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繫心態到底是不求上進還是另一種豁達?

流MIANG兔大叔


所謂佛系是指無慾無求、不悲不喜、雲淡風輕而追求內心平和的生活態度。至於是不求上進還是另一種豁達不能一概而論。

生活上,佛繫心態可以讓我們體驗生活的美好,不至於那麼大壓力。現在生活消費水平日趨增高,各種房車等貸款壓在年輕人身上,如果能佛系的看待生活,可謂是一種豁達。

工作中,工作就是我們的事業,事業是我們的經濟來源,如果在工作上我們以佛繫心態來對待那麼我們就會失去經濟來源,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質量,那麼這樣的佛繫心態可謂是不求上進。

情感上,愛情講究的是為對方付出,給彼此帶來快樂,佛繫心態能更好的穩固感情,倘若總是羨慕別人的快樂反而會給愛情摻合雜質,最終得不償失,此時的佛系可謂是一種豁達。


雲下梧桐


佛繫心態,這個詞現在經常被提及,你會發現人們對它的評價是兩個極端,一種認為它是不求上進,一種認為它是人生豁達。

一提到“佛系”,我們想到的畫面可能是青煙繚繞,青燈古佛,是再大的事都激不起來某人的一點心裡波瀾,這樣的人容易在體制內誕生,體制有孕育佛系的土壤。

這類人在體制內永遠是不急不躁,永遠是不爭不搶,同事們會覺得這類人是好人,修為好, 人生境界已經達到了無人能及的地步。當自己事業遇到瓶頸甚至挫折時,我們會羨慕甚至效仿這類人的做法做派。當自己的事業處於上升期,春風得意馬蹄疾時,我們可能會鄙夷這類人的作風,認為他們是失敗者,是懦弱者,不敢直面競爭。

領導們會覺得這類人,是沒有人生目標,創造不出人生價值,一般不會重視,甚至對這類人工作不滿意時,只能苦笑的搖搖頭,說一句——他佛系。

對於佛系者自己而言,有先天和後天之分。你必須承認,有一類人是慢熱,這是性格所致,是他們的氣質類型所決定了的,他們對什麼都不關心,安貧樂道,榮辱不驚,能夠這樣活一生,其實也挺幸福 ,沒有什麼可以擊倒自己,只是這需要多大的心理承受力,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

後天佛系無礙乎兩種,一種是遭遇大挫折,看開看透一切,用通俗的話說——心死了。這類人可能是真正的強者,他們有大才學,但憤世嫉俗從而躲進小樓成一統。這類人也可能一無是處,但內心自大,被現實所不容後,只能罩上佛系的外衣自我標榜,尋求庇護。

後天佛系,另一種是品嚐過了人間繁華後的本我回歸,當你擁有過全世界後,才發現沒有什麼是比心靈的寧靜更可以讓自己舒緩的了,這類人底氣十足的去佛系,去規劃後半生,去享受慢生活。你看看當今商界頂級者,大多最後是這樣的歸宿。

所以,佛繫到底是為什麼,有這麼重要嗎?人生苦短,選擇什麼樣的存在方式都可以,開心就好。





北葵向暖1


大家好,

我是羊美祥,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看破紅塵、悟性高超的人才會有佛繫心態,

應該算是一種豁達。

我們有什麼資格說人家不求上進呢?

什麼金錢美女、洋房汽車、高官厚祿,

人家跟本看不上,不想要,

人家講究的是精神生活,

思想層次更高。

四大名著都有佛系論述,

尤其是《西遊記》和《紅樓夢》,

《西遊記》通篇都是佛繫心態,

《紅樓夢》中三次出現一僧一道,

佛繫心態顯露其中,

最後是空空道人結尾,

飄然而去。

可謂意寓深遠。

我們能說《西遊記》、《紅樓夢》

不求上進嗎?

是的,

人要有上進心,

這個是必須的,

但佛繫心態不是不上進,

也並不妨礙上進,

佛繫心態的人,

慈悲為懷、豁達大度,

知進知退,普渡眾生。

說不求上進的人,

本身也不壞,

可能是激進派或者激情派吧!

借用一句歌詞結尾:

做英雄能否做得從容?

天地動明朝又是何夢?

做英雄能否做得從容?

