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北京奔赴武漢抗疫“主戰場”戰疫至今……

交通運輸部

“想盡一切辦法,動用全部力量,戰勝病魔!這就是我們國家的極大優勢,也是我們黨的極大優勢。中國加油!中國必勝!”中央赴湖北指導組成員、交通運輸部前方工作組成員羅德麟從抗擊疫情一線發來感悟。

戰“疫”前線,每一名黨員都是一面旗幟。交通運輸部水運局二級巡視員羅德麟作為前方工作組成員,勇於擔當、堅持奮戰,從北京奔赴武漢抗擊疫情的“主戰場”,已經連續奮戰四十多天。

全面保障 鐵公水航郵資源全利用

“落實中央部署,到武漢、到前方、到一線,承擔起交通運輸艱鉅的防控物資運輸保障任務,是交通人的光榮使命,你們最合適。”臨行之初,交通運輸部領導寄予信任與重託。

“我去!”已有25年黨齡的羅德麟與另一位同事立即奔赴武漢,成為中央赴湖北指導組的成員。中央指導組下設7個組,交通運輸部第一批派出的2名同志被分在了物資保障組。

1月27日,正月初三,武漢“封城”已經第5天,新冠肺炎疫情到了最嚴峻的時刻。

醫療床位告急、醫護人員告急、防護服告急、口罩告急、藥品告急、消毒液告急、醫療設備告急……中午剛下機場趕到駐地,中央指導組就召開緊急會議,統一思想認識、明確職責分工,切實加強一線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其中,物資保障組任務明確:負責醫療物資、醫藥物資、醫療設備三大應急物資搶運的交通運輸保障。

“當時,醫療物資嚴重不足,生產能力也嚴重缺乏,尤其是防護服嚴重不足,武漢一天的需求量為5萬至10萬套,而國內生產僅能保證1萬套,物資保障難度巨大。” 羅德麟回憶。

武漢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等市內交通全面停運,機場、火車站、高速公路等進出武漢通道也全面關閉,可以調配的運輸資源非常有限。

中央指導組提出,千方百計調配保障緊缺物資,一靠省內挖潛,二靠國家支持,三靠進口來補充。

“響應及時,服務高效,保障有力,是交通運輸人的工作準則!”羅德麟表態,將不分晝夜,不計成本,運用全國力量,鐵公水航郵所有資源全面保障,汽車、飛機、船舶、火車、郵政,只要是能調用的,都會充分運用,以最快方式、最高效率,把應急物資及時送到武漢。

打疫情防控阻擊戰,實際上也是打後勤保障戰。羅德麟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收集信息、接打電話,深入到場站、碼頭調研,及時將應急物資運輸需求傳遞給交通運輸部聯防聯控機制綜合協調組、物流保障辦公室,協調各類醫療物資運輸“一路綠燈”,確保交通運輸應急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每天的防護服、口罩等醫療物資運輸都以十幾萬、甚至幾十萬計,全國各地的醫療藥品、消殺物資、醫療設備等都向湖北、武漢集中,極大地緩解了湖北、武漢應急物資的缺口。

2月16日10時許,由湖北高速公路路政車輛護送的13輛低平板貨車車隊,裝載著40輛負壓救護車,安全駛出京港澳高速公路武漢西收費站,標誌著由交通運輸部統籌協調,遼寧、天津、河北、河南、湖北5省市多部門聯手保障的負壓救護車運輸任務圓滿完成。

“保障組看似只有幾個人,其實我們背後是交通運輸部黨組的堅強領導和整個交通運輸系統的全力支持。”羅德麟表示,以2月19日的數據為例,全國通過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快遞等運輸方式供應湖北的N95口罩達到33.6萬隻,防護服達到13.3萬件。這相當於之前全國N95口罩、防護服日生產能力的兩倍。

勇於擔當 推進應急物資中轉站建設

“這位老黨員,政治堅、思路清、敢決斷、能擔事。”中央指導組物資保障組成員——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楊華雄對羅德麟的工作作風與成績如是評說。

疫情防控是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需迅速推進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武漢“封城”之初,大量物資急缺,外地車輛不能也不敢進入武漢,全國各地募集的防護服、口罩等醫療物資運輸艱難。

“要讓進入武漢的應急物資車輛進得來、也出得去,必須設置幾個物資中轉站,讓應急物資目的地明確、運輸高效;讓外地司機與鄂方人員‘零接觸’,避免往返感染風險!”在保障組最初最艱難階段,羅德麟思路清晰。

