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甥舅并肩去战斗

战疫故事:甥舅并肩去战斗

2019年12月,坐标湖北,新型冠状病毒开始蔓延,短短时间内,爆发成一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疫情攻坚战。一纸通报,武汉封城,全国疫情,每个人都置身其中。在大多数人在家自我隔离静等春暖花开时,一些人却义务反顾地走出家门,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战疫故事:甥舅并肩去战斗

古方巍,共产党员、莘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中队中队长,刚完成为期两个月的全县河湖拆违驻村帮扶工作后,又转身坚定地加入到全县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战斗在防疫第一线。

许云龙,西南交通大学物理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三学生,积极响应号召,不畏疫情,写下请战书,勇敢成为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的一名志愿者。他们俩,看名字,没有什么联系,但身边熟悉的人都交口称赞说:“这一家子都是好样的”!原来,古方巍是许云龙的舅舅,甥舅二人不约而同加入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弘扬了抗击疫情的正能量。

古方巍说:“我不是医护人员,不能跟着他们冲锋陷阵,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力保一方平安。”所以,在全县防控工作之初,他就第一时间向单位递交了请战书,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加入到县委组织部疫情防控突击队第六分队。

战疫故事:甥舅并肩去战斗

古方巍负责的华阳小区是一个旧小区,居民楼设施老化,住户也比较复杂,为了摸清人员居住情况,他一家家地登门走访排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稳定居民情绪,记录每户人员信息和身体健康情况,对有外来人员的住户尤其关注,详细询问和户主的关系、身体健康情况、近期行程轨迹以及是否接触疫区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对住户中的老年人,由于他们行动不便,需要的生活用品他主动代为购买,送到家中,并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下,有什么事可以随时打电话。

2020年2月10日,古方巍正在家中吃晚饭,这时他的电话突然响起,他一看是个陌生号码,接起来电话刚喂了一声,那边就听到一个哽咽的声音:“小古,我是华阳小区的,你薛大爷,你能不能到家来一趟?你大娘想闺女了,我俩都不会上网视频,闺女电话中也没教会,这会儿正在家掉眼泪呢!”听到这里,方巍赶忙说:“大爷,你别急,我这就来。”说完放下手里的馒头就穿衣往外走。赶到薛大爷家敲开门,对薛大爷说:“大爷,我就不进屋了,在门口给你连上线。”他用薛大爷的手机和大爷的闺女视频连上线,听着大娘开心地喊闺女的名字,他悄悄下楼又到小区门口值守了。

古方巍深知护小区居民安全是一份沉淀淀的责任,来不得半点马虎。他在值守期间,严格落实各项防控制度,外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小区,小区内每户每两天允许一人外出购买必须的生活用品,外出人员必须配带口罩,出入登记测量体温,发放出入卡,逐一做好记录。同时,他协助小区物业做好消杀防疫工作,每天对小区门口、楼道、卫生死角进行消毒处理。

古方巍还是莘县综合执法局城南支部抗击新冠病毒党员先锋岗的一员。他白天在负责的城南片区执勤,晚上再去华阳小区驻守,这样“5+2”“白+黑”的连轴转,身体很快瘦了五六斤。他的父母因春节回老家过年一直没能回来,他也顾不得去看望,只是电话中嘱咐二老做好自身防护。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走到群众那里就是一面旗帜,要让党旗飘扬的地方成为群众眼中最安全、最温暖的地方。”

战疫故事:甥舅并肩去战斗

许云龙作为00后的一名大学生,当看到90后的小哥哥、小姐姐都披上战袍冲上前线的报道时,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和勇气!武汉是前方是主阵地,全国其余各地作为武汉坚强的后援更不能忽视,要戮力同心共同战斗!正如他在被采访时说的:“国家每年拿出很大一部分财力用在高校教育,培养大学生就是要为国家作贡献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国家大难当头我们更要冲锋陷阵、冲锋在前!”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身穿“志愿红”,就是最亮的仔!

战疫故事:甥舅并肩去战斗

报名成为志愿者后,许云龙被安排到北街小学小区防控一线。每次值守,他都早早赶到值守点,根据民政局带班负责人的安排开展防控工作。居民出入登记,测量体温,协助入户排查,帮助送生活用品,传播抗疫知识,虽是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但他知道这每一件小事都事关抗疫战斗的成败,及早发现问题,及时管控危险因素就能有效阻止病毒的传播,决不允许因为自己的工作疏漏导致危险发生。所以,许云龙做的细致入微、严谨到位。他说:“这次志愿者活动让我有机会服务于自己深爱的家乡,对我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每一个学子都应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来,全民同心,赢得最后的胜利!”

这就是古方巍、许云龙甥舅同心抗疫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只有赤诚奉献。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古方巍、许云龙这样默黙的奉献者,才有了全世界最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有了无坚不催、攻无不克的神话!这场战“疫”,中国必胜!

文图:刘鹏利

审核:杜秀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