攀頂峰難得四大皆空。


羊美祥


認識我的都說我是佛繫心態,但是我並不認為我不是不求上進。可是豁達是談不上的。

我以為,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規律,同樣任何人都有自已的對生活的態度和追求。有很多人認為,每天努力地追求金錢或是權貴,就是有上進心。而現實社會也都是以金錢和權勢來判定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可是我並不這麼認為。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出生環境,教育環境,社會資源都是不相同的。更重要的個人的天賦是有差距的。這就註定了一個人的格局!在整個社會中,那些能有巨大成就的人。他的各方面條件是和我們普通人有天壤之別,所以社會上的那些雞湯,可以說都是為了博人眼球,而借它撈取利益的。可以說絕大多數人,註定就是平凡的。因此我們就應認識清自己的位置,不要去為那些不切實際目標而耗盡自己的一生。

我們普通人的成功就是能讓自己平安舒適的生活著。這並不是就不耍去努力工作,只是要把目標罷正。去為自已能達到的目標努力工作。




自在1577


佛繫心態到底是不求上進還是另一種豁達?

我認為是另一種豁達。

我所理解的“佛繫心態”,並非是一種不求上進。

當今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壓力,我相信沒有一個心智健全的人對待生活的初心就是自甘墮落,隨波逐流。就連追求舒適安逸的生活,選擇與世無爭的態度也需要為生存付諸努力。

對每個逆水行舟的人來說,不求上進是以退為代價的,不想爭取一份待遇較好的工作的代價是做另一份薪水較少的工作,不想爭取一段感情的代價是獨自面對生活。不求上進的代價是降低自給對生活的期望標準,是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

豁達,可以理解為灑脫的態度和博大的胸懷。但是,“佛繫心態”之於我,則是另一種豁達。我的“佛系”其實與大度和寬容無關。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之下有太多的無奈和力不從心,許多時候並非是不求上進,而大多都是求而不得。即便是無論努力與否結果無異,也不願否定所做的付出。

那如何來平復心情安撫自己重新振作呢?給自己一個“佛系”的標籤吧。命中有時終須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這可能就是所謂不同於“豁達”的“另一種豁達”吧。可誰又不是在下一個機會來臨的時候奮起直追呢?


願每一位“佛繫心態”卻力爭上游的人,都能有真正豁達的資格。

謝閱,祝順意。



一紙情話半世流離


開宗明義,概念先行。 “佛系”有兩種狀態,一種是可以不吹不搶、不鑽營奪利、不諂媚奉承的隨性、豁達;另一種,也可以是對待競爭、壓力等時候的逃避、怠慢。“佛系”於青年人來說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態度,隨時可以改變,但“佛系標籤”是一種固化的形容,一旦擁有便很難擺脫。我方更加看重的是標籤效應為成長帶來的固化影響,判斷標準為佛系標籤能否使人在成長過程中自我實現和自我完善。下面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我方觀點:

1.標籤本身具有的大眾普遍性,使得擁有“佛系標籤”變得一模一樣。“佛系標籤”強調隨性、和氣,曾經“有個性”、“張揚”、”桀驁不馴”在“佛系標籤”下個性變得圓滑、桀驁不馴變成了和氣生財,有特點變成了了無稜角。因為“佛系標籤”使得我們的行為方式開始固化、個性開始趨向統一。在個性張揚的青春階段,“佛系標籤”於成長無益。

2.“佛系”被標籤化後,會輕易成為人懈怠、不思進取的擋箭牌。“佛系”本身是沒有錯的,但“佛系”一旦被標籤化,對事態度便會從一開始的“看淡一點”變為“喪”。當今社會是一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想生存就必須接受生活的洗禮和摧殘。 “佛系標籤”會使得在面對生活的不公時選擇逃避、不思進取。

3、根據標籤效應,當一個人被貼上佛系標籤時,他就會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佛系標籤相一致,由此可見,佛系安慰作用的發揮是通過不斷降低原本標準來達到的,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見一斑,基於佛系標籤對青年人成長帶來的利處是可替代的,但弊端一旦出現,則危害不可估量,因此佛系標籤對人的成長是弊大於利。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說“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願意燃燒起來。”在最好的年紀選擇“佛系標籤”式的人生,就是放棄了對生命地燃燒,任其腐朽卻無動於衷,於成長何益?綜上所述,我方堅定地認為:“佛系標籤”對成長的弊大於利

