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or退步?讓人愛恨兩難的全新一代的寶馬3系


進步or退步?讓人愛恨兩難的全新一代的寶馬3系

寶馬3系可能是全世界擁躉最為龐大的寶馬車系,前6代車型每一代都堪稱佳作,甚至成為了同級的標杆車型。而作為寶馬最重要的市場,中國消費者對於寶馬3系也有著萬般恩寵。豪華、時尚、標榜運動,而且價格也越來越親民,這可能就是3系在中國受寵的根本原因吧。僅上一代底盤代號F系列的3系就在華晨寶馬的鐵西工廠生產了70萬臺。


進步or退步?讓人愛恨兩難的全新一代的寶馬3系

如今,底盤代號為“G”開頭的第七代寶馬3系來了,更高的顏值、更大的尺寸、更豪華的配置,如此誘惑讓中國消費者怎能抵擋。但對於那些真正的“Bimmer”來說,從E46以後的3系,就逐漸開始走“下坡路”。E46以後,3系越來越大、越來越舒適、也越來越重,但銷量反而越來越好。這是寶馬對於市場的“妥協”,對於企業和汽車工業來講,這可能是“前進的腳步”,但對於真正的“Bimmer”來說這就是赤裸裸的“倒退”。下面讓我們來帶著“辯證”的眼光來欣賞一下,眼前的這輛最新一代寶馬3系。


進步or退步?讓人愛恨兩難的全新一代的寶馬3系

得益於採用了ClAR平臺,也就是寶馬專為縱置後驅車型打造的平臺,全新一代3系的長寬高都進一步提升。在CLAR平臺的技術加持下,7系採用碳纖維減重、5系採用鋁合金減重,3系也採用了部分鋁合金減重,相比上一代減重了55kg(海外版)。軸距方面相比上一代3系,G20的標軸版軸距加長了40mm,G28長軸距版更是加長了110mm,軸距達到了2961mm。更長的軸距、更大的車身尺寸將會帶來更加寬敞舒適的車內空間。長軸版的新3系尺寸甚至已經趕上了F10的寶馬5系。隨著汽車工業技術的提高和消費者對於空間舒適度認知的不斷擴大,加長也許是與時俱進的一種表現。


進步or退步?讓人愛恨兩難的全新一代的寶馬3系

除了車身尺寸方面,在設計方面這代3系可能是既E46以後最為成功的一代,至少個人這麼認為。在全新設計語言下,即使加長加寬的3系也沒有顯出半點臃腫。短前懸和短後懸營造出了更加修長的車身,對於一款前置後驅的車型來說,拉長的車頭更富運動感。衝壓塑形的前發動機艙蓋極度下垂,標誌性的“雙腎”進氣格柵與發動機艙蓋完美融合,兩側貫穿至全新設計的前燈組。摒棄了“天使眼”,全新淚眼式的設計融入了E46的精髓,是否更加勾起人們的懷念?


進步or退步?讓人愛恨兩難的全新一代的寶馬3系

車身側面,飽滿的線條代替了之前硬朗的走線,多了幾分柔感之美。雙腰線的設計也使得車身側面多出了幾許立體感。其實這代3系相比上一代F系列車高更高,但是通過整體設計手法使其呈現出了“低趴”的姿態。車尾的設計也採用了“拉伸”的手法,更寬更扁的尾燈組與多層次的後保險槓讓車尾的層次感完美展露。上翹的“小鴨尾”不僅帶來更好的視覺效果,還能提供一定的下壓力,進一步提高車輛高速行駛的穩定性。總體上,即使再苛刻的“Bimmer”也無法拒絕這代3系的設計。


進步or退步?讓人愛恨兩難的全新一代的寶馬3系

豪華的配置在3系E46時代之前一直都不是寶馬3系的賣點,但隨著消費者不斷被“寵壞“,後來的3系也逐漸淪落“凡間”。如今的3系,豪華和配置甚至成為了消費者的主要考量。全新3系的內飾風格僅僅保留了點滴3系的經典元素,其餘都能看到對於豪華、科技和配置的妥協。我承認科技改變生活,12.3英寸液晶儀表、10.25英寸大尺寸液晶觸控屏幕、按鍵式功能按鍵、11種色調組合的氛圍燈,大面積的真皮包裹和鍍鉻飾條點綴都體現出滿滿的豪華與科技感,感受到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前進。但曾起何時,3系是一輛被冠以“駕駛者之車”,“Bimmer就是喜歡他的純粹,喜歡他的原始,甚至喜歡他的“簡陋”。但如今,坐在車內,唯有那尺寸和握感極佳的方向盤,才能讓我回憶起曾經的“駕駛者之車”。但對於寶馬來講,企業更能真實瞭解消費者的需求,可能現在3系的主力消費群體更在意的是它夠不夠豪華、夠不夠科技、夠不夠面子,至於操控、駕駛樂趣往往都排在遙遠的身後。


