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關張相遇的始末,竟是如此有趣?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地起義蜂擁而起。尤其是黃巾軍聲勢浩大,他們高呼著“蒼天已死,黃天當道。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一時間神州大地狼煙四起。搖搖欲墜的東漢王朝,下令各州縣招募士兵,這就為日後的群雄並起埋下了伏筆。

劉關張相遇的始末,竟是如此有趣?

這時,在皇榜面前有一人嘆息,這人不是別人,便是後來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劉備這個人他是心懷天下的,看見天下大亂,自己年近三十卻毫無成就。這一聲嘆息明顯是嘆國嘆家,從這點來看劉備他是個很有大局觀的人。但是此時有個人不滿意了,這個人是誰了,張飛。張飛便說了一句“大丈夫不報效國家,在這裡嘆息作甚”通過這點我們能看出,張飛是屬於莽撞的人,有話直說,他沒有想到自己,卻干預別人,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

劉關張相遇的始末,竟是如此有趣?

我們說了,劉備呢,他是個很有大局觀的人,跟張飛說了自己為國家而嘆息。那麼此時的關羽在哪裡,關羽也在皇榜前,關羽此時想的和劉備、張飛想的又不一樣,關羽是在家為人打抱不平,錯手殺了人在流落在此,他這時候想的是去投軍別人要不要,會不會把他抓起來,在那樣的一個環境,關羽的想法無可厚非。正當關羽回住的地方,看見一個賣肉的攤子不賣肉,他很好奇,賣肉的攤子為何不賣肉。他便上前一問:“你這賣肉的攤子怎麼不賣肉”,那個賣肉的說:“你要想吃肉,把磨盤搬走,下面的肉就是你的呢”那個磨盤一看普通人搬不走,關羽是何人,力大無窮,輕而易舉的把磨盤搬走了,賣肉的也把肉給他了。

這時候關羽並沒有把肉帶走,而是說:“把肉分給眾人”這一舉動,反映出了關羽的情商高,眾人在圍觀喝彩,如果自己把肉拿走了,顯得太小氣,於是便把肉分了。

劉關張相遇的始末,竟是如此有趣?

那麼有個奇怪的點,就是為什麼這個肉鋪不賣肉,那它開著的目的是為何?原來這個肉鋪不是別人的,正是張飛的,張飛家有錢,不在乎這個攤位一天能賺多少錢。他開這個肉鋪的實際意義是結交好友,探討下天下事物。可見張飛也不是莽撞的漢子,也是粗中有細。關羽搬走磨盤這一幕被張飛看見了,他並沒有直接去結交關羽,他很聰明,他知道對於關羽這樣的人,一定是不打不相識。

關羽是賣綠豆的,張飛過去便把關羽的綠豆捏個粉碎。關羽不知道情況,質問張飛為何如此。張飛也不說話,上來就要和關羽切磋。為什麼張飛不解釋,因為張飛想要關羽使出真功夫,而激怒一個人最容易讓人使出真功夫,顯然這時候張飛達到目的了。

劉關張相遇的始末,竟是如此有趣?

張飛和關羽打的正起勁,圍觀的吃瓜群眾紛紛叫好。這時候劉備就出來勸架了,在中國勸架可是一門學問,首先勸架的人要夠身份,如果不夠身份的話還是不要去自討沒趣;再者勸架的有可能導致雙方的怒火燒到自己身上。這時候劉備去勸架,弄不好張飛和關羽都要打他,因為張飛懷疑他是關羽那邊的,關羽懷疑他是張飛那邊的。但是劉備勸架就顯得很有學問,他把關羽和張飛兩手一按,這向關羽和張飛表明,我有這個實力。然後劉備接下來說的話才是最關鍵的,劉備說:“兩位壯士好身手,佩服,佩服”這句話一說,關羽和張飛頓時對劉備就沒有敵意了,所以說劉備說的話很是高明。一句話說的人化干戈為玉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與人見面第一句話很重要,這裡劉備就體現出來了。

劉關張相遇的始末,竟是如此有趣?

然後接下來就很戲劇化了,張飛邀請劉備和關羽到他家去喝酒,劉備和關羽正有此意,三個人在便在張飛家把酒言歡。各自談到家世,劉備沒有直接說他是皇室宗親,這時候劉備只是個販賣草鞋的人,他要直接說他是皇室宗親,關張二人肯定不信。劉備這樣說道:“有一個人,他是漢室宗親,心懷天下卻無能為力等等”這段話把關羽和張飛感動了,關羽和張飛便問這人是誰,這正中劉備的下懷,這也是劉備的高明之處,劉備順勢說出那人便是自己,令關張二人佩服不已。

劉關張相遇的始末,竟是如此有趣?

隨後他們三人桃園三結義,最後創造了三分天下的蜀國。

那麼劉備的桃園三結義到底是為了光復漢室,還是為了他逐鹿中原的一己之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