尤其是青年人正是應該努力奮鬥的一代人,我們不願看到大家受到標籤化帶來的傳播效力影響,事事隨緣,不思進取。這樣缺乏激情的青春還有何意義,作為一個有為青年,必定要是熱血的,未來的路也是靠自己奮鬥出來的。個性張揚的年紀,卻硬要探索人生之大忍大讓的境界,撫平稜角,收起個性,聽起來,莫不令人捧腹。人生的機會是有限的,事事隨緣,怎樣才能更好的抓住機會?最該奮鬥的年紀不去奮鬥,在最應該思考的年紀不去思考,與魯迅所說“哀大莫過於心死”如出一轍,這對我們的成長有何利?

“佛系”心態教會我們面對壓力和挫折要學會看淡打擊,調整心態迎難而上。而“佛系標籤”則與“佛繫心態”南轅北轍。

“佛系”一詞最初的來源只是人們對枯燥乏味高節奏生活下的一種釋放,本身與宗教無關,跟大乘佛性所言“萬生皆有佛性不同。

“佛系”的核心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佛系標籤”與“佛系”大相徑庭,標籤效應將“佛系”本身的弊端成倍放大。


情感馬車


佛系,我認為就是把相同意思的過去叫法現代化了,順應潮流跟上形式嘛,大眾娛樂的年代,代名詞也得與時俱進,到底是過去的什麼同意思詞呢,當然是“難得糊塗”。我想大家可能覺得怎麼可能,完全是兩碼事嘛,且聽鄙人說明一下下。咱不用去關注專家學者怎麼分析當下這個佛系的具體含義,既然佛系出自百姓就用百姓的理解去找含義。我先說幾個大家經常說的佛系名詞,像,佛系少年、佛系少女、佛系老師、佛系家長、佛系領導等等差不多大同小異吧,我們稍微沉澱一下嘻嘻品味這些佛系對象是不是感覺分類太大,不太容易把他們歸為一類,老師、少女、少年、老闆、心態等等,但,再想一下,之所以把佛系安插在這些角色上是有共同原因的,為什麼沒有佛系公安,佛系環衛工人,佛系法官等,因為這些被佛系的對象都是以主觀性為主導的對象,也就是可以難得糊塗一下,不會造成傷害的,倘若法官、公安糊塗一下,那還了得,這麼一分析,我想大家可以理解,當然了,這也僅是我從一個出發點的闡述,歡迎大家評論討論。


21在心口


我覺得是另一種豁達吧!

不求上進的人是那種,沒有理想信念,沒有信仰,沒有追求的人,整天得過且過混日子,六神無主毫無期盼。

而佛系的人不代表不上進,只是他們懂得知足,不去做一些無謂的爭搶,享受的是另一份生活的美好[可愛]



一零記


很好的問題,值得每個人深思~讓我來答一答。

目前流行的佛繫心態,五花八門,萬紫千紅,細細歸納,就是遇事不慌張、看淡放下,拿起手機,拍上一段,朋友圈和抖音,都發一發。另外一種,就是宅文化,斷舍離,自由一畝三分地。個人認為都不錯,至少沒有去做傷害別人的事情。

真正的佛繫心態,其實就是心態和對眾生相的包容接納。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是體悟,而非言說,一落語言文字章句,即是作意,因為這都是後天意識的產物,作意而不自知,即是本覺本有、不覺本無。

迴歸本心,即是上進豁達具足,因為無上進不上進的區別、亦無豁達狹隘的分別,清淨本心,為所當為,無喜亦無憂,不思善不思惡不思不思。

真正的佛繫心態即是完全正能量,因為清淨心不作意,無我之我,方顯真我。

佛繫心態很好,要用到時時處處事事,如如不動,即破時空。💪


順其自然杜科斌


佛系在我這裡的解釋是慾望上無慾無求,脾氣上沉穩平靜的解釋。

我是不鼓勵年輕人佛系的。你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齡段,50歲以上60多歲,那你再說你要佛系的生活,倒是一個好的養生辦法。

但是年輕人你還沒入世就要出世,這有點說不通,你起碼要體驗過生命的蓬勃,年輕的熱烈,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激情,才過來說你要歸於佛系才好,否則感覺有點懶和不求上進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