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存在諾曼底登陸,那麼德國後期能否組織足夠兵力與資源來穩住甚至反攻蘇聯?

辜大大鴨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回答,在東線蘇聯已經在1943年經過庫爾斯克會戰將德軍的精銳消耗殆盡,德國在已經無力發起大的戰役,相反蘇聯開始對蘇聯土地上的德軍進行了大反攻,拉開了十次打擊的序幕 ,在1944年諾曼底登陸前德軍已經被蘇軍趕出領土。在巴爾幹地區,德國的第四次圍剿和第五次圍剿已經失敗,被牽制在南斯拉夫地區無法脫身。

盟軍的持續轟炸已經將德國和佔領地區的工業摧毀,德國的能源消耗殆盡 ,1943年,盟軍已經去的北非的勝利,開始在西西里島登陸,意大利投降了。

到了1944年諾曼底登陸前,德軍只能開始防禦了,戰爭的主動權掌握在蘇聯人手裡,德國完蛋已經是時間問題了。




石凡是也


極有可能,到時候,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首先是蘇聯的大縱深理論缺陷,炮火準備一次,然後向前推進,一次在敵人縱深的打擊裡,消滅敵人。推進到有利於自己的位置。德國就曾利用過自己的排汙管道,把敵人放進來,然後鑽地繞到後面進攻的。在與美國的阿登戰役,情況差不多。只不過德國缺失是匱乏了。否則,最好的防禦是進攻。在反擊戰鬥裡,犧牲更多的是蘇聯的士兵。


大馬哈魚12


不能夠到二戰後期,德國已經是資源匱乏,兵力不足。士兵裡面很多都是年老的或者非常年輕的青年了。真正有戰鬥力的人已經很少了。畢竟德國是以自己一個國家對付整個歐洲,甚至。還開闢了非洲戰場,蘇聯戰場。這種情況下他的兵員消耗是非常大的,畢竟他們就那麼多人打起仗來,死一個就少一個。兵員得不到補充武器裝備,又得不到補充。國內很多兵工廠雖然全力生產戰爭武器,可是面對盟軍的空襲破壞,他們的產量並不怎麼樣。這就是一個國家的戰爭潛力。

為何日本那麼強大,在軍隊戰鬥力那麼強,也沒能征服中國。雖然當時的中國軍隊性能嚴重不足,武器匱乏,但是中國有強大的人口基數,這就是戰爭潛力。日本越打人越少,中國確實越打人員越有戰鬥經驗。





地獄歸來的勇士


其實在蘇聯衛國戰爭中,可以慢慢發現德國所謂的閃電戰,對於廣袤的蘇聯境內進展甚微。不得不說蘇聯紅軍的拼死抵抗,有著很大關係。氣候+抵抗力量,使得德軍的後勤補給異常困難。寒冬帶給德軍的不單單是氣候的寒冷,部隊裝備的不充分,食品,被服,油料等問題凸顯出來。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導致美國直接參戰。源源不斷的為盟軍供給著各項軍事物資,車輛,武器,人員。德國海軍潰與港內,只有U型潛艇在大洋中伺機作案。狼群戰術也隨著時間的推移,略顯頹勢。從整體軍事力量和後勤產能上來推演,即便是沒有諾曼底登陸,德國戰敗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老餮里昂


沒有,因為蘇聯的資源和人口遠大於德國,打持久戰,德國耗不過蘇聯。第二,不在諾曼底登陸,盟軍就會在南歐登陸,像丘吉爾所期望的那樣,肯定不會,什麼都不做,等著蘇聯打到德國,佔領德國


第聶伯河畔的水獺


機會不大,蘇聯的進攻才是德國最大的敗筆,閃電戰的確打的歐洲國家措手不及,但是戰線相對較短,後勤補給都比較容易,但是蘇聯不一樣幅員遼闊縱深作戰就可以拖住德軍,況且蘇聯的工業水平不差,而且要比德軍更加適應當地環境,就算沒有諾曼底登陸想要反攻蘇聯也絕非易事。


暴風城蟹王子


邪惡永遠沒法戰勝正義的~這叫天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