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千叛逆教育:想讓孩子有轉變?家長先將自己的情緒處理好

1

現代,有不少人當父母當得十分焦慮。

“我根本不能離開孩子一刻。只要我不管他,他作業肯定完不成。”

“看到他的同學放學後都去各種培訓班輔導班,我就糾結,他只在週末有培訓,要不要再給他多報幾個。”

“這個培訓班不行,上課都是那一套,太機械化了。雖然整節課老師講得挺好,氣氛也不錯,但,怎麼說呢,不夠特別,不夠出色,不適合我孩子。我孩子要上最好的。”

假若勸這些父母緩下來,不要那麼焦慮、糾結,給自己和孩子一個空間,他們會說:

“那怎麼可以,我現在不盯著他,不盡全力培養他,他會落後的。”

他們臉上的認真表情,宣告著這是一件十分十分重要的事情。

濟南大千叛逆教育:想讓孩子有轉變?家長先將自己的情緒處理好

2

我們80後這代,正好撞上了經濟不穩定,社會普遍浮躁的時期。小的時候,我們的童年時光多數是快樂的,父母無暇看管我們,我們得以自由地在田野上,在街道上與小夥伴瘋玩,或者在家對著電視看上一整天。

成年後,時代變了。擁有了孩子的我們,想做得比我們的父母更好,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彌補過去的遺憾,但理智和社會都在告訴你,你得讓孩子成為“最優秀”的。

於是,高度焦慮的父母出現了。一旦孩子有丁點落後或者有問題,他們就變得十分焦慮,對孩子以後的生活憂心忡忡。

焦慮有一個特點,一旦鑽進了焦慮裡面,就很難停下來。焦慮促使你不停歇地行動,去解決問題,直到將焦慮的源頭解決掉。但焦慮的源頭一直沒有解決呢?

許多父母焦慮的源頭永遠是孩子。他的表現不理想,父母就焦慮,然後情緒就來了,在與孩子交流的某一刻“砰”地爆發,以孩子哭泣,父母懊悔落下帷幕。最後,親子關係變得緊張。

濟南大千叛逆教育:想讓孩子有轉變?家長先將自己的情緒處理好

即使以親子關係變得緊張為代價,問題還是沒能解決。情緒的爆發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讓孩子在父母的情緒和焦慮影響下,有了更嚴重的問題。

這些逐漸變得嚴重的問題又將成為父母新的困擾,焦慮進一步加劇,親子關係越發緊張,在此影響下,孩子又有新的問題出現或者使本有的問題加重。如此一來,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當然,多數正常的家庭是不會陷入如此的循環中去。但確確實實有很多父母正為孩子而焦慮著,將目光全放在孩子身上,盯著孩子的問題,感到焦頭爛額。

被父母盯著的孩子,很不舒服。他很敏感,太容易被父母的焦慮和負面情緒影響,偏偏他的管理情緒和抵抗焦慮的能力又很弱。如此,被負面情緒和焦慮圍繞的孩子,不產生新的問題就算好了,怎麼還能去解決已有的問題呢。

所以,想讓孩子有轉變,首先需要父母先有成長和轉變,先將自己的情緒和焦慮處理好。

濟南大千教育

濟南大千教育經國家各級政府部門聯合審批、監管下的問題青少年教育學校,是一所專門接受家長和政府委託,對青少年在個體成長中所暴露的不良行為習慣及心理癥結如:

上網成癮、逆反出走、與父母老師溝通困難,性格孤僻、自卑、自閉、厭學、貪玩、早戀、吸菸、喝酒、打架鬥毆、暴力傾向、混跡社會、奢侈消費等問題進行”心理輔導、思想教育、行為矯正、素質培養和文化補習等”矯正與輔導的成長教育學校。

我們的老師已經累計幫助2000名孩子完成蛻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