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荣府在京郊有八处田庄,谁能介绍一下田庄?平时怎么管理?

用户3222852378262


首先贾府并不是只有八处庄地。八处庄地只是荣府的。

“他(乌进孝兄弟)现管着那府里(荣府)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着几倍”

虽然说宁府的庄地比荣府少好几倍,但加起来贾府得有十处或十一处庄地。

从乌进孝送来的年货看,有米粮,牲畜,家禽,山货野味,还有水产海鲜等,再加上贾蓉聊天时说乌进孝“你们山坳海沿子上的人,那里知道这道理”,就知道贾府的庄地有的靠山,有的靠海。

贾府的庄地从何而来呢?因为贾府的两位国公的功劳大,皇帝不仅封官爵也会有封地。这些庄地应该就是封地。庄地上的农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一定会优先满足庄家(贾府)。

怎么个满足法,里面大有文章。乌进孝就是在中间协调或者说中间承包人。

具体贾府要向乌进孝收多少租,要看乌进能提供出来多少收益,而具体多少收益也要看年头,看农民能有多少收获。

这次乌进孝送来的年货,也算是交的租子吧,贾珍不太满意,嫌少。但听了乌进孝的一番诉苦:“今年年成实在不好。从三月下雨起,接接连连直到八月,竟没有一连晴过五日。九月里一场碗大的雹子,方近一千三百里地,连人带房并牲口粮食,打伤了上千上万的,所以才这样。”贾珍也没有为难他,反而还让贾蓉好好待他。从这来看,他们层层之间还算互相体谅,有商量。

总而言之,就是这些庄地上的农民提供劳动,按一定的比例或定量拿到一部分成果,其余的由乌进孝这样的经营者(中间人)分一部分,大部分都给了地主。


流年书瓶



宁家少主


《红楼梦》里,无论是宁国府还是荣国府,他们的田庄都不是在京郊的,而应该是更远一些的地方。

乌进孝在给宁国府贾珍送租子的时候,在路上一共走了三十多天,乌进孝的兄弟管着荣国府里的八处田庄,距离他才一百多里,可见两府的田庄距离很近。

住在京郊的刘姥姥,是一大早晨出发,不到中午就能够到达贾府的,而且还能当天赶个来回。这就说明了贾府的所有的田庄都不会是在京郊的,而是更远一些的地方。

顺治初年,满清开始了圈地运动,而围绕着京城的土地,都是清朝的王爷们才能够拥有的,贾家的级别是达不到的,这也说明他们的田庄是不可能在京郊的。

贾府的田庄,都是由宁国公和荣国公依靠自己的军功来获得的,或者是他们参与了清初的圈地运动,或者是皇帝对他们军功卓越的赏赐,这些田庄就构成了贾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田庄的管理,主要由两种人共同进行,一个是田庄里的庄头,另一个是贾府里的仆人。

田庄里都设有庄头,比如乌进孝兄弟俩,就属于庄头,他们并不算是贾府里的仆人,只是田庄里农民们的头头,主要负责安排田庄里的农民们的耕作,捕猎等等活动,以及安排向贾府进贡田租的事宜。

贾府里也有负责这项事务的仆人,比如周瑞家的就对刘姥姥说过:“我们男的只管春秋两季地租子”。周瑞的全家都是王夫人的陪房,是在王夫人嫁到贾府时的“嫁妆”。清代的习俗,是媳妇进门后就开始管家的,而王夫人从娘家带来的周瑞,无疑是帮着她管理荣国府的最佳人选了。

贾府对田庄的管理是有问题的,这也导致了贾府后来的入不敷出。

贾家对田庄的管理,就像是一个“撒手掌柜”似的,全凭着庄头和自己府里的管家仆人们说,自己是从来不去实地考察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弊端——弄虚作假。

贾珍说乌进孝是来“打擂台”的,说明他自己也知道乌进孝是不会说实话的,而乌进孝之所以不放心自己的儿子来进京送租子,恐怕主要还是怕孩子年轻,骗不过贾珍吧。

贾府里的管家赖大、赖二,简直是个小地主了,这些钱哪来的?还不是从贾家“搜刮”来的么。同样的,类似于周瑞这样的陪房,恐怕也难免和庄头们里应外合,一起来欺骗贾府的银子。

贾府的主子们,在小说中是没有到田庄上去实地考察的描写的,他们只是一味地在府里花天酒地,全然不顾及田庄的实际情况怎么样了,以至于到最后,两府里都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