進步or退步?讓人愛恨兩難的全新一代的寶馬3系

動力系統方面,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300Nm,雖然在指標參數上和之前搭載的2.0T B48沒有什麼太大差異,但是這臺發動機從他的代號B48Tu上就可以看出它已經不是我們熟悉的那臺B48了。就像這臺低功率版的325i你從外觀上可能根本不可能分辨出來,迫於越來越嚴苛的排放法規,寶馬將B48全面升級。最為主要的要屬燃燒系統的全面升級了,採用了博世的350bar高壓噴射,燃油的霧化效果更好、油氣混合更加充分,隨之而來的就是動力性和排放都得到了提升。由於採用了全新的燃油噴射系統,燃燒室需要重新設計,這樣的工程量不亞於“換代”。


進步or退步?讓人愛恨兩難的全新一代的寶馬3系

此外,熱管理系統升級、曲軸連桿機構的減重。至於寶馬發動機的“靈魂”DoubleVanos(VVT)和Vavletronic(可變氣門升程)都得到了更好的發揮。集成排氣歧管對於暖機效率和排放方面也都有著更好的幫助,可以說在迫於排放的壓力下,寶馬依舊讓動力性與經濟性達到了不錯的平衡。


進步or退步?讓人愛恨兩難的全新一代的寶馬3系

對於搭載高功率版的B48Tu的330i(330Li),那臺發動機則是更加註重動力性,當然也是在保證一定經濟性的前提下。對於那些想和之前一樣通過刷ECU“變成”高功率版的車友來說,B48Tu根本就不允許。由於集成排氣歧管對於渦輪溫度方面有著一定限制,無法形成更高效的壓力差,無法發揮渦輪增壓器的全部能力,高功率版採用了非集成排氣歧管。兩款發動機排氣結構不同,如果“硬刷”必將造成發動機出現問題。所以,在此奉勸各位懸崖勒馬。除了燃燒室以外,這臺B48Tu還在熱管理系統、曲柄連桿機構、皮帶輪系等多方面進行了改造。雖然在F30(35)時代我們逐漸和寶馬圖騰式的L6遠去,但B48在動力性和經濟性方面的表現還是可以讓我們逐漸忘記“N5X”系列。至少在試駕的過程中,這臺發動機的表現還是非常的不錯,低扭狀態同樣比較充沛,渦輪增壓器介入較早,並且在1350rpm就達到了300Nm的最大扭矩,扭矩平臺直至4000rpm,可以說中後段的加速表現同樣精彩。與其匹配的8擋自動變速器也很完美,無論是平順性還是響應還是具備寶馬一貫的調校水準。


進步or退步?讓人愛恨兩難的全新一代的寶馬3系

底盤和懸架方面,可能是我最不想聊的,之前寶馬在海外發布全新一代3系之前,曾經誇下海口,說這一代3系將會迴歸駕駛,關注操控。但是,我覺得我心目中3系的操控和寶馬口中所說的迴歸操控還是有著量級之分。在我看來,這代新3系的底盤和懸架調校更加偏向舒適,懸架的初段還有一絲絲的韌性,本以為這是驚喜,可懸架中後段明顯感覺到偏軟。高速併線或者過彎時,較軟的懸架調校會讓車身呈現出一定的側傾,好在堅實的底盤能夠給我帶來很強的信心,車身的循跡性也不錯。雖然,我並沒有太多機會把手中的這輛3系開到極限,但我堅信如果後橋有穩定杆的話這輛新3系的極限一定會更高。


進步or退步?讓人愛恨兩難的全新一代的寶馬3系

我不得不承認這代3系還是有“底線”的,在提升了舒適性的同時也保證了一定的操控。但總覺得和我們原來心目中的“駕駛者之車”相差甚遠。但僅這一點並不能阻止它的大賣,因為購買3系的消費者看中的還是他的豪華、配置、科技以及品牌附加值。畢竟,購買3系的車主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把它開到極限,他們更願意享受這種豪華舒適的駕乘感受。也可能這些人群才是3系的主流人群,但好在華晨寶馬依舊保留了標軸版和長軸版。所以,對於和我一樣的那些“Bimmer”來說,標軸版的G20是寶馬留給我們惟一的安慰。


進步or退步?讓人愛恨兩難的全新一代的寶馬3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