“不要等、必須設、儘快設,在武漢市的東南西北4個方向各設置1個,利用已經建成的具有倉儲條件的物流園區,解決應急物資中轉迫切之需!”羅德麟利用2天時間,驅車勘察了武漢周邊的多個物流園區,確定了中轉站選址。

僅僅幾天,在中央指導組領導的支持下,物資保障組與湖北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共同協商、制定方案、推進實施,在武漢、鄂州、襄陽三地確定了“3+2”物流園區,作為進鄂應急物資道路運輸中轉調運站。

2月2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關於統籌做好進鄂應急物資中轉運輸有關工作的通知》,就各省份統籌做好進鄂應急物資中轉運輸作出部署。

既是“中轉站”又是“防火牆”。當天,“3+2”物流園區中的“3”,即武漢設置的寶灣、捷利、萃元三大進鄂應急物資道路運輸中轉調運站,為進漢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提供道路貨運中轉、駕駛員聯絡保障和疫情防護、消毒,以及休息、就餐、住宿、如廁等基本服務。

據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統計,截至2月29日,武漢三大物流園累計轉運中轉站防疫應急物資2518噸,所有物資實現高效中轉分撥,沒有一批物資停留超過24小時。

立足本職 解決國企水運難題

羅德麟還有一項“本職工作”——加強長江航運組織協調,打通運輸湖北應急物資的船舶在港口裝卸環節的阻礙,保障應急物資優先裝卸,確保水路運輸暢通。

中央指導組開展工作之初,他就解決了武漢市大型企業航運物流的燃眉之急。

1月28日一大早,中國寶武武漢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寶武集團)、中韓(武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簡稱中韓石化公司)等大型企業負責人就來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向保障組緊急求援。

“因為疫情,部分沿海及長江沿線港口對武漢船舶採取了嚴禁停靠與裝卸等過渡措施,我們煤炭礦石原材料運輸進不來,高爐馬上面臨停產,將給國家造成巨大損失!除了原材料運輸,我們的大批成品鋼材也急待運出。”寶武集團負責人焦急萬分。

“因為船舶停運,原材料與成品油運輸已經斷掉多天,我們的生產受到了極大影響,這對我們企業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中韓石化公司的負責人也心急如焚。

“你們的船停在什麼地方?哪個港口?船名是什麼?我們儘快協調解決。”羅德麟當即收集信息,傳遞給交通運輸部水運局,與相關省市交通運輸、港航、海事、港口等部門電話協調,當天就解決了這些大型企業最為急迫的航運難題。

南京、重慶、安慶、岳陽……其後兩三天,他利用本就很少的休息時間繼續工作到深夜,梳理出這些大型企業的物流難題,列出表格,再逐一協調解決。

面對企業的感謝,羅德麟說:“我們中央指導組來武漢,就是給你們解決問題的,你們有什麼困難,隨時都可以聯繫我們。”

水路運輸的順暢,為生產生活的正常運行發揮了極大支持保障作用。據統計,1月27日至3月9日,全國通過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等運輸方式累計向湖北地區運送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73.44萬噸,運送電煤、燃油等生產物資127.9萬噸。武漢水域累計保障載運重點物資船舶457艘次,保障運輸電煤107.7萬噸、燃油20.2萬噸、糧食7.7萬噸。

奮戰到底 戰“疫”功成慰雙親

早上不到7時就起床,常常忙到凌晨2時才休息,為的就是爭分奪秒摸清更多實情,將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落到細處、落到實處。羅德麟工作很細緻,每天都會將前方保障工作進行總結,大到湖北省物資保障建議,小到社區應急出行服務措施。

其實, 58歲的羅德麟並不是“鐵人”,有著高血壓病史的他,每天超負荷工作十幾個小時,也深感疲憊。最初接手工作時,責任重、壓力大,他睡眠不足,狀態不好,又怕家人擔心,隔兩三天才給愛人發條短信,報聲平安。

“我還好,勿念。”

讓他深感愧疚的是,身在武漢的父母均已年過80歲。母親身患阿爾茨海默症,已經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只能由年邁的父親照顧生活起居。在疫情如此嚴重的武漢,老人家的生活狀況讓人擔憂,羅德麟卻無法上門去看上一眼,只能更加努力地工作,期望武漢的疫情早日緩解。

對於勝利,羅德麟很有信心。此次戰“疫”他感受很深,這場集全國之力、全黨之力、全民之力的戰“疫”,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速度”“中國規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顯著優勢。

陽春三月,櫻花盡放,武漢疫情明顯緩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