人公“讼绝”赵不尤一家在调查破案中,又与其他角色相互关联,织就一副活灵活现、性格各异的人物网。书中的所有案件,恰似一副“士子图”,又象一出皮影戏。只见台面上精彩纷呈,其中有亲情、爱情、友情,也有政治、名利的争斗。而幕后操纵者却始终神龙见首不见尾。令人看来只觉得惊心动魄,环环相扣,已经丝毫不在意书有多厚了。

然而除开这些匠心独运案件和故事,我还尤其喜欢书中赵不尤这个角色的见解,相信这也是作者的思想结晶。

比如他说:孔子所言的为己,为人,也是在说这个。若听了别人之言,并不深思,便蒙头照着去做,这是为人。为人之人,善是听来的,行善也大多是做给人看的,别人若见了、赞了,心中就喜,别人若不见、不赞,甚至责骂、嘲笑,自己便会生出许多气馁、怨恨。这善也就行不下去了。”


读《清明上河图密码》,看千古名画暗藏的杀机重重


这让我联想到自己的写作,写作原本是一个兴趣,也是一个被人赞誉的好习惯。但如果我们写作只是一味迎合读者,复述一些已被世人视为经典的陈词滥调,没有自己的深思和见解在里面。那文章写得再漂亮,再工整,也只是在做给别人看,为了点赞和得奖。如果没有达成这个目标便会自觉失落、郁闷,失去下笔的动力。

从作者借由赵不尤说出的这番话告诉我们,不管是做什么,如果先经过自己的头脑辨别,做出自己由心而发的举动,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那么凡事才能做得乐在其中,心甘情愿,不再怨天尤人。这样不改初心,是为做事根本。

作为一本能引人入胜的小说,这样的思想闪光点也是本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翻看这本书,让我不禁想起了曾被拍成电影的《达芬奇密码》。


读《清明上河图密码》,看千古名画暗藏的杀机重重


那同样也是一本由名画而来的悬疑小说,名噪一时。不知作者是否也受了那本书的启发,才决意出一本《清明上河图密码》。毕竟用这种方式来解说这幅古画,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更是别具新意,让那段辉煌的历史在我们脑中更加丰满生动起来。

在我看来,冶文彪的这部书,虽然与前者出处不同,但故事情节和文字功力与前者相比丝毫不差。而且要把这幅长达5米多的巨作中所有824位人物,悉数纳入书中,其构思格局自不同凡响,难怪作者要经历十年才磨此一剑。看完第一部的人,是很难摆脱后几部书的诱惑的。


读《清明上河图密码》,看千古名画暗藏的杀机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