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哪個更強?

我的夢是不是我的夢


上海交通大學工學、醫學、管理學實力超群,是造就工學、醫學、管理學傑出人才的理想之地。理學、文學實力上乘,是培養理學、文學優秀人才的高等學府。 上海交通大學在8個學科門招收本科生,其中工學、醫學、管理學為A++級,理學、文學為A級。在65個本科專業中,理學的應用物理學、生物技術、生物信息學W專業,工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熱能與動力工程、自動化、生物醫學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信息工程、軟件工程、 船舶與海洋工程 、工程力學、生物工程專業,醫學的 臨床醫學專業 ,文學的日語專業 ,管理學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業工程、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是A++級。這些也都是最熱門的專業。



浙大強的專業有: 心理學、數學、生物醫學工程、力學、機械、光學工程、儀器、材料、熱能、電氣、控制、化工、園藝,土木,計算機應用,環境科學,等 浙大的工業心理學是國家僅有的兩個同類重點學科之一。在微軟和IBM等大公司都有浙大的心理學畢業生 浙大的數學是浙大的傳統強項,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排第三,解放前的“浙大學派”三足鼎立於世界數學界,下設有浙大國際數學中心,擁有邱成桐/劉克峰等一批著名教授,已經成為中國弦理論的中心。浙大數學的強勢也直接導致了浙大計算機等工科專業的發展潛力無限 浙大的生物醫學工程在教育部的學科評估中名列第一, 力學、機械、光學工程、儀器、材料、熱能、電氣、控制、化工、土木這些傳統工科都是浙大原來揚名立萬的強項,別的就不說了。浙大的很多著名校友都出自這些專業。 值得一提的是浙大的電氣學院承擔了“神舟”4、5、6號的機電一體化項目,該學科是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後流動站。

1988 年批准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建有國內唯一的電力電子技術國家專業實驗室和電力電子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浙大的園藝學在教育部的學科評估中排名第一 浙大計算機應用專業下面的計算機圖形學、嵌入式系統和數據庫方向都是國內領先的。其中浙大的計算機圖形學實驗室在90年代末被美國《Science》雜誌評為中國最好的十個科學實驗室之一(部分得益於數學強大)。浙大計算機系設還有英特爾中國唯一嵌入式技術中心。最近幾年浙大計算機系的學生牛人輩出, 2005年有5人拿到Google Offer,有20多人拿到微軟Offer,IBM的沒人統計。 Google編程挑戰賽登陸中國 浙大學子最終奪冠。除此之外還有浙大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排名第一,還有一些農學專業都能進入國內前三。 浙大的醫學前幾年在國內排名十名左右,最近幾年的發展很常快,人才引進和成果輸出都很有成果 。



這兩所學校處於同一檔次,非要說誰比誰好都是不合理的。都是中國一流頂尖大學,只是這些學校各有所長,浙大校大綜合實力強。復旦理科研究佔優勢,上海交大工科獨佔鰲頭。論就業率交大最高,畢業生平均工資最高,復旦研究生佔優勢。看專業再選。比如學農學那就浙大,學商學那就交大。學工科就得細分了,比如學電氣化工那就浙大,學機械船舶那就交大,學計算機兩校都行。如果考本科就浙江大學讀研的話就交大吧。


冷秋的葉子


浙江大學和上海交大都是非常好的學校,比較兩所學校哪所更強,要看如何界定強字。首先,如果單純從學術上界定好壞,浙大還是領先一籌。浙大相對而言,完整繼承了其國立浙江大學的傳統,多年來發表論文要略好於上海交大,特別是在理科和文科方面。浙大當年合併杭州大學,充分了沾了後者有極強的文科的光。上海交大也有悠久的傳統,但畢竟由於歷史的原因,多次發生內遷(以至於到底誰是正統交大也說不清楚),實際上今日碾壓復旦大學的上海交大,是近20年高速發展的新交大。但即便如此,交大的文科仍然沒有得到充分發展。

兩校另外一個共同的特點是都要非常強的工科。在國家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兩校的工科都從獲取項目、資金和知名度方面收穫良多。交大的造船、動力、核工業等非常強悍,但浙大的路橋、建築工程要更強一點。可以說這方面兩校伯仲之間。

兩所學校都有非常強的醫學院。這方面交大的醫學院要強一點。不過浙大正在迎頭追趕。當年復旦和交大分別合併上海第一和第二醫科大學時,交大合併的醫科大學本來基礎要差一點。但由於交大投入大(也因為交大傳統上作為工科院校資源多),與醫學院整合更好,所以這方面反而超過了復旦。與浙大比,交大在醫學院這方面要領先一大截子。但同時也要看到,以學術發表來衡量,交大在總數上比浙大差一截子。以交大醫學院強悍的發表量但總量卻遜於浙大,這說明其他科目,尤其是理科方面可能要比浙大差一些。

