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十二正釵詩詞:人生贏家敗給了誰?

有人說:當你愛一個人,卻不知道聊些什麼,不如送他一本書,這樣你們就有了說不完的話題。


從書的名字,到細節寓言,再到人物情節,都可以聊上三天三夜。不過前提是,這最好是一本可以體現你獨特品味的書,讓對方讀書就像讀你本人一般有趣又盡興。


現在,就有這樣一本書出現在你面前。打開它,你就彷彿打開了人間百態家族榮辱,男男女女的愛恨糾葛,一個人在時代裡的成熟與湮滅。


它就是千古第一悲書——《紅樓夢》,海內外知名人士無不推崇。


毛澤東說《紅樓夢》是《金瓶梅》的祖宗,卻又說它不尊重女性。


魯迅說:(在《紅樓夢》裡,)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法國媒體這樣寫道:《紅樓夢》是“宇宙性的傑作”,曹雪芹具有布魯斯特的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西爾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包括整個社會自下而上的各階層的能力。


單憑這一本書,就足以讓中國文學屹立世界文學之林。


一部《紅樓夢》,寫盡男兒的悲,女兒的苦,家族的興盛與沒落。當你讀懂了《紅樓夢》十二正釵判詞,也就懂了世間女子的不易。


從一個個聰明絕頂,卻結局慘淡的兒女的詩詞之中,窺見你我的生活。


7. 正冊判詞之湘雲


《紅樓夢》十二正釵詩詞:人生贏家敗給了誰?


【判詞】


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雲飛。


【曲】樂中悲


襁褓中,父母嘆雙亡。

縱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

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

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

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

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

准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

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

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


她是《紅樓夢》中的傻姑娘,說話咬舌,把“二哥哥”讀成了“愛哥哥”。


她生性豪爽灑脫,喝醉了酒就睡在石頭上,被眾人見到卻還不知。她作詩“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便笑道:“夜深”二字,改為“石涼”二字。


她自幼父母雙亡,由叔叔嬸嬸養育,好不容易嫁了位才貌俱佳的郎君,夫婿卻很快亡故,留她一人孤寡生活。


也許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定數,與其枉自悲傷,不如學著湘雲“喝酒石涼”,莫負這大好春光。


8. 正冊判詞之可卿


《紅樓夢》十二正釵詩詞:人生贏家敗給了誰?


【判詞】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


【曲】好事終


畫梁春盡落香塵。

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

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

宿孽總因情。


她鮮豔嫵媚,似寶釵,嫋娜乖巧,則又如林黛玉,行事風流。


她在警幻宮中原是個鍾情的首座,管的是風情月債。奉警幻之命,降臨塵世,為第一情人,引導金陵十二釵早早歸入太虛幻境。


在賈寶玉夢遊仙境時,她還被警幻仙姑許配給寶玉,教他雲雨之情。


也是因她這一風流命運,她被公公賈珍玷汙,早早便斷送了性命。


一個女子呵,長得好是幸運,也是不幸。無論何時何地,都得學會珍愛自身。


10. 正冊判詞之妙玉


《紅樓夢》十二正釵詩詞:人生贏家敗給了誰?


【判詞】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曲】世難容


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

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羶,視綺羅俗厭,

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

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

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

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

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她本是蘇州官宦世家小姐,因從小多病遁入空門。一生喜愛清潔,卻沒想到最後陷入了最骯脹汙穢的泥淖中。


她聰慧高潔,對茶道研究頗深,喜愛將陳年雨水製作茶飲。卻偏偏又性格孤傲,黛玉問水,被妙玉說成大俗人;劉姥姥吃過茶的杯盞,妙玉嫌髒不要了。


她原本墮入佛門,卻又對寶玉芳心暗許。見寶玉在旁觀棋,她面紅耳赤;藉故邀寶玉同行,她暗藏無限心事。


她一生傲岸,貴為“金玉質”,到頭來卻被賊寇劫去下海,慘遭迫害玷汙。


過於晶瑩的雪花無法經受太陽的久曬,性情過於高傲的女子難被世人接納。真正的高手,其實是敢於走入人群的那一個。


11. 正冊判詞之巧姐


《紅樓夢》十二正釵詩詞:人生贏家敗給了誰?


【判詞】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曲】留餘慶


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

幸孃親,幸孃親,積得陰功。

勸人生,濟困扶窮,

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她本是賈府中最厲害的角色王熙鳳所生,卻經歷抄家、喪母兩大磨難,在家中飽受欺負,更險遭狠舅奸兄毒手。


好在王熙鳳昔日與劉姥姥結下善緣,給鄉下親戚劉姥姥錢財吃喝。就在落難之時,巧姐被劉姥姥從青樓裡救出。


當時,老鴇嚴詞拒絕,劉姥姥便老淚縱橫,拉起板兒:“走!咱回家,賣房子、賣地!”


劉姥姥就這樣傾家蕩產換回了巧姐。


“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人間世事難琢磨,修得一顆善心,才有機會品嚐善果。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便在於其中的人物情節都經得起推敲。


從《紅樓夢》這樣一部大手筆中,我們體察十二正釵命運,也更好地照見自己的生活。


在生活中修得一顆普世善良之心,煉出一種灑脫自愛之情。縱使無他人愛我,我自愛自重,在俗世中也好似過著神仙生活。


請為中華民族經典大作點個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