谁和蒲公英有约定


贾府这么大的一个家族,上上下下有几百口人,他们的吃穿用度、月钱月例,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贾府的经济来源除了贾政等人的俸禄、宫里娘娘的赏赐之外,主要来自贾府农庄的田租收入。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黑山村庄头乌进孝在腊月的时候,把一大批特产土物、米粮蔬果以及卖谷物牲畜所得的银子送到宁国府贾珍那里。

乌进孝兄弟都是贾府门下的庄头,乌进孝管理宁国府名下的八九个田庄,他的兄弟管理荣国府名下的八处庄地。每年,乌进孝的兄弟也要赶在过年之前,把农庄出产的部分粮食蔬菜等物装在货车里,并购置一批珍奇异兽、乡下特产,一并送到贾府去。

那么,乌进孝的田庄在什么地方呢?是在贾府所在的京城附近的村庄吗?不是,乌进孝等人送钱粮物产到贾府,前后花了三十多天的时间,倘若田庄在京城附近,在路上是不要耽搁这么多时间的。就比如刘姥姥是庄稼人,她们一家居住在乡下的,刘姥姥到贾府玩,来回只需要一天时间。那是因为刘姥姥居住的乡村离京都长安很近,而乌进孝的田庄和刘姥姥不是一个地方的,离京城相隔很远。

还有,乌进孝本想让儿子来送这批农家货物的,也让他们来天子脚下见见世面,只是他们年纪尚轻,怕在路上有闪失,有些不放心。从乌进孝的田庄出发到京城贾府,山水迢迢,路途遥远,必须要有可靠之人监督运送货物。

我个人觉得,乌进孝管理的田庄应该在南京附近的乡村。贾家的原籍是金陵,他们的根基也在金陵,金陵城有宁国府、荣国府的老宅,还有贾家的祖坟和祭祀产业也在金陵。贾府中的人去世时,都是先寄灵在铁槛寺,以后贾府再派人把灵柩送回金陵祖坟安葬,这是叶落归根。秦可卿临死前,托梦嘱咐王熙凤购置祭祀田产,应该就是让她派人在故乡金陵附近购买产业。

贾府中那些年长的人,应该都在金陵生活过一段时间,比如贾政打贾宝玉时,贾母又痛又气,她命下人准备车马轿子,她要和王夫人、贾宝玉回南京去住。贾琏的奶妈赵嬷嬷以前在金陵生活时,曾亲眼见过皇帝驻跸在金陵甄家。贾府的祖业都在金陵,乌进孝兄弟管理的田庄应该就是贾家先祖在金陵购置的田产。

小说《红楼梦》第十二回中,也有一个小细节暗示了贾府的田庄在南京。这年农历十二月,贾瑞贪图王熙凤的美色,几次上门勾搭她。王熙凤为了惩治贾瑞,两次用计欺骗他,第一次把他骗到荣国府西边穿堂里冻了一夜,第二次王熙凤把贾瑞骗至荣国府一个过道的空屋子里,让贾蓉、贾蔷抓了个现行。贾蓉、贾蔷勒索贾瑞写了两张欠条,他们为了捉弄贾瑞,让他从后门出去,因为“老太太(贾母)那边的门早已关了。老爷(贾赦或贾政)正在厅上看南京来的东西,那一条路定难过去。”

贾蔷说贾政们在大厅上看东西,不说东西来自皇宫,也不说是苏州带来,偏偏要在东西前面带上“南京”两个字,这会是什么人送来的物品呢?考虑到这是年底,我个人觉得,这个“看南京的东西”应该是贾府每年年底都要例行的一件事,贾政们看东西的场景应该也和贾珍、贾蓉接见乌进孝,查看物产清单是一样的。

不管贾政们是真的在厅上看东西,还是贾蔷说谎了,“看南京的东西”是贾府年底的一件大事,而且贾府每年会把这些米粮分发一些给没有收益的族人,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事情,贾瑞听了也不会生疑。乌进孝的兄弟管理荣国府的庄地,与宁国府名下的田庄相隔一百多地,应该也是在南京附近的乡村。这一天,乌进孝的兄弟把农作物等东西送到荣国府,正好是贾瑞第二次被骗的时候。

