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战功最卓著的武将是谁?他有哪些赫赫功绩?

历史的影


我认为:武将不一定要本人武功有多强,主要在于统兵能力、谋略策划与应用以及对历史作出的贡献。此外,必须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有历史战绩可查。至于小说与传说中的人物应该排除。

一,如果以历史贡献为主,应首选孙武。理由于下:

1,历史贡献,古代无出其右。孙武被誉为"兵圣″或“兵家至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所著《孙子兵法》对战略及战术的归纳精辟无双,为七部武经之首,美、日、德等亦对其倍加称颂。

2,统兵能力。吴王以宫女180名当面试验其军事才能,通过孙武指挥操演,证明了老弱妇孺,只要指挥得当,皆可成为进退有度的精兵。于是任命孙武以客卿身份为将军。

3,谋略与应用。公元前508年,吴国采用孙子“伐交”的战略,先策动桐国叛楚;又使舒鸠氏欺骗楚;继之乘楚人不备击败楚师于豫章;接着又攻克巢,活捉楚守巢大夫公子繁。公元前506年,孙武指挥吴国军队以三万之师,千里远袭,深入大国,五战五捷,直捣楚都,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为吴国立下了卓著战功。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进攻吴国。吴军由伍子胥、孙武策划,以”诈兵”连败越兵,迫使勾践向吴屈辱求和。

上述三点足以说明从无败绩的孙武所立赫赫战功。

二,若以指挥战役多寡为主,非韩信莫属。理由于下:

1,历史贡献。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国士无双。"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与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一百八十二家,著有兵法三篇。

2,统兵能力。"韩信带兵,多多益善"足证其统兵能力。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

3,谋略与应用和主要战绩。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等,数不胜数。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其主要战绩有:出陈仓、定三秦、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太多太多。

总之,刘邦之所以得天下,具体战役和战斗的主要功绩,有三分之二属于韩信。


四维求索


个人认为,西汉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他的功绩是所有武将的一生追求,勒马燕然,封狼居胥。


17岁为票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19岁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漠北之战消灭匈奴左部主力7万余人,封狼居胥。战后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

匈奴人对他的惧怕以下为证: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藩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他也是最先长途奔袭的军事将领,成功的打击了匈奴对我汉族的骚扰侵袭。

他把冠军侯的称号变为传奇,后人渴望而不敢求。


V度


这个问题很复杂,也很简单,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去看看武庙的供奉顺序,自古对于武将,功劳大的都会迎进武庙供奉,功劳大的自然排在前,大家可以去看看。这是唐朝的版本

主祭:姜尚

武庙十哲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绩

武庙十哲右列: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加上以下诸位,并称武庙七十二将:

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李光弼,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颎、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

评论补充,哪些可以配享武庙?明清的大将,清朝的也算吧。


学海钩沉


论道历史上战功卓越的武将,无外乎绕不开白起、蒙恬、卫青、霍去病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的名将!

那么对于题主的问题而言,历史上战功最卓著的武将,这个确实不好排名,历朝历代都曾出现过战功赫赫的名将!翻看了一下回答大多都是大家熟知的人物,那我就给你介绍一下唐朝时期的大将苏定方!

苏定方的战功无疑是十分辉煌的,开疆扩土“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就是对其战功最大的肯定!

关于苏定方可能大家在影视剧中了解的比较多,历史上对于苏定方将军黑化的比较严重,这可能与苏定方早期跟随过起义军有关系!

具体的这边就不详说,感兴趣可以自行了解!

十分感谢!




小青哥侃历史


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征战沙场三十余载,六国军队只要听说是是他带兵来战吓的望风而栗。史书上有确切的记载:所有的国家都不敢与秦战,后面加了一个注释,就是因为秦人有此将军!一个将领到了这样的一种地步,这在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他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世之功。他的战绩创造了中国兵法的最高实战典范------战神------武安君白起!

