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5條祕密通道的入口都在大一

本科已經不能滿足很多人的需求。

讀研?Yes!相比競爭激烈的考研,保研這塊免考金牌得到更多青睞。但是,很多同學到了大二、大三才發現,由於剛入校時的疏忽和信息不完全,保研夢與自己早已失之交臂。其實,保研並不像大一新生入學時想象的那樣——伏案四年埋頭苦讀。在多數高校,保研的道路四通八達,除了傳統的學術保研,還有通往保研彼岸的秘密通道。

保研:5條秘密通道的入口都在大一

學工保——從幹事到部長

當學生幹部是許多新生的夢想,殊不知,它還能帶來免試保研的驚喜。學工保研別名行政保研,在高校中流傳最廣,是非學術保研捷徑。學工保研不屬於國家研究生統招政策範圍,由高校自行制定政策,決定權也在高校,申請者多為學生幹部。通過了學工保研,大學生在讀研前須在學校工作一定年限。需要注意的是,學工保研就讀的大學通常為本校,專業也多不能自主選定。

學工保研對申請者的成績相對寬鬆,保研名額多下放到學院團委等下屬的大型社團,比如院學生會、校報。想通過這條道路保研的同學,必須從大一入校時就加入這樣的社團,之後在社團工作2~3年,經過層層篩選,由幹事、副部長,到部長最高學生幹部級別,最後由社團負責老師推薦,獲得保研名額。 獲得學工保研的同學畢業後,要在學校做1~2年的學生工作(具體年數以各高校規定為準),比如學生輔導員,之後就可以留校讀研深造了。

支教保——成績不好同學的福音

支教保研較學工保研更為隱蔽,名額也相對少,但這都不是問題,只要找準了入口,想走這條捷徑也不是天方夜譚。 支教保研對學分績(GPA,又稱績點)要求不高,有的高校根本沒有要求,這對成績不突出的同學來說可是福音,但也不能有掛科。在學生圈,支教保研俗稱“亞保研”,因為畢業後要到邊遠地區支教一年,之後返回學校讀研。與學工保研相似,支教保研的名額多下放到學院團委等下屬的大型社團,大一新生也要在入學時就加入社團,經過2~3年的工作,晉升社團最高學生級別才有可能。注意了,支教保研就讀的高校也多為本校,但是,專業是可以跟學院教務處協商的,並不一定就是原來的專業。

保研:5條秘密通道的入口都在大一

藝保、體保——術業有轉攻

吹拉彈唱的美女?百米冠軍的帥哥?Yes!要找的就是你。針對學業不拔尖卻“術業有專攻”的偏才們,有些學校推出了藝保、體保,開闢了另類保研大道。 藝保、體保針對的人群比較狹窄,選擇這條路的通常是具有一技之長的帥哥靚女。通常,有這等才幹的人在入校時就要加入學校的藝術團、體育隊,要是等到大二再入,基本是沒戲的。

殊不知,從大一入團起,比賽、演出的種種情況都被老師記錄在案。到了大四,每個人在團體中的職務和演出、比賽的記錄決定著保研名額花落誰家。一般來說,藝術團團長和體育隊隊長是十拿九穩被保研的,其他骨幹級成員的保研機會還要參考其他因素。在這裡,給你支個小招兒:藝術團、體育隊的負責老師是保研名額的把關人,得到他們的看重對保研至關重要。 學習成績不好?沒有關係啦!在眾多保研途徑中,對藝保、體保學生的學分績沒有要求。

保研:5條秘密通道的入口都在大一

​學術保——學分定乾坤

學術保研是人人皆知、大學最主要的保研方式,通行的做法是大學劃定保研GPA要求,由各學院綜合學生的學術水平、社團活動和科研能力等,確定名單。設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一般都有自主免試推薦碩士研究生的資格,學分績排名要在年級前15%~20%左右,量化評分標準是學分績、社團活動(即社會工作)和科研能力,在很多學校這三者的關係是8:1:1,從中可以看出學術保研對GPA的要求很高。想要通過此種方式保研的同學要做好思想準備,從大一起,就要在學業上下功夫,絕對不可以出現掛課,當然,社團和科研上也要有所作為。學術保研除了可以申請本校外,還可以選擇保送外校,但是,成功率肯定沒有保送本校的高。

科研保——超級學術男女

科研能力超強的學術男女請注意:科研成果可助你獲得保研名額。有些大學規定,在本科期間獲得一定學術、科技成果的學生可以獲得保研資格。一般來說,如果能在核心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或取得發明專利,再或參加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且通過結題鑑定,又或參加科技競賽且獲得大獎……這些資歷都可助你敲開保研的大門。需要注意的是,科研保的名額很少,審核也比較嚴。此種保研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要求創新科研能力超強。在這裡,提醒大學:進了大一,要打聽高校比較認可的科技競賽,再看看自己在這方面的天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