贾府的主要田产在故乡南京那边,这是重要的经济支柱。贾府后期的家计日渐艰难,这有内部和外部等诸多因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乌进孝兄弟们管理的田庄在那几年遇到涝灾、冰雹等自然灾害,田里的农作物损失惨重。乌进孝兄弟向贾府汇报了灾害情况,不能按数上交米粮银子,这对于贾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小说第七十五回中,从贾府的一个饭局就看出了家族开始衰败的迹象。因乌进孝兄弟的田庄所上交的米粮数量锐减,贾府算计着过日子,用细米单独给贾母做饭吃,其他人的饭则用粗粮做的。我们在看《红楼梦》时,往往只看到京城贾府的败落,却往往忽视了远在南京的贾家田产也出现了问题,乌进孝有一天真的“无进孝”了,没什么东西可孝敬贾府。





今古杂坛


古代的大户人家,都有专门的雇佣人!农田里的庄稼,都是农民去收!说白了,他们就是地主!

那个时候,很多富人都是富可敌国!

穷人呢!就是无立锥之地的人!



宝爸的平凡生活


巜红楼梦》五十三回,荣国府有八处庄地,由周瑞负责收春秋两季地租(第六回),具体管理,由黑山村乌庄头乌进孝其弟负责。年底,除交实物外,另交银二三千两。宁国府有八九处庄地,由乌进孝管理。年底,除交实物外,另交银二千五百两。宁、荣二府庄地相距百里。乌进孝说道,今年雪大,路难走,进京城共用了一个月零两日。今年收成实在不好。三月下雨直到八月,九月一场碗大的雹子,方近二三百里地方,连人带房,牲畜粮食,打伤了上千上万。贾府的经济来源,主要来于地租!若非贾府最后被抄,贾府亦可能依靠地租,赖以残喘,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文中一句不经意的话,也可能使贾府瓦解。贾珍绉眉对乌进孝道: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这说明宁国府的庄子,原来比这多,【后被当卖了】部分。这是十分危险的信号!若当卖土地房产继续下去,不可收拾,地尽房绝,穷困潦倒。少数的官俸是撑不起贾府挥霍的,只能瓦解。


大展宏图3329


田庄,有田有庄。

田,耕地。庄,农户聚集居住的村落,但庄子和自然村有所不同,自然村的住户不一定是有组织的,庄子里的住户则都归在同一个庄主管理之下。一个庄子,有点像我们现在的一个公社,或者一个生产队,是有组织的。

由此来看,能拥有整个一处庄子,即便在古代社会,也不是容易的,或者是大地主、家里几代人积累下来的钱一点一点买下来的,或者是家里出过王侯将相、得到过朝廷的赏赐,或者是皇亲国戚家里世袭下来的。因为拥有一个庄子,意味着你不但拥有土地,而且拥有土地上的人口。

贾府的财力之大,实在惊人吃惊,拥有一处田庄就已经是很大一个财主了,可荣国府拥有八处!宁国府也拥有八九处。

书里写得似乎有点矛盾,一会说宁国府的田庄多,一会又说荣国府的田庄比宁国府多几倍,……,又是一个令人困惑的点,——这部小说中有很多令人困惑的点。

其实,我觉得这就是作者引导我们去仔细琢磨的有意而为。为什么作者写得那么仔细的同时却留下很多处令人感到困惑的点,我觉得只能说是作者有意留下的线索。

说了半天,跑题了。

田庄是怎么管理的?

可能一般来说由庄主管理,或者庄主指派的管家代理,然而《红楼梦》小说中不是这样的。在书中,我们看到,贾府的田庄离贾府很远,到了年底乌庄头来进贡,居然路上要走一个月零两日。就算下大雪,有牲口有车的,也不至于走这么久,——显然,这又是一个引人思索的叙述。贾府得是一个怎样的高门大户,能在几百上千里之远近的地方拥有八九处田庄?而且是一年到头不用自己去管,到了年底自然会有乌庄头千里迢迢来进孝?


TeaC


田庄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在农业社会中,大地主占有大量土地。他们在远离他们的住所的地方,也拥有土地,山林和房屋,。这些产业,就称文田庄。一般情况下。大地主并不直接管理他们的田庄。而是委派亲信或当地人经营管理,他们不和佃户往来,只是定期向管理人收缴田庄的出产或租金。


陨落成石


有管家,也叫庄头,如乌进孝。这个角色不简单!需要上通下达,与地方官员,村霸,黑白势力,都得搞通,方能胜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