交大的安泰工商管理學院當然比浙大的管理學院要好很多,而且位於大上海,學生就業也要好不少。但就管理學和經濟學研究成果來看,與浙大比還有一定差距,比如交大缺乏對中國農村情況(農業經濟、農業經濟管理等)的研究。這無疑也是交大的減分項。

當然,畢竟交大在上海,畢竟交大的品牌知名度要更強。所以如果不是對特定學科有學術追求,一般人在同等條件下,都會優先選擇上海交大。儘管這並不能代表學術水平的差距。


科學時評


根據最新權威的“雙一流”高校評比,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雙雙入選,都代表了中國一流高校的辦學實力和育人水平。如果非要在兩所高校分個高低,私認為浙江大學無疑要勝過上海交通大學,理由如下。


從國際影響力來看:浙江大學在長期辦學中,以嚴謹的求是學風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人才,蜚聲海內外。曾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竺可楨、馬寅初、蘇歩清、錢三強、李政道等都曾在此工作或學習,浙江大學校友中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有160餘人,其中在浙大就學者就有90餘人。

從大學綜合性來看:浙江大學優勢突出,學科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十一大門類。現有112個本科專業,43個博士後流動站,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4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17個,是一所名副其實的綜合性大學。而上海交通大學目前僅僅有九個學科門類,64個本科專業。



根據個人對兩所高校在各地錄取分數線的比較,發現兩者在分數上相差不大,因此如果有立志考這兩所大學的學子,務必要刻苦努力,勤奮百倍,這樣方能在高考中取得更大的選擇權。


學習源動力


我就說一下在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的臨床醫學中,浙大醫學院能不能和交大同列A+吧。

有資格而且敢於獨立招生的綜合性大學的醫學院就只有四個:北大醫學院,復旦醫學院,上海交大醫學院,浙大醫學院。這還不明白嗎?

前幾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醫學院,就只去了兩個醫學院取經,交大醫學院和浙大醫學院。君不見中山醫學院,華西醫學中心去哪了,湘雅呢?人家怎麼沒去取經呢?大家還不明白嗎?

人家浙醫合併之前就已經通過211了,只不過沒想到被合併了……

浙醫是四五流醫學院?那些華西湘雅中山的分數線比浙醫低二三十分(當然在四川廣東低不了這麼多,也就低十幾分。在浙江也不能算,浙醫在浙江分數當然低,但依然比他們高一點。湘雅是無論哪個省都比浙醫低三十分,連比都不用比),那華西中山豈不是六七流醫學院,湘雅是八流?大家還是不明白誰好誰壞嗎?

對浙醫的醫學生來說,華西中山湘雅的大部分醫學生就是學渣,高考的時候就是手下敗將了,只有極少數能考上浙醫,那些學渣反而還在那裡嘲笑浙醫,不知誰可笑。

再者,學科排名說明一切,你華西中山湘雅厲害,臨床什麼時候在A+裡過?搞笑,自己什麼水平B數沒有。

華西能有這麼大的聲望,一是歷史底蘊,而是醫院開的大,聲譽好。然而醫學教育一塌糊塗,醫學院能說的上一流?靠醫院撐起來的醫學院,不提也罷,君不見美國最好醫院麻省總醫院,規模是華西的十分之一,人家能治得病華西一樣治不了。靠治小病得來的聲譽,故步自封,不重科研,總歸完蛋。歷史底蘊敗光了,看還有什麼資格說華西第二。湘雅?呵呵,我都忘了還有這個醫學院了

在學科評估排A+的問題上,某些學校(以及學生)產生了明顯的雙重標準。一方面標榜之前的幾次學科評估或者別的排名第幾第幾啦,然後對自己的成績感覺到合理,感覺是理所應當。

輪到別的學校排A+了,就說不合理,“請忽略某校臨床A+”,然後列舉各種理由,什麼請看別的排行榜啦,這只是看科研啦,只不過是因為得了幾個獎啦,沒什麼了不起,還是我校最厲害。

教育部這麼排肯定有這麼排的道理,結果的出臺也必須得到各方的認同,諸位學校的領導教授都沒有提出異議,你又算哪根蔥?


##########

##########

醫學院獨立招生的問題。現在中國綜合大學裡的醫學院,敢於獨立招生的,就只有四個:北大醫學院,復旦大學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浙江大學醫學院。

有些人十分崇拜的華西湘雅吹的這麼厲害,也沒有獨立招生,因為他們不敢。分數線由高到低,浙江大學醫學院分數最低,但近幾年已經與交大差距不大,而且浙大醫學院是其中招生最多的,在山東招生12人,而交大復旦只招4、5個人。能維持10分之內的差距已經殊為不易。如果交大復旦也招生12個人,未必有這麼高。而且他們招的還大部分是八年制,浙大是5+3!