  白起一生领兵打仗无数,共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余万。攻六国城池大小七十余座,奇迹是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各种历史资料表明的确一次也没败过)并且经常以少胜多。既是高超的战术家又是高明的战略家。其指挥的战争的规模之大,战斗之残酷后世鲜有能者。

  秦赵在战国中最血性好战,尤其是秦国,因为彻底执行法家军功制度,所以大将都是在战争中诞生,即便是世家子弟,没有功劳,仍是老兵一个,不可封爵。在这种的环境下,才诞生了白起之类从基层将领一步一步凭战功走向辉煌的一代战神


战斗大黄蜂


个人观点,仅供娱阅。

个人认为古代历史最厉害的战神应该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木真,没有之一,只有唯一,从以下5点说明:

一丶蒙古内部战争:

1、9岁丧父,由首领家庭跌入底谷。

2、18岁打败蔑儿乞人,成为乞颜首领。

3、击败主儿乞部,势力壮大。

4、进攻塔塔儿部,大败札木合部,覆灭

泰赤兀部,扫除统一蒙古之巨大障碍。

5、1202年秋灭塔塔儿部。

6、1203年狂败王汗父子。

7、1204年征服乃蛮部同年王汗父子亡。

8、灭克烈部,灭太阳汗彻底消乃蛮部。

9、1206年统一蒙古尊号"成吉思汗“。

10、正式登大蒙古国皇帝,此是帝国开始,颁布世界上第一套应用最广的成文法典《成吉思汗法典》。

二、对外扩张战争:

1、大汗21年率军10万灭西夏主力,次年西夏灭亡,历经20余年。

2、大汗6年开始蒙金之战,历24年。

3、大汗13年灭西辽屈出律。

4、大汗14年攻伐花剌子模,数年灭。

5、攻伐钦察和斡罗思诸公国及古印。

6、1225年亲征西夏迫降,1227年病逝六盘山不清水,享66岁。

三、后继者沿续影响:

1、1234年子窝阔台拖雷灭金。

2、1276年灭宋,统一全国。

3、后世扩张至欧洲非洲。

四、四大汗国及元朝范围:

1、金帐汗国:大汗长子赤术次子拨都立,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波匈,阿斯特拉罕北。

2、察合台汗国:大汗次子察合台立封,含天山南北路及阿姆河锡尔河。

3、伊尔汗国:大汗孙子旭烈兀立,东至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高加索,南到波斯湾。

4、窝阔台汗国:大汗三子窝阔台封地。界额尔齐斯与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

5、元帝国:1271年,大汗四子拖雷子忽必烈立,东起日本海、南达南海、北近贝加尔、西至天山。

五、后世评价:

1、毛主席:“一代天骄"。

2、孙中山:"中国几干年.........”。

3、鲁迅:"成吉思汗征欧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

4、《元史》沉有大咯用兵如神灭40国。

5、威泽弗德:"近现代文明和全球化体系的开拓者。"

6、........

一生历经60余战;

征战三大洲;

灭国近100个;

自人类诞生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行者悟语


中国历史战功赫赫我认为非大汉卫青莫属。卫青征战沙场十余年,使匈奴不再敢进犯大汉,对汉室江山立下了莫大的功劳,重塑了汉人的形象。

卫青一生征战多次,最著名的有7次。

一、直捣龙城

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迎击匈奴。从此,卫青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也开启了汉匈战争的新篇章。同时出征的还有三路大军,两路溃败,一路无功。而卫青不仅首战告捷,而且还是直捣匈奴圣地龙城。这一战,不仅使汉朝对匈奴的进攻获取了胜利,还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加强了汉族人的信心,燃起了汉军打匈奴的气势。为后来的士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收复河朔

又过了一年,也就是元朔二年,卫青率四万大军迂回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趁机攻占了河套地区,史书盛赞此役汉军“全甲兵而还”。

这次胜利,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而且建立起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三、奇袭高阙

元朔五年(前124年)奇袭高阙,包围右贤王,俘虏小王十余人、男女1.5万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卫青官拜大将军,汉军所有将领归其统辖。

四、二出定襄

元朔六年(前123年)二出定襄,斩获万余人。

五、漠北大战

元狩四年(前119年)两路出兵,远涉漠北,和单于兵相遇,卫青以武钢车结阵,以弱胜强击败单于主力

这一次一次的大战,不仅解除了匈奴多年来对汉王朝的威胁,还使匈奴人再也不敢侵犯大汉,出现了“漠南无王庭”。卫青的赫赫战功,不仅大大彰显了汉军的士气,还使各国见识到大汉强大的军事实力,各国纷纷来朝。使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帝国。




年少爱上层楼


给历代名将排名向来就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来争议不断的话题。因为对于这个问题,不同朝代,不同战场,不同的交战对手,不同的人及认知,丝语相信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都有各自心中认可的历史战功显赫第一人。

