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系列-第一篇:基本常識與前期準備

寫在最前面:

保研只是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人生很長,保研成功與否不會助你騰飛九霄、更不會讓你墜入深淵。保研就如是否讀研究生一樣,只是人生中的一個小小選擇。

不以讀研為榮,更不可以直接工作為恥,畢竟優秀的人選哪條路都是會走向巔峰,只不過是換了座山而已。


正文開始

1、保研是什麼:俗話就是成為本科學校綜合佼佼者,然後免參加考研初試從而讀研的方式。因為優秀且沒有考研,俗稱“推免”

成功保研的學生俗稱保研生,也叫推免生,全稱“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

2、常見的保研方式:

常規型:過去三年成績+加分(包括各種競賽、論文、學生組織任職等)+面試成績(不一定有,要看學院的保研規則)

科技創新保研:因為競賽取得優異成績(重點比賽國一、國二的第一、二作者)、發表較多質量較高的論文。——體現出你在科研方面超人的能力。

支教保研:通過去貧困地區支教一年(一般都是去自己學校指定幫扶貧困縣)。一般只能保研本校。

行政保研:在學校的行政崗位擔任學生兼職輔導員,隨即進去研究生階段就讀。一般就是保研本校。

四種方式中最多的就是常規型。因此,大家主要也會向常規型的要求去靠攏。

3、保研加分:

保研加分細細分析,這些加分有多難加。以我工科土木工程為例,為大家展示,大家如果早早就有保研想法,就要早早了解保研規則。

我們的加分全部是按照百分制加分,且每一個單項不得超過2分,總分不得超過3分。那麼想考加分彎道超車的同學就要保證自己的成績不得過低。

(1)學生組織幹部加分

保研系列-第一篇:基本常識與前期準備

大家也看到了,基本上想加到1分以上得是院一級組織的副主席或院二級組織主席往上。大部分學校組織的規格都是大一是幹事,大二為部長,大三或大四為主席,想加分到1分以上基本上都要在組織裡呆三年,這個時間真的很長,會很影響學習,很大大壓縮你學習時間,這是無法避免的。

因此,你所要面對的是加分的同時做好減少學習時間的準備。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少睡覺,少玩遊戲,把大部分所有時間都放在學習和工作上。這是我的經驗,也想不到別的辦法。

(2)學生容易加分

保研系列-第一篇:基本常識與前期準備

我覺得真的太難了,我到現在為止我身邊都每一位有省級優秀幹部的,更別說全國了,做多的就是加0.1分,而且我們從今年去0.1分也不認了。從0.25開始認可。

(3)競賽

保研系列-第一篇:基本常識與前期準備

一般加分的比賽肯定有挑戰杯、互聯網+、大學生英語競賽、大學生數學競賽、大學生數學建模國賽和美賽。除此之外還有自己專業相關的競賽,比如我們有交通科技大賽、結構設計大賽、橋樑結構設計大賽等。

只要大家有了解就明白了,交科賽、互聯網+等國家級獎有多難,基本上是一個學校在努力才有機會拼到。各類大賽的國賽大獎都是很難的,基本上都是很多年的沉澱和老師學校的幫持,才有機會做到。

因此,如果做項目投入多的話,基本都是通過科創直接保研完成的,靠這個只加分難度大回報低。但是,去學習參與科創項目真的很有必要,在這個過程你學到得很多方面的知識比單純加分重要的多。

(4)論文

保研系列-第一篇:基本常識與前期準備

我們學校的論文必須是見刊才承認的。至於這個難度,不得不說每一層之間的差距絕對是指數式增加。這也是很多學生彎道超車的地方,因為普刊是一個渾水區,是一個說不準的東東。很多人靠著很多篇的普刊加分實現超車,因此有想保研的同學,可以去嘗試,普刊很多難度並不是很大,只要進行一定模擬分析和文書表達,就是可以去嘗試的。

至於EI和SCI真的難,除了那些神仙,去年我校有一位4篇EI成功科創保研,我只能說膜拜,對於我等凡人,還是踏踏實實去好好學習,做做競賽來的實在。

但是有一類成為神奇的中文核心,在超級“崇洋媚外”的中國論文屆,最好的論文都在國外,甚至是稍微有些“姿色”的論文都無法被只會中文的我欣賞。因此中文核心還比較好發。但是現在,尤其是今年開始,國家在強推中文期刊,真的難度螺旋上天。如果能發一篇業內中流中文核心,去保研得時候也是硬通貨。至於怎麼發會好發一點,我日後也會講一下(懂得不多,但也去嘗試過,儘量還是講講自己的經驗)。

(5)神仙的事情,我不懂

保研系列-第一篇:基本常識與前期準備

總結:

學生加分是最好用,對自己社交等綜合能力提升較多,但是耗費時間,犧牲學習時間,要看你的自制力;競賽加分難度大,但是多多參與,對科研有提高,只要堅持,還是有一定加分回報,如果是特別努力去做,可以努力與導師和學校商量,好好包裝,衝擊大獎,直接科創保研;論文,普刊用於彎道超車的神奇,中文核心、EI和SCI請各位地仙、神仙慢慢發,基本上從大一就要接觸科研和鍛鍊寫作,才可以在在大四9月前完成並出刊;最後這個,我真的一點不懂,那估計是仙界的事情,我就無從得知了。

4、校內面試

說實話,校外面試是為了選拔優秀學生而設置的,而本校的面試是為卡學生而設立的。保研的學生基本都想去更好的學校,而本校生源一般就是最好的生源了。

學校本著想盡千方百計留住各位學生,那麼就通過面試來卡分。在面試前需要說明自己保研去的學校,且不得說謊,因此想去外校就要保證自己成績加上加分的排名一定要高。

我身邊就出現了拿到天大錄取資格而沒有保研資格,只能去考研的例子。

5、保研名額

保研都是根據名額來的,從高到低排名結束後,每個專業根據分到的名額進行發放。

保研名額是教育部根據各個學校的層次,比如本科生總數、出國人數和各類頭銜,例如211、985、雙一流學科數量、雙一流學校、錄取分數、研究生院、地域偏向等各類因素分配。上面所佔因素越多,保研分配的名額也會越多,一般比率也就越好,這是國家分配層面。

在學校內,也有大院小院區分,人數多實力強的學院自然名額多,保研率會高於學校平均值,例如211中的優勢學院保研率甚至可以達到985保研水平。在學院內,那又有更多的因素進行分配了。比如我們今年有abc三個專業,ab專業要去外校的學生多(很多已經拿到錄取資格,就等保研名額了),c專業大部分人想留在本校,那麼學院就把名額向c專業多放了一些,就是為了留住更多學生資源。

所以每年浮動很大,要早早和老師溝通,看看今年的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學習,把自己的排名提高才是硬道理。


結語:

這是保研的最基本知識,望各位同學可以早早了解到,並做相應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