其實還有一個說法,不將醫學院獨立出來招生的大學,醫學院都一般,事實也確實如此,他們不敢。

川大中山華科中南分數線就靠醫學院撐著,不敢把醫學院獨立出來招生,獨立出來的話,還不知道其分數線跌到什麼程度呢,[摳鼻][摳鼻]他們敢嗎?獨立招生必然導致報考的人數變少,分數線也必然下降。但好處是,報的都是心甘情願學醫的而不是調劑到醫學院裡去的。

有人說,南開同濟的醫學院分數這麼高,但一樣垃圾。但是,他們如果將醫學院獨立出來招生,分數就不會這麼高了,而且絕對沒人報,導致分數線低的要死。因為不獨立出來招生,裡面的學生很多都是調劑進去的,分數當然和其他優勢專業分數差不多。

然而醫學院獨立招生,報考的都是準備學醫的,一定沒有不想學醫而被調劑進去的,這樣就保證了學生的質量。

世界是進步的,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君不見,當初中國何等弱小,如今能說中國仍然是弱國嗎?底蘊也是能短時間積累的!看看美國吧。坐在“天朝上國”的功勞簿上,說什麼“北協和,南**,西**”,君不見原來的東**去哪裡了嗎?如果不思進取,故步自封,早晚有一天,恐怕南和西也出去,只剩下北。那就呵呵了。

浙大排名越來越靠前也是此理。就是某些人嫉妒。無論看什麼數據浙大都已經排在前面,某些人就是看不見,裝瞎。

還在那裡bb,浙吹,浙大郎,都是嫉妒的p話。只能說,沒文化,真可怕。說浙大浙吹拿出證據來啊?說浙大學術上沒成果,沒貢獻啊?你敢比嗎?

看看浙大拿了多少國家科技進步獎,多少技術發明獎,對國家做了多少貢獻吧,有幾個學校能比?


三墩98老司機


這兩所學校我認為交大可能更強一點。浙大確實也不錯,但是浙大體量太大不可能各個科系都照顧得過來。浙大一天到晚想排老三,但是事實上浙大真實的排名在第五或第六名。清北復交這個說法基本上說清楚了全國前四名的排名了。我們來分析吧,工科的話上交和浙大差不多,應該說各有優勢,好比說上交的船舶等,浙大的光學等都是各自的強項,因為這兩所學校文革後都是理工起家的,工科在國內能排在前三位。理科的話也差不多,不過這兩所大學的理科都不算太強。管理科明顯就是上交強,上交的管院我認為甚至強於復旦的管院,在國內數一數二的。醫學也是上交強,上交的臨床國內也是數一數二的,農學浙大強,農科正好是浙大的拳頭科目,合併之前的浙江農業大學是僅次於中國農業大學的一所超強的農業大學。浙大很多的分數也確實是農科得到的。所以看以上因素上交要強一些。入學分數也基本上反映了這個事實,交大的分數線和復旦是腳碰腳的,要比浙大一般要高15分到20分左右。不要有些人說這是因為地域關係的,其實杭州的地域不會比上海差到哪裡去。上海有的地域就業優勢杭州也基本上有,而且離上海很近,實習,面試高鐵就半個多小時就到了,上海沒有的山清水秀的特色杭州反而都有。所以我覺得地域上面反而杭州可能更好點,對喜歡浪漫同時兼顧就業的學生吸引力更強也難說。


shengkay


浙大和交大比還差一點

復旦都沒交大好

可以看看上海本地高考錄取分數線

交大比復旦都高


一路愛家


綜合實力來說,浙江大學的排名更加靠前。如果從專業來說,各有千秋,浙江大學最強的學科是數學、化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土木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園藝學、農業資源利用、植物保護、管理科學與工程,這些學科都是國家重點一級學科,相應的專業也都是國內一流的。上海交通大學的話,船舶海洋工程、機械工程、臨床醫學全國第一 還有一個是教育部的學科評估,教育部學科評估中,上海交大中的船舶海洋工程、機械工程、臨床醫學都是全國第一。


苔米恰恰


浙江大學、上海交大都是華五之中排名靠前的學校,除去清華北大都是令人嚮往的學校。

浙江大學整合了幾乎浙江省高校的優秀資源,才成就了浙大。試看上海有交大、復旦,還有同濟和華東師大,上海能整合的資源幾校分配,怎能比得上浙大得天獨厚的整合優勢?畢竟杭州市、甚至浙江省再沒第二個學校與之平分秋色!

浙大的優勢在整合後大放異彩,上海交大多在原有的基礎上增添光彩,所以更佩服上交!

雖然眾所周知,在學科評估和機構排名中,浙大排名在前,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不得不承認浙大綜合實力的強大,但是人們還是更多地喜歡上海交通大學!

用不著說什麼上海位於全國經濟中心,有地區優勢,浙大也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地方,也不那麼相形見絀!上海交大的優勢在於比浙大更為謙虛謹慎,上海交大的優勢在於優勢專業或學科更受廣大學子的青睞,整體而言,上海交大畢業生就業的方向和待遇之優勢得到更多的體現,這一點毋庸置疑!

願浙大和上海交大更加輝煌!


亭亭玉立104648451


差距就是杭州與上海的差距


海上上


農學類浙大強,工學類交大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