今天,丝语就给你说一说中国历史上在自己心目中战功最卓著的那个人——西楚霸王项羽。

常言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下面只是个人观点及看法,希望能够满足你的要求,可以解除你的疑惑。

一,巨鹿之战,率四万兵打破秦名将章邯四十万军,一战威震天下诸侯。巨鹿之时,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与秦军在巨鹿一带作战,但宋义率军停留安阳46日,既不进军,也不采纳项羽“引兵2万快速渡江和招兵内外夹击”,攻破秦军的计谋,面对粮草就要耗尽,军心开始浮动的被动局面,无奈之际项羽杀宋义自为上将军,率四万兵破釜沉舟一举击败秦四十万军,创造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及奇迹,并从此确立自己在各路诸侯及义军中的领袖地位。

二,彭城之战,项羽以三万兵回救趁自己不在偷袭彭城得胜的刘邦,大破刘邦五十六万军。彭城之战是在刘邦趁着项羽出征离开偷袭彭城成功并占据彭城之后,项羽率3万兵长途奔袭回救彭城,一举击败刘邦的56万之众,可以说这是迄今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罕见的。

总之,项羽起兵8年,曾经历70余战无一败绩,创造了一场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及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都罕见奇迹,无论是个人战力,还是军队指挥才能都是举世少有的,因此,丝语认为中国历史上战功显赫第一人当属项羽!


油茶历史丝语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历代名将的排名向来很有争议。题主的问题是,历代战功第一,我先试着从另外两个角度提出两个人选,最后说战功第一。

若论战力,无论自身战力还是指挥军队的战力,当属西楚霸王项羽。会稽起兵时就有百人斩的记录,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一生七十余战,未尝败绩,一声怒吼就能吓死敌将,率领三万人大破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直到乌江边仍能以二十八骑突围,若不是放不下贵族的骄傲,五千追兵也奈何不了他一人。

说到影响力,必定是关羽,如果你去过山西,处处都可以看到看到关帝爷的神像。生前忠肝义胆,身后一路封神,直至被封为关圣帝君,求平安,找关老爷,求功名,找关老爷,求财还是找关老爷。古代提倡忠君爱国,历朝历代都对关公推崇备至,甚至水浒传中梁山好汉都非得把大刀关胜拉下水来撑门面。

战功最卓著的将领,我个人觉得是李靖,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是外战之功,岳飞虽然忠勇,毕竟大业未成,白起是内战之功。李靖对内几乎打下一半江山,跟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自己担任统帅平了萧铣、辅公佑;对外攻灭了东突厥和吐谷浑,扫除了南北朝时期威胁中原王朝几百年的北方和西北边患。


怀念夏天


前面几个回答说的都是我们汉族的将领,我说一个外族的吧

蒙古国的速不台,不过不是今天的蒙古国,而是成吉思汗的那个大蒙古帝国的,速不台

据史料记载,速不台生于1176年,死于1248年,蒙古兀良哈部人,早年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诸部,以骁勇善战著称,享有“巴特尔”(勇士)称号。

蒙古建国时,速不台因为战功卓越,被封千户长、十大功臣之一,是成吉思汗手下有名的“四狗”之一,其他三个是哲别、忽必来、折勒蔑。

对蒙古人来说,把人比喻成狗可不是骂人的话,而是赞扬一个人勇猛善战。

那么速不台参与了哪些战争呢?

一、统一蒙古草原的战争

铁木真从一个小小的乞颜部首领,成长为蒙古可汗,再到草原帝国的大可汗(成吉思汗),速不台都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在与扎木合的十三翼之战、与乃蛮人的阔以田之战、与泰赤乌人的哈剌真沙陀之战中,速不台都屡立战功,但这只是他军事生涯的开始

1207年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示意图

二、蒙古第一次西征战争

蒙古三次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这三次战争历时一百年,死亡人数过亿,还把黑死病和“黄祸”的刻板印象带到了欧洲,使得欧洲在很长时间内认为亚洲人=细长眼睛的蒙古人,黄种人=蒙古人种,对于这种事情,速不台们“功不可没”

第一次西征的起源是花剌子模国(今天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里海)的一个城主把一个四百人的蒙古商队当做间谍给杀了399人,留一个人,“让他回去给成吉思汗报丧”

成吉思汗怒不可遏,宣布立即出兵花剌子模!

1220年春,蒙古大军进攻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之东),摩诃末弃城而逃,速不台与哲别等奉命追击。

在渡过阿姆河追到你沙不儿(今伊朗东北境的尼沙普尔)以后,速不台与哲别分兵,率军攻下众多城池。

在呼罗珊(今伊朗东北部的霍腊散)地区的猛追穷赶迫使花剌子模苏丹摩诃末逃入里海的一个小岛,不久病死。

此后,速不台又随同哲别进军伊拉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速和钦察(今东欧草原)等地,大败钦察与斡罗思(俄罗斯)联军,攻打不里阿耳。

至此,蒙古的第一次西征,以花剌子模国的灭亡和王子扎兰丁逃到印度河流域告终,这其中速不台担任先锋将军,一路从蒙古国打到中亚、西亚和东欧地区,攻无不克,成为了世界级名将

第一次西征时的亚欧大陆局势,可以看出速不台从蒙古出发向西,打到了今天的伊拉克地区,向北进入罗斯诸国(今俄罗斯)再向东折回蒙古草原

三、蒙宋灭金、蒙古灭亡西夏战争

1226年,速不台随从成吉思汗出征西夏,攻占戎、兰、会、洮、河诸州,西夏基本灭亡。

第二年成吉思汗驾崩,速不台还师奔丧。

1229年,窝阔台即汗位,决定开始讨伐金国,速不台任军中主将。

1231年春天起,速不台在拖雷麾下效力,作为右路军先攻克凤翔府,南下宝鸡,入大散关,而后绕道南宋境内的凤县、洋县、汉中、安康、湖北房县等地渡汉水向北,兵锋直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1232年正月,窝阔台率中军在河清县白坡渡过黄河,东向攻下郑州,两军对汴京形成钳形攻势。

当蒙古军队进至钧州(今河南禹州市)西北的三峰山时,金兵围之数匝,适逢风雪大作,蒙古军队进击大胜,金军三十五万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1232年三月,速不台率军三万,进围汴京,经略河南,要求金方投降。

金哀宗送曹王讹可为人质,并派使者议和,但不久金方将士杀死蒙古使者,和谈破裂。

金汴京西面元帅崔立宣布投降,速不台在四月到达青城,接受崔立献送的金后妃、宗室和宝器。

速不台杀金荆王、益王等全部宗室近臣,遣人送金后妃与宝器给窝阔台,而后在四月二十日进入汴京,后金帝从归德逃奔蔡州(今河南汝南)。

1234年正月,金国灭亡,速不台没有参与最后一战,但作为运筹帷幄的统帅,间接指挥了这一仗。

蒙金战争示意图

四、蒙古第二次西征战争

第二次西征由成吉思汗长孙、术赤长子拔都任统帅,也称“长子西征”,速不台担任先锋大将军。

蒙古第二次西征示意图

1236年至1237年冬天,蒙古军诸王驻于哈班河谷,速不台先进军不里阿耳和阿兰,

约在1237 年年底,蒙古军队出现在俄罗斯边境,拔都等率领的蒙古军队一度战败,后由速不台督战,激战三日获胜,蒙古诸军攻占梁赞公国、弗拉基米尔公国和基辅公国以及阿兰、钦察诸部。

1241年,蒙古军队进攻匈牙利,速不台为先锋,与诸王合议将匈牙利军队诱至淳宁河,速不台在下流水深,企图结筏潜渡,绕出敌后。

渡河后,诸王主张止步,因为敌众我寡。而速不台说:

“你们想回就自己回去,我不到秃纳河马茶城(今布达佩斯)是不回去的。”

这样,速不台进军至马茶城,诸王也来了,于是攻下了城池,拔都重赏了速不台。

1242年,速不台在西征途中听闻大汗窝阔台病死的消息,随即返回蒙古草原,1246年参加了推举贵由任大汗的仪式后回到自己的封地,两年后病死,终年72岁。

速不台是古代世界征战范围最广的将领之一。其参与的第一、第二次西征,令大蒙古国版图扩展至俄罗斯一带。其征战所及东至高丽,西达波兰、匈牙利,北到西伯利亚,南抵开封,《新元史》称:

速不台与者勒蔑、忽必来、者别齐名,太祖拟之四猎犬,常为军锋。者勒蔑等前卒,独速不台历事三朝,年逾耆艾,子孙遂俱为名将,至其曾孙启王封。乃知道家三世之